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酝酿和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重要阵地,在人才培养、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应勇挑重担,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本文以首批14家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高端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创新、创新体系构建、社会服务等方面阐述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战略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引进;体制机制;三位一体;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12-02
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4所“2011计划”大学之一,以服务区域发展类别为自我定位,以政、产、学、研协同为手段,依托学校在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传统优势,通过战略性思考、系统性布置、创造性操作,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提升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并努力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协同发展。
一、汇聚高端人才,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和核心驱动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需资源。根据面向1500余家在华外资企业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仍是海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学校依托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先行先试,不断推动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相适应的市场化人才引进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具体举措有三:
其一,以“大师+团队”人才模式为主导,创新管理机制。一方面,聚焦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创建更多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吸引国际一流人才的科研平台;另一方面,设置与国际化接轨的软硬件环境,吸引顶尖人才,全力为归国人员提供最适宜的创业与工作条件,促进原始性知识创新和高端产业落地。目前“大师+团队”模式带来的“雁阵效应”有力地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快速攀升。其二,以“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为依托,构建面向全球的顶尖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高地。以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大厦为核心区域,打造以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学者领衔的科学家工作室,营造高水平领军人才从事先进材料领域前沿探索的创新乐园;同时,进一步加强全球化拓展力度,创建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和一批中外联合实验室,开拓“海归人才缓冲基地”,按照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管理和运行,建成有特色、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际学术创新创业基地。其三,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造核”工程着眼高端、“精兵”政策延揽精英、“素质”工程培养才俊,做足人才、平台及体制的增量,实现人才强校、特色兴校。2012年以来,学校新增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2名长江学者获得者、2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和“杰青”总数达4项,5位教师新增为“江苏省特聘教授”,15位教师和1支团队入选2012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2位教师获省第九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
二、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国家—省级—校级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
学校牵头成立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明确“立足南京、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发展定位,聚焦政策、学科、人才、平台、成果等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构建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格局,为创新创业各种要素的整合、集聚和流动创造良好的互动机制。学校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学科建设跨越工程”、“高端人才培育工程”、“全球战略推进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职业生涯优化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文化建设筑基工程”等八大工程,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八大工程覆盖学校发展各个领域,是推进协同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八大工程中,“人才培养强基工程”、“高端人才培育工程”、“职业生涯优化工程”是核心,事关人才培养、人才工作大局,是回归大学教育本源、“人才强校”之关键。“学科建设跨越工程”是着力点,要加快发展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和以管理科学为代表的人文学科。“全球战略推进工程”是一切工作的发展动力、重要抓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文化建设筑基工程”分别是在硬件、制度、文化三个层次,为全面提升学校内涵与外延发展,提供最坚强有力保障。
学校全方位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2013年,学校牵头成立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切实承担起经济发展和提升化学工业国际竞争力重任的同时,为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和科教协同发展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一环。学校主导的“先进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膜材料与膜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和“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先后获批成立,积极服务江苏省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实施,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先后组织召开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校内专家评审、协同创新沙龙暨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评审答辩会务实推进。据初步统计,约有80%的优势骨干学院,实质性地参与到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与建设中,涵盖了我校大部分的优势学科和强势学院。
三、服务区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部属高校相比,省属高校的发展资源十分有限。作为一所非“985”、非“211”的地方工科大学,我校通过主观奋发努力,强化与政府、市场、社会的合作,肩负起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在今年8月出炉的《在宁高校与南京互动发展评估报告2012》中,南工位列24所普通本科类院校综合评分第三。其中,2012年院校办学科型公司销售收入达50亿元,占在宁高校“半壁江山”,是与南京科技和产业发展进程对接最紧密的高校之一。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通过学科、基地、项目三联动,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2012年以来,学校新增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家膜行业工程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公共服务的一流平台,与浦口区共同打造的江苏膜科技产业园正式落成。在国家三大奖初评结果中,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位列全国高校通用项目第8名。学校以丁家桥校区科技创新大楼为载体,打造协同创新总部核心区,向高端人才、创新载体、科技现代服务业全面开放,形成总部集聚优势。同时,不断拓展外部资源,依托南京科技广场、中石化南京工业生物技术联合开发中心、南通高技术研究院和绿色建筑产业科技园等建成立体式区域辐射平台。
学校依托先进生物制造和先进化学制造两大支撑,打造生物制造、化学工程、工程材料、柔性电子四大研究部,着力建设面向先进材料发展前沿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应用的“先进材料国家实验室”,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建设以及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学校将借鉴斯坦福-硅谷模式,推进生物产业园、膜材料产业园、光电材料产业园、工程材料产业园和科技产业园多园联动,连片发展。一方面,融合我校虹桥校区、丁家桥校区以及光电产业园,形成核心创新园区;另一方面,与安徽省滁州市合作,共建滁州科教城,将其努力打造为一个集高教示范区、科技创新区、新兴产业区和商住服务区于一体的生态型智慧示范科教城。助推江苏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化工产业中重点企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为江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回归大学本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加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学校始终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入围首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成立“2011学院”。该学院借鉴学习国内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以“翻转课堂”、小班化、国际化为抓手,实施“全程导师制”和“全员书院制”,充分发挥学校、政府、企业各自的比较优势,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创新选拔方式。按照8年一贯制本硕博连读培养方式,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考核机制,相关专业学院成绩排名20%的学生方有资格入选2011学院。其次,改革管理模式。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改革教师聘任、考核与评价制度,提高教师任课积极性,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转向人才培养。再次,完善课程体系。一方面,依托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开设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基础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给予学生面向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市场化运作思维。其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鼓励企业尤其是学科型公司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形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局面,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最后,优化培养过程。有机整合多方资源,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依托先进、快捷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协作式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学术资源开展学术交流、学术讲座等活动,营造学术氛围,扩大学术影响,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维.协同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J].群众,2013,(06).
[2]姚丽华.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J].求知,2013,(12).
[3]韩彦丽.构建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创新体系的一些想法[J].科研管理,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