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贴近学生的生活

2015-12-08 05:49钟桂秀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习作生活

钟桂秀

摘要:生活是“写真话,吐真情”的基础,习作是学生喜怒哀乐畅所欲言的殿堂。但一提到习作,很多学生就头痛。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导致小学生习作出现了“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入手,指导小学生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生活;习作;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14-02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由于学生普遍存在识字量较少,积累的语句也微之甚微,单独用一个词造句仅有部分学生能过关,要想让学生独立习作,难度是很大的。如果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他们也只是在记下几句简单的话,篇幅短小,抄写工具书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生活是习作之源。作文一名语文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巧设引子、多层次评价,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一、观察生活,找到写作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入手。

1.现场观摩,找到写作材料。如在《我的课余生活》习作教学中,课前让学生带绳子、象棋、跳棋、呼啦圈等到教室,利用一节活动课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活动,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活动时的动作、语言及围观同学说的话,让学生学会观察。再现精彩场面,到了小组展示,选派两名学生上台进行转呼啦圈比赛,其他同学当观众。比赛结束时,一名记者上台采访参与的学生,现场交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出示填空式的情景句子,让学生边回忆边补充。遇到说得比较困难的地方,让学生再次上台展示那一刻精彩的细节。学生对转呼啦圈的动作是这样描写的:“你看他呼啦圈时,双手时而张开,时而握着拳头;呼啦圈有时转到腰中间,有时转到差不多到脚底,有时又转到快到脖子上,他一个劲地转着。”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再进行表达,激情高昂、口若悬河,纷纷述说着所看到的情境。

2.课内外相结合,挖掘写作源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个单元的习作,并非仅靠一次的习作指导就能让学生掌握,还必须进行强化训练。去年11月1-7日,是宝安区团工委等多个单位共同举办宝安公园、新安公园、凤凰森林公园的文化节。活动的样式繁多:跳骚市场、盲人敲鼓、跳绳比赛、茶艺秀等等。活动前几天,教师便把文化节的旗帜带到班上,将活动内容通知学生。到了举行活动的时间,刚好是周末,教师带着相机到公园拍下每个活动的场面,同时通过校讯通发短信告知家长带小孩参与。要求班级中的优等生可进行写观察周记并发到老师邮箱。周一教师利用课堂一部分的时间播放拍下文化节活动照片,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场面或多个场面进行描写,并把优秀习作进行展示。这个活动结束后,出现了很多优秀习作。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竭,关键看老师怎样去引导和捕捉。

二、给学生一个支点,创造写作的氛围

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我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的东西。”

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用心观察生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而如果粗心大意、熟视无睹,写作素材就会从身边悄悄溜走,那么作文就成了空中楼阁,言之无物,枯燥乏味。

给学生一个“支点”,给一个模仿的“样本”。如教学《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让学生收集以前的照片,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也可出示一幅幅学生熟悉的画面指导观察。通过对第一副图片的观察,让学生明白观察景物可按由上到下或是由整体到部分或是从左边到右边等顺序。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懂得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出示第二幅图时,让学生观察并大胆想象这个景物应该怎样描写,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思维得到碰撞。使学生明白写景物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从观察、交流中找到写作的乐趣,增强写作的信心。正如“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三、用激励性的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不仅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还应能促进学生发展,完善个性评价体系。而语文课的人文性则要求我们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在指导作文《快乐的旅行》时,学生已经按平时的日记写了一篇较短的习作。如何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即让不成形的文稿变成优秀的作文?我是这样做的:。

1.因势利导。文章的开头是个引子。教师先统计到过中山公园游玩的同学人数,让学生自由习作,同时,教师现场写了开头的一两段。第一段开门见山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接着第二段指导学生写出路上的见闻,适当穿插环境描写。

2.就地取材。结合班级到过中山公园游玩中等生的习作筛选出其中的一段,再让班级中的优等生补充具体。

3.巧借力量。这位中等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当场明白了如何把段落写具体,教师让其读完后说出添加的句子。这时学生十分激动地读着修改好的文段,惊喜的表情洋溢在脸上。

快乐的旅行

星期天,我们一家5口来到期盼已久的中山公园游玩。

这一天,晴空万里,到处人山人海,路旁的游人有的撑着一把伞,有的带着太阳帽,还有的小孩儿干脆光着脚丫在跑。

我们随着人群来到中山公园。一下车便登上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雕刻在石壁上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

沿着石阶一直往前走,便来到孙中山的石塑前。一个个游客在孙中山脚下拍照。我们四处打听便来到游乐场。

游乐场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山羊过山车、碰碰车、海盗船等。我去过4次中山公园玩,从来没进过鬼屋。今天机会来了。去票房买了票,便来到龙状的鬼屋前。一进去,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让人提心吊胆,刚开始有一段小电影,电影中有一场暴雨,水都要喷到游人的脸上了。电影看完了,进了鬼屋隧道,真正考验游人胆量的时刻开始了。幽暗的通道凉飕飕的,旁边伸出许多骷髅,不时会从上面掉下来一只鬼头,十分可怕。我颤颤惊惊地在如此恐怖的气氛下,终于走了出来。心还在怦怦直跳。

接着又坐上了青蛙跳。那只青蛙跳一上一下的,整个身子都快要掉下来似的。

时间过得真快,差不多快点太阳下山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山公园。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感染学生,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

四、注重评价的多元与互动评价

根据需要,评价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评价的人员可以是自己、同桌、组内的成员、班级其他同学、教师、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与支持。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教师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反复修改,及时展示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意识,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生活的热情。紧跟学生的成长,教会学生体验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突破条条框框,用自己的个性去思考去感受。如在教第六册第三单元“我的自画像”时,先指导学生课前学习描写“自我介绍”同步作文5~6篇,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先说,教师要让学生舒展自己的个性,放飞独特的思想体验,给他们心灵和笔墨的自由,真正做到“放开喉咙说话,敞开心灵作文”。在内容上,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教师依据学生的处女作、再创作的作品及时展示,并把整学期的单元习作逐一展示或是张贴在作文展示台,让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带来的快乐。

六、多阅读

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阅读对象主要是:作文书中的美文共赏;同年级间的习作展示;同班同学的优秀习作;同桌的习作;等等。自己的习作经过反复修改加工后在班级展示,最能激发学生习作的能动性。

实践证明:美文共赏、同年级间及同班同学间的习作展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同班同学或同桌的作文。

生活是作文植根的沃土。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温习生活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创造条件让写作贴近学生生活,我想学生写作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他们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带着一份极力表现的渴望,去抒写自己的生活和性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崔云宏.如何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J].语文教学通讯,2007,(7-8).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习作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作文立意的探究
生活感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