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12-10 01:48史初春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穿针意志神经外科

史初春

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史初春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刺穿针结合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和手术时间与意志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7.6%,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19.2%,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意志指数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不仅能减少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不良反应率,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患者的意志指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微创手术;神经外科;应用价值

微创神经外科的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和微骨孔入路手术的应用,开创了我国在神经外科手术上的新里程碑,它具有创伤小,效率高、极大的减少患者的疼痛与医源性损伤等特点[1,2]。为了探究微创神经外科的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和微骨孔入路手术的应用,此次研究,就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进行显微镜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和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刺穿针结合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和手术时间与意志指数。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高压脑出血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26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3岁-65岁,平均年龄为(58.4±2.3)岁,病程时间为5年-20年,平均病程(12.3±2.4)年;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45岁-70岁,平均年龄为(59.9±1.6)岁,病程时间为4年-18年,平均病程(11.7±3.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刺穿针结合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联合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通过CT扫描,对血肿进行定位,选择一个靠近血肿的位置,作为穿刺点。(2)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后采用适合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刺穿针的电钻进行穿刺,等到穿刺针头进入到血肿以后,拔出穿刺针的钻心,用20毫升的注射器与钻心部位进行连接,缓慢向外拉动,对血肿内进行抽吸。(3)抽吸结束后,对血肿部位进行注射4万IU的尿激酶,每天注射一次,采用CT进行检查[3,4]。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意志指数评分,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资料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25±1.18)h,意志指数(8.56±5.12);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2±0.23)h,意志指数(16.32± 4.87)。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意志指数上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单位:841000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

2.2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26例患者2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肺炎,1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率为7.6%;对照组26例患者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肺炎,2例消化道出血,2例颅内感染,并发症率为19.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外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就是高血压脑出血,这种疾病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障率[5]。目前,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中,有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位血肿碎吸术、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及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刺穿针结合微创血肿清除术[6]。为了研究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此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进行显微镜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和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刺穿针结合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联合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意志指数和不良反应情况,来观察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在治疗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7.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9.2%,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意志指数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不仅能减少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不良反应率,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患者的意志指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1]王中辉.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7):62-63.

[2]姜晓萍.浅析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J].生物技术世界, 2015,09(01):88-89.

[3]谭宪军.浅谈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169-170.

[4]李飞,张少军,韩易.神经导航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28(03):188-189.

[5]张红英.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原老年人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02):107-108.

[6]肖锋.实时超声引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江西医药,2013,48(12):1206-1207.

R651

A

猜你喜欢
穿针意志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张英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穿针的母亲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