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普外科(541002)赵红喜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为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首创,1994年后由裘华德[1]引进国内推广和介绍,是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新技术。VSD是指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将传统的外科置管引流变为全方位引流。土黄连并非抗生素,但又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消肿生肌的作用。用其冲洗既起到抗炎作用,又减少了耐药性。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对我科收治的22例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患者进行VSD负压引流配合土黄连溶液冲洗。男15例,女7例,年龄17~62岁。其中手背部软组织缺损6例,上肢软组织缺损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5例,大腿软组织缺损3例。面积4×5cm~15×20cm之间,损伤部位修复效果良好。
1.2 方法 连接负压引流装置,检查负压引流管与接头保证负压吸引通畅,土黄连溶液(土黄连∶生理盐水=1∶2)连接过滤装置,再连接VSD引流管的进水管以每分钟15~20滴的速度缓慢滴入VSD覆盖的创面,溶液的量视创面大小而定一般100~300mL不等,每天2~3次,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1.3 结果 22例皮肤软组织复杂感染创面给予手术清创,VSD敷料覆盖创面配合土黄连溶液冲洗的负压引流装置持续吸引7~10天后行二期植皮,术后18例经5~7天VSD封闭引流,创面行自体中厚皮片植皮术成活。4例感染较重者第二次清创后继续VSD引流、土黄连溶液冲洗,7天后肉芽组织生长,植皮后恢复良好。
2.1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打折、受压,嘱患者活动时避免牵拉、拖拽引流管。定时挤压引流管、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创面敷料塌陷、管型突出、引流管内有液泡波动为有效引流。每4小时倾倒一次引流液,防止负压瓶内负压减少不利于引流。
2.2 病情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的变化,体温持续升高则提示创面引流无效,或有感染加重的趋势。应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并适当加大土黄连冲洗液的冲洗量及冲洗速度,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3 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交流,向其介绍VSD配合土黄连液冲洗伤口的知识及优点,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其树立信心。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亲情的温暖,帮助患者走出伤痛。
2.4 疼痛的护理 采用放松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听音乐、与患者谈话等。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以利于患者休息与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止痛。
2.5 饮食护理 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及蔬菜,多饮水。体质较弱及难进食者,遵医嘱给予肠外营养。
VSD负压引流利用半透膜覆盖创面,不仅为创面创造了良好的愈合环境,促进创面自行愈合[2]。而且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并且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将开放创面变成闭合创面。可控制的负压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促进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3],再配以土黄连溶液的冲洗,改善了局部微循环,刺激了组织的新生能力[4]。引流期间无须换药,因而减轻了组织水肿及机械牵拉造成的伤害,促进肉芽组织整齐均匀的生长,缩短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减少了患者对换药疼痛的恐惧感,减少了常规换药和引流导致的污染和感染[5],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土黄连又名十大功劳或岩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感染伤口使用土黄连溶液后,可消肿生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修复能力,促进伤口愈合。
[1]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
[2]黎鳌,杨宗成.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109
[3]李靖,陈绍总,许龙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兔耳创面毛细血管及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5):904
[4]孙士锦,姚元章,李英才,等.负压封闭技术治疗下肢慢性大面积溃疡24例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4):577
[5]彭建宇,孙秀玲.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1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