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参与视角下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因素、对策

2015-12-08 19:23郭芳邵景进罗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现状因素

郭芳++邵景进++罗琴

摘要:基于“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社会背景下,本文探讨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和影响因素,从政府参与的视角,在生态系统论和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搭建良好的政府参与平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整合资源并发挥社区功能等建议对策,从而为流动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安全感,提高流动儿童与城市环境的社会融合水平,满足当前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对推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政府参与;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03-03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公报,全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人之多,流动儿童作为庞大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城乡二元结构长时间存在,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社会资源缺乏等也造成流动儿童的很多基本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致使流动儿童因家庭内亲情缺失或家庭外环境的冲击而面临社会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的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入手,探索如何使流动儿童相关政策法规落实到实际当中来,从政府参与角度,提出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的最好衔接点和可操作性建议。

一、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

1.总体满意度、总体自尊、学习投入及个人控制感等方面明显偏低。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主观评价,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在流动儿童调查中,约80%的儿童认为“生活中我没有拥有我所想要的东西”,如在学习方面的阅读资料或书籍的缺乏,在家庭中与父母沟通的缺乏等。自尊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与其相近的概念有自尊需要、自我效能、自我价值、自我概念等,约90%的流动儿童认为“归根结底,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我无法对自己持肯定态度”、“我确实时常感到毫无用处”、“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及其隐含的城乡文化差异和社会地位,不仅使流动儿童遭遇了强大的社会排斥,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并面临社会文化适应的重重压力。学习投入是个体的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是学业倦怠的对立面。基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感不高,在学习动机方面明显偏低;个人控制感是当应激出现时能够抉择和采取有效行动产生新希望的结果而避免令人不愉快的结果的出现的能力。大部分流动儿童认为“我很少能够改变我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情”,如生存条件、学习资源、“边缘人”的认同感等。以上指标都会通过他们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安全感、情绪问题等方面表现出来。

2.积极情感明显偏低。这主要与其父母的教育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水平相关,其中,父母参与是指父母亲在儿童智力投入方面,包括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和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完成学习购买教育书籍等,为儿童提供学习资源;行为参与是指父母倾向于管理儿童相关的学习行为,比如看电视时间、和朋友玩耍时间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这些比较能够监控的事情;情感参与是指父母是否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关心孩子在学校或者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且愿意和他们交流沟通。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父母参与程度总体上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母亲的参与程度显著高于父亲。家庭是个体成长的主要环境,亲子沟通是儿童心理成长的重要渠道,由于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着负荷大、时间长的体力工作,获得的经济收益也比较低,再加上很多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这些都使得他们对于儿童虽然在学习上的期望很高,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教育时间和资源方面的投入却很少,在沟通交流方面的投入更少,在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注、陪伴和欣赏的情况下,儿童的消极情感日渐增强,积极情感则日渐降低,如流动儿童普遍有孤独感,易产生抑郁情绪,自卑感比较明显。

二、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因素

1.环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Bronfenbrenner,1979)认为,儿童生活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其心理是在个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之中发展而形成的,而这些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由内到外包括:微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如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过少,感受不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专门的流动儿童学校使他们有“边缘人”的感觉,生活的社区环境的安全、秩序及条件都不太好等;中间系统,包括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目前流动儿童父母与学校的矛盾仍比较多;宏观系统,包括种族、社会阶层或地区、时代或者生活风格等;外观系统,包括父母的工作环境等,如流动儿童父母普遍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

2.心理因素。心理弹性的研究源于压力/逆境经历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心理弹性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它们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流动儿童来讲,家庭经济条件差、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以及社会接纳度不高等因素都会给流动儿童带来自我认知危机,降低自我认同感,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影响心理适应性的正常发展。

三、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流动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安全感

首先,制定城乡一体化户籍体制。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儿童分享城市的教育资源,制度缺陷阻断了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城市儿童的接触机会。同时,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由于个人特征与家庭背景的差异,流动儿童也不可避免地体会到各种不公与社会歧视;被标签化的“外地人”身份使他们意识到身份的差异,并逐步成为班级中的边缘群体。因此,制定城乡一体化户籍体制,一方面可以尊重农民工进城工作的权利,对进城买房和租住房屋能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民工进城就业和定居的门槛,有权享受与城市居民共同拥有的社会资源。

其次,制定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为流动儿童提供就学保障。我国的教育制度是根据户口、工作单位而实行的学区制,而农民工的户口不属于这里,一些公办学校不接收外来流动儿童入学,对一些被政府制定要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学校则实行分班制,这种隔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流动儿童的一种歧视,而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费高,教育资源匮乏,不利于流动儿童得到与城市儿童相对等的学习资源,特别是从内心里对自身身份的不认同感和被城市边缘化的低自尊和自卑感,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融入当地城市社会的可能性。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制定平等的教育制度,统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身上,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学生居住地政府和城市政府在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应承担的责任,并责令财政及相关部门给予积极配合,将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教育资源统一组合,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流动儿童与城市环境的社会融合水平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都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民,经济生活都不是很富裕,在城市中生活居无定所,位置上则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与城市社会相隔离,因此儿童很少有与城市里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实际上,流动儿童对在城市生活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但由于他们是处在城市的边缘,因此,他们无法与城市生活达到一种和谐的融合,不可避免地出现水平较低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就是流动儿童与城市生活处于“非融合”状态。要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问题,关键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1.加强家庭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改善流动儿童无序化生活造成的危机感。通过政府的合理管理,为流动儿童父母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保障他们的权益,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满足流动儿童的资源需求。同时,为流动儿童父母提供各种社会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增加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抚慰流动儿童的情感挫折,帮助流动儿童建立一个积极性的家庭环境,塑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健康的成长环境能够加快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步伐。

2.保障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接纳,避免流动儿童学校的边缘化。当前专门为流动儿童建立的学校多是民办学校,在流动儿童学校里,基本教学条件简陋,学费高,有些设施不齐全,如本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反映,学校课余活动场地及项目很少,都希望能有专门的图书馆和健身房等场所。因此,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扶持力度,保障流动儿童学校与一般儿童学校形成无差别的学校教育,促进其均衡享受良好的教育机会。此外,应在公办学校对教师进行关于流动儿童的相关讲座或活动,让教师们从内心里理解和接纳流动儿童,并让一般儿童与流动儿童增进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促进流动儿童融入校园生活。鼓励流动孩子融入当地城市,培养孩子的交往技能。

流动儿童作为我们研究的主体,在我们为其提供尽量好的融入城市生活环境的同时,应不断鼓励流动儿童加大与城市群体的交往,尤其是与城市孩子的交往。这需要流动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培养。另外,流动儿童自身一定要努力学习,并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适应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3.矫正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促进流动儿童建立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通过一个人在确定自身与接触的群体的边界而构建出来的,因此,一个儿童的身份认同就是指他本人是否与当地人划为同一类人,自己是否与所在城市的人有区别,比如说语言是否相通,文化是否相近,生活习惯、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是否一样等。以往研究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儿童低,主要表现在自尊感低、自卑、自我认同感低,伴有孤独、焦虑等情绪反应,这是由社会对流动儿童的不正确认识而造成的。因此,政府加强城市社会宣传教育,改变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丰富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扩大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交往,甚至是他们家长之间的交往,从而改变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境遇。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当地城市纳税人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地政府应该让其享受应得的国民待遇。只有当地居民不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孩子,给他们树立一种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他们在与城市孩子的交往中才不会感到自卑。

(三)整合资源,发挥社区功能,建立流动儿童的精神家园

一是生活层面,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针对流动儿童的业余生活,社区可以建立多项相关项目,如合肥市三里街街道天长路社区“儿童梦想港湾”项目,其设计目标是为流动儿童搭建起学习、交流、娱乐、成长平台;重庆渝中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项目”,开展融入城市社区的系列活动,包括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亲子教育、心理辅导等综合服务,旨在协助流动人群管理其子女,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质量,帮助流动儿童较快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促进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二是“人”的层面,既对“社区人”的教化,培育“公民意识”,培育“公民义务”,促进“居民”向“公民”转化。如在社区设立街道或楼道小黑板、宣传栏,对流动儿童权利保护工作做宣传,让社区居民对保护流动儿童权利有一定认识;可以印制相关宣传材料,诸如对《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广泛宣传,让居民深刻了解保护流动儿童权利的目的和遵循的法律。三是社会层面,化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社区干部要多关心流动儿童家庭,与流动儿童家长多沟通、多联系,经常了解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hin DC,Johnson D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r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eators research,1978,(5):475-492

[2] Wang Y,Ollendick T.A Cross-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elf-Estee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hildren[J].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2001,4(3):253-371.

[3]任云霞.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研究[J].陕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2).

[4]杨卉.试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看流动儿童所在公办学校的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2).

[5]倪士光,伍新春.学习投入: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J].心理研究,2011,4(1):81-87.

[6]马剑虹,包蕾萍.工作特征,控制感及职业紧张的关系分析[C]//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1997.

[7]Grolnick,W.S.,Ryan,R.M.,& Deci,E.L.Inner resources for school achievement:Motivational mediators of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par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1,83(4):508-517.

[8]Bronfenbrenner,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现状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