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顺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 102488
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范增顺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 102488
目的该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该院门诊收治的124例次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组特征分析,第一组患者合并腹泻、第二组患者正常,研究不同组别患者之间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如果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该因素呈正相关。结果相比于为出现腹泻的患者来说,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要高一些,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患者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失紊的现象,但是该类患者存在脂肪吸收欠佳的情况。结论高血糖、神经病变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的相关因素。
2型糖尿病;腹泻;临床特征;相关因素
糖尿病(diabctesmellitus,DM),糖尿病在门诊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医学原理也比较清晰,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发的患者出现慢性高血压以及身体代写紊乱的现象,在门诊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胰岛素异常等一系列的反常情况。在门诊临床上可以把糖尿病的发病特征概括为三多一少。也就是该类患者往往在生活中会多饮、多食、多尿,但是患者的体重却会减轻[1]。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也可以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段比较分散,一般在10~40岁都会发病,但是在整个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占据了85%以上。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没有办法完全根治。在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合并出现腹泻的现象。根据有关的研究治疗表明,目前合并腹泻的发生概率在20%左右。在门诊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合并腹泻严重干扰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恢复以及生活的稳定,而且稍不注意可能会引发酸碱失衡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是就整个医学界来说,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的发病原理并没有研究的很透彻,给后期的治疗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因此,在该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分析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在门诊临床中的表现,并且对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整理分析在该院接受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24例次,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我们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对在该院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筛选,将124例次中没有出现腹泻的62例次2型糖尿病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124例次中合并出现腹泻的62例次2型糖尿病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我们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常规的分析。62例次没有出现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患者累计32例次,女性患者累计30例次,患者的年龄在15~76岁之间,患者的中间年龄为(52.1±11.2)岁,该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者的病程在1~18年之间,患者的中间病程为(5.7±6.2)年;62例次合并出现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患者累计34例次,女性患者累计28例次,患者的年龄在14~72岁之间,患者的中间年龄为(50.2±13.2)岁,该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者的病程在1~22年之间,患者的中间病程为(5.8±5.4)年。在研究的过程中所有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选研究对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性腹泻。
1.2 方法
研究期间对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该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24例次,进行门诊临床分组特征分析,第一组患者合并腹泻、第二组患者正常,研究不同组别患者之间在门诊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如果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证明该因素呈正相关。
1.2.1 对照组在该院接受门诊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腹泻的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只需
要在患者刚进行门诊就诊的早晨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在采集静脉血液的前1 d一定要告知患者空腹。采集患者的血液后使用酶法来检测患者的HbAlc水平以及患者在空腹时候的血糖水平。第二步,对患者实施大便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检查,以及实施纤维结肠镜检验。在实施检验之前护理人员一定要告知患者在检验的前几天内避免服用会影响胃肠道功能的一些药物。对患者的大便进行检查的时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整体变化情况;第二,患者的脂肪细胞的出现概率。在对患者实施菌群检查的时候可以依据有关的标准进行分类,当G+菌>90%的时候可以设定为A;当患者的G-均>90%的时候,可以设定为C。B处于A与C之间的水平范围内,B~C范围内均表示患者的菌群失衡[2]。
1.2.2 观察组在我院接受门诊治疗的观察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患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合并出现了腹泻的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要采取高度的注意,在基本的操作上基本上等同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措施:①在患者刚进行门诊就诊的早晨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在采集静脉血液的前1 d一定要告知患者空腹。采集患者的血液后使用酶法来检测患者的HbAlc水平以及患者在空腹时候的血糖水平。第二步,对患者实施大便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检查,以及实施纤维结肠镜检验。在实施检验之前护理人员一定要告知患者在检验的前几天内避免服用会影响胃肠道功能的一些药物[3]。对患者的大便进行检查的时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整体变化情况;第二,患者的脂肪细胞的出现概率。在对患者实施菌群检查的时候可以依据有关的标准进行分类,当G+菌>90%的时候可以设定为A;当患者的G-均>90%的时候,可以设定为C。B处于A与C之间的水平范围内,B~C范围内均表示患者的菌群失衡[4]。②由于第二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来了腹泻的情况,所以在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和主治医师要加以高度的关注,对于出现腹泻的患者应该及时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腹泻的特点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的期间要认真的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在该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这124例次患者的以下几个指标进行重点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消化道钡餐基本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在研究的时候注意收集患者在这几方面的资料,认真记录。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统计软件(版本为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该次研究中对于遵循正态分布的临床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χ2进行检验[5]。
经过研究后发现相比于为出现腹泻的门诊患者来说,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要高一些,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次研究中有效果。另外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患者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失紊的现象,但是该类患者存在脂肪吸收欠佳的情况,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
2.1 两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大便情况对比分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大便常规检查,两组患者在采集的其他方面没有发现差异,可以在本次研究中加以对比。在采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便后进行了化学和生物分析,经过分析后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在临床中没有出现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大便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其脂肪细胞要明显的少于在临床中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对比分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空腹血糖常规检查,两组患者在采集的其他方面没有发现差异,可以在该次研究中加以对比。在采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后进行了仪器分析,经过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在临床中没有出现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其空腹血糖水平要明显的低于在临床中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见表1。
2.3 两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情况对比分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常规检查,两组患者在采集的其他方面没有发现差异,可以在该次研究中加以对比。在采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后进行了仪器分析,经过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在临床中没有出现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要明显的低于在临床中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大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的差异(±s)
表1 两组患者在大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的差异(±s)
大便组别菌群脂肪细胞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观察组13 18 2.4±1.2 5.8±3.1 6.78±1.23 11.13±0.98 6.87±0.58 10.02±2.12
2.4 两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消化道钡餐情况对比分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比分析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临床中消化道钡餐的基本情况,经过研究后我们发现,在临床上合并腹泻2型糖尿病患者有许多例次存在着胃胀的现象,而且患者的张力明显增强;还有一部分的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排空的速度加快。在研究的过程中还一小部分的患者在临床中显示出小肠蠕动减缓的特征。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消化道钡餐情况对比分析
2.5 两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情况对比分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比分析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临床中纤维结肠镜检查的基本情况,经过研究后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统计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照组患者中采用结肠镜进行检查后我们没有见到患者的肠粘膜出现异常病变的临床表征,在临床检查中仅发现5例次的患者合并出现了肠息肉的情况;但是当我们检查观察组的患者的时候就出现了不同的症状,观察组中有28例次的患者出现了肠粘膜充血的情况,而且有5例次的患者出现了合并肠息肉的基本临床表征。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情况对比分析
经过门诊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源于患者出现了代谢性的疾病,在日常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引发其他的一些并发症,比如说患者的胃肠功能出现异常,这种并发症在临床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根据医学界有一些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6%的患者会出现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说患者在临床中出现腹泻等不良症状[6]。而且往往腹泻的发生概率是最高的,但是也仅仅为23%左右,所以在临床中接触的还是比较少的,这就导致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没有较为明确的研究结果,对于其发病的机理一直处于探索的阶段,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该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比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消化道钡餐基本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后我们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便检查显示合并腹泻的患者的菌群失衡情况同没有出现腹泻情况的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中没有出现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大便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其脂肪细胞要明显的少于在临床中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在临床中没有出现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其空腹血糖水平要明显的低于在临床中合并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经过研究我我们一致认为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是导致脂肪吸收不良的主要原因。在该次研究的过程中还使用消化道钡餐观察了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胃肠动力变化,结果显示多数患者胃肠张力增强、排空加快,我们分析这可能与促胃液素及胃动素水平升高有关。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18例次的患者肠道蠕动减慢,该研究认为这可能是高血糖对胰高血糖素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或者患者自主神经产生了病变[7]。
[1]张静毅,魏军平.糖尿病腹泻中医诊治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5)∶604-606.
[2]张玉福,李真,张慧.从脾(胃)论治糖尿病腹泻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5(1)∶146-148.
[3]孙逊,肖烨,王颜刚.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5(5)∶261-264.
[4]莫小书.经方黄土汤治疗糖尿病腹泻32例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4)∶85-86.
[5]束长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糖尿病腹泻35例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7-9.
[6]缪亚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腹泻33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4(1)∶45.
[7]石纶.糖尿病腹泻30例治疗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4(3)∶91-92.
R57
A
1672-4062(2015)12(a)-0059-03
10.16658/j.cnki.1672-4062.2015.23.059
2015-08-27)
范增顺(1973.6-),男,北京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院传染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