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教授运用和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经验

2015-12-10 00:33王红梅杨林风杨建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张莉肝气脾虚

王红梅,杨林风,杨建华,张 洁,张 莉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张莉教授运用和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经验

王红梅,杨林风1,杨建华2,张 洁3,张 莉△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张莉教授临床治疗肿瘤善用和法,在应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方面有独到经验。张老师认为脾胃素虚,情志抑郁,肝气郁滞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泻的重要病理机制,术后腹泻与肝脾关系密切,属肝强脾弱,虚中夹实之证;治以和法调肝脾。扶脾抑肝,养血行滞,行气祛湿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结直肠癌术后;腹泻;和法;加味痛泻要方;张莉

张莉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原中医科主任,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河北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肿瘤治疗研究工作40年,在肿瘤疾病的防治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肿瘤放化疗后、术后、介入后等并发症的治疗与处理具有独到心得。临床遇证善用和解之法,颇具特色。善用古方经方,效验显著。张老师认为,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泻,脾胃素虚,情志抑郁,肝气郁滞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以扶脾抑肝为主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余有幸成为其继承人,跟师学习颇受启迪。现将其运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强调肝郁脾虚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已升至恶性肿瘤的第3位[1]。对于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多采用低位前切除吻合术保肛治疗,但术后腹泻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的近期疗效及后续的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腹泻等,常反复发作。一般认为其表现属中医的“泄泻”“腹痛”等范畴。“泄泻”首载于《内经》,有飱泄、濡泄、溏泄、洞泄等之分。《难经》认为泄泻的病因与风、寒、热、饮食起居等相关。其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其“湿盛则濡泻”。《素问.脏气法时论》认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飱泄食不化。”《景岳全书》指出“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令人洞泄不止。”而《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则腹满鼻塞,下为飱泄。”《素问.痹论》又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反映湿邪、饮食失洁与脾肾虚弱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常见因素。现代医学则认为结直肠癌术后腹泻可能与解剖结构的改变、周围神经的损伤以及肠道内菌群改变等有关[2]。张老师认为,素体脾胃虚弱,情志不畅,肝气郁滞,脉络阻涩成积是结直肠癌的重要病因病机。可见情志状态亦是发病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2 治疗重视扶脾抑肝

痛泻药方最早见于《丹溪心法》,原名白术芍药散。后为《景岳全书》引的刘草窗方。为和解之剂。主“治痛泄”,泻必腹痛为其证候特点。《医方考》云:“痛泻不止者,此方主之,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故痛泻之病机历代均以为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脾运失常所致。故治疗重在扶脾抑肝。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为治则。痛泻要方以白术健脾燥湿,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陈皮疏理肝气,醒脾和胃,为佐药;防风辛散肝郁,为使药。因此,《医方集解.和解之剂》评价此方之药皆“足太阴、厥阴药也。……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此四药合用,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脾健肝柔则痛泻自止。

张老师认为,结直肠癌发病多因情志内伤致气机阻滞,肝气郁结;术后邪去正虚,脾虚气弱,升降紊乱,肝脾关系发生变化,呈脾虚清气不升,肝郁气机失常,虚中有滞,气血生化无源之状态。此时若仅疏肝抑强则如扬无水之尘,有劫阴之虑;若一味补脾益气又恐助热浊内生,变生它证。且病者自得知病情即会纳食减少,加之后续之大型检查需空腹、导泻,术前术后的禁食禁水等等,雪上加霜再并发腹泻,脾胃之承受可想而知,必当小心遣方用药,慎勿以其为癌症妄加所谓之抗癌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之属损其欲败之脾胃。既然治疗有约,则和法为上,以加味痛泻要方治之,调和肝脾。结直肠癌术后并发腹泻常日数行甚或数十行,以腹痛即便或欲便、或肛门下坠如有物堵为特点,痛泻要方之应用可谓方和、证合、法和。且其制方精妙又在于,术、芍二药相伍,则于土中泻木,可调和肝脾,亦有报道认为,白术、白芍为该方的核心药组[3];陈皮之用,既可助白术健脾祛湿,又可助白芍疏顺肝势;尤其是方中配伍少量防风,其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李东垣《汤液本草》称防风为“风药中润剂”,可“治一身尽痛,乃卒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本草纲目》、《本草备要》均指“若补脾胃,非此(防风)引用不能行。”故其又为理脾引经之要药;然其“风能胜湿”“风药发郁”之止泻之功,更能体现朱丹溪的“泄泻从湿治有多法”的制方原则[4]。

3 临证用药经验

张老师临证用药平和,善用健脾抑肝养血之法。遣方用药不乏灵活,常据症变化而加减。临证追求“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清.赵濓《医门补要.自序》)之疗效。张老师常以痛泻要方加当归、木香、黄连为主方,应用于术后恢复期内并发腹痛腹泻之患者,应用之时谨守病机,方证对应方可投药,且中病即止,言其非久服之方剂。当病机已转,则不可再服,其虽为和解之剂,亦应改辙以图后治。木香能行气止痛,调中导滞,朱丹溪言调气用木香,其味辛,气能上升,气郁不达者宜之;黄连可清热燥湿,针对于术后伴有腹痛泄与肛坠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之气滞、气郁、湿阻者二药具有清热燥湿止泻,行气化滞止痛的功效;另外,张老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尤其关注其术前的慢性失血史,认为以便血初诊者之病程多会有迁延,且合并症多发,血虚气滞也是结直肠癌术后病人的常见证型,故治疗应考虑益气养血,酌加益气养血之品如党参,当归等。痛泻要方加味之后兼顾养血益气与清热化滞之功,方剂简练,目的性强,常在1-2周症缓后即可更方,用之效验。然方剂使用并不不必拘泥于原方,应随证调整予以加减,如脾虚甚,伴有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病情迁延,纳谷不馨者,可佐参苓白术散加减,补脾止泄,脾气健运则气血可复;若肝郁明显,伴有情绪紧张,抑郁恼怒,嗳气,腹胀,肠鸣者,可佐以四逆散加减,理气解郁,肝气条达则气血冲和;如兼有湿热,伴肛门灼热,泻下不爽者,可佐以香连丸加减,清热导滞,调畅气机。中西合治中,应关注西医治疗方法之利弊,注意甄别导致腹泻的副作用。化疗药物与放射性肠炎所致之腹泻,只要病机符合,方证对应,痛泻要方亦可大胆应用。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65岁,于2013年9月3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发现大便带血,伴乏力,进一步的肠镜+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2013年6月27日做保肛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中分化腺癌。术后未做放化疗。术后一直自感下腹坠胀,时肛坠欲便,不成形软便,日行3-4次。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溏,伴腹痛。刻下:便溏,便次多,少则日行4次,多则日行6次甚至8次之多,常进食后即便,偶见粘液便,伴腹胀,腹痛,乏力,气短,时头晕,眼黑,纳欠佳,眠差。精神欠佳,情绪差,舌质淡红,苔薄,脉象缓。中医诊断:腹泻。患者以便血症就诊,术后腹泻仍带血丝,伴有神疲,头晕,眼黑,纳少,眠差,舌淡之证属脾虚血亏之征;血亏则气滞,脾虚则湿停,脾虚肝乘则气机郁滞,故腹胀,腹痛,肛门坠胀欲便,且排便不爽,为虚中夹滞、夹实之表现。故而虽大便日行六七,治疗亦不宜纯补,须予和法调肝脾。以痛泻要方、香连丸加当归,扶脾以抑肝,养血以行气,健脾以益气,行气以祛湿。处方:防风,白术,茯苓,木香,当归,白芍,陈皮,黄连。每日1剂,水煎服。2013年9月10日二诊:患者服7剂药后腹痛、肛门坠痛症缓解,大便次数减少至每日2-4次,时有心悸,余症平,舌脉如常。湿去滞除,气血渐复,上方加党参,山药继以培补之治。2013年9月23日三诊:便变软成形,日行2-3次,食欲略增,于原方加焦三仙健脾开胃,去香连丸。后守方随症加减治疗一月余,大便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肿标、CT均无异常发现。

[1]赖跃兴.靖大道.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肿瘤,2007,16(5):323.

[2]庞学武.陈光明.余剑雄.直肠癌术后并发腹泻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18-119.

[3]刘静.傅杰.丁舸.痛泻药方核心药组论证[J].中医杂志,2012,53(2):172-174.

[4]高小莲.朱丹溪“痛泻要方”制方原则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9(4):34-35.

王红梅(2969.6-),女,河北省衡水市,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肿瘤防治。

△通信作者:张莉,E-mail:zyfs90@163.com.

R256.34

A

1007-2349(2015)10-0009-03

2015-07-21)

猜你喜欢
张莉肝气脾虚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追寻两份立功喜报背后的故事
中医观点:脾为什么重要 脾虚症状的自查与调理方法
是讲述,也是辨认(外一篇)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冬天里的温暖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