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品书
摘要:提高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师要营造“善问”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兴趣,教给他们质疑的有效方法和基本途径,从而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促进思维能力的活跃和创新。
关键词:质疑;创新;思维;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45-02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积极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善于质疑,促进思维的发展,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一、营造氛围,培养质疑兴趣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指出:“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要追问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得高分更重要。”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和谐、宽松和“善问”的课堂氛围,追求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灵活机动的课堂结构、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孩子敢说、乐说。如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的两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述,王安石为了用好“绿”这个字改动过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这是为什么呢?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想问诗人?”教师设置质疑情境:“我们让时光倒流到900多年前,老师就是王安石,你们心中有何疑问尽管问我这位大诗人吧!”顿时课堂中学生质疑的兴趣被点燃了:“春风又到江南岸”不是更直接明了吗?“春风又过江南岸”写出了春风吹拂过江南两岸,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是更显生机吗?“春风又满江南岸”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到处充满春的气息,更具有感染力,为何不用?……一个个富有文本价值的问题被学生所关注。教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乐于质疑、敢于提问的课堂情境,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兴趣得以激发,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首先就得在课堂中营造浓厚的质疑氛围,让学生乐问、敢问、善问。培养学生质疑兴趣,除了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外,教师要消除学生怯问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训练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质疑,从只关注表面问题逐步到能提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初始阶段对学生所质疑的问题,不管其价值怎样,教师都要给予正确激励性评价。这样学生兴趣有了,自信心上来了,教师再教给他们质疑问题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给方法,提供质疑途径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只有教给切实可行的质疑方法,学生才能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迁移,养成带着问题进入教室,还须带着更多的思考离开课堂的习惯。
1.在文章课题处质疑。课题是文章重点内容的浓缩精华,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点睛之笔,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思维。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启发学生:看到课题你心中有什么样的疑问?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是怎样借到箭的?借箭的结果又怎样?……这些问题既有比较简单、学生通过预习就能理解的;也有比较有深度,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课文才能领悟的,但这正是教学所要达成的预定教学目标。像这样根据课题学生就能质疑的文章有《大瀑布的葬礼》,是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狱中联欢》是什么人在狱中联欢?既然在狱中,怎么还可能联欢呢?诸如此类课文还有《争画》、《鱼游到了纸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针对课题的质疑,可教给学生一些具体实用的方法。如给课题换词、换字法质疑;抓课题重点字词切入法质疑等。教师在解题之前,应该要精心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质疑课题,一旦他们能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课题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对把握文本主线、感知作者的创作情感、初步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就提前做好了充分铺垫。
2.在文章重难点处质疑。一篇文章的重难点常常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寓意和丰富的人文情感,学生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悟,如何在课堂中较好地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是授课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为此我认为:教师必须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重难点入手,抓住文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质疑,来突破课文重难点,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走进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品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教学《穷人》一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桑娜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从课文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处质疑:桑娜明知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了,明知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件事不是闹着玩的,为什么还冒着挨丈夫一顿打的想法,也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种行为该不该?值不值?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些学生认为桑娜这种行为不值,没必要自己去承担抚养西蒙两个孩子的责任;而有的学生却认为值得,因为他们觉得桑娜虽然苦些、累些,但能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此时,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谁的答案,让学生自己联系上下文找找依据。为了说服对方,学生自主读书,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让持不同看法的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从上文看,桑娜就是一个勤劳能干、关心体贴他人、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因此,她在西蒙死后主动收养两个孩子的这一行为,现在看来也在情理之中。教学中引导他们在文章重难点处多设疑,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走进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心地善良的品质。让学生的思维在质疑中去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取向,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是巧妙地利用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所获得的课堂实效。
3.在文章空白处质疑。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健康的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者空白格式塔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倾向,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心理活动。教师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就一篇文章空白处尽量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空白处也往往是文章余意未尽,作者有意留给读者加以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地方。教师应该利用这难得的教学资源,进行质疑、探究、拓展、练笔,从而深化对文章主题和人文情感的理解。如课文《凡卡》的结尾处写到凡卡寄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做了个美好的梦。教师可引导在此结尾处质疑:凡卡美好的希望能实现吗?他能够回到爷爷身边和爷爷一起生活吗?今后的生活又将怎样?让学生大胆想象,好好说一说,写一写,当回小作家,想象凡卡今后的命运,把故事续编下去。教师在这里引导设疑的目的是:把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与想象、说话、写作等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落实大语文的教学观: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不忘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
4.在文章矛盾处质疑。有些文章的某个地方看似矛盾,漏洞百出,其实不然,这部分内容可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点睛之笔。教师利用得当将成为课堂容易出彩的地方;教学不妥,也可能是课堂的败笔之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时,就有学生质疑:课文的第7自然段写“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为什么不敢看?为什么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又为什么忍不住不看?这不是前后矛盾的病句吗?教师顺势导学生:“问题提得好,想知道老师心中是怎么想的吗?赶紧认真读课文,看谁能猜中老师的心思?”教师又顺势把“皮球”踢还给学生。进而引导他们自读课文,特别提醒注意课题及课文的第5、6自然段,把三个问题逐个分开思考解决。通过多次读文后,师生共同解决:不敢看是因为烈火烧身的滋味是可怕的;不忍看是因为邱少云是“我”的亲密战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他被活活地烧死;忍不住不看是因为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看似矛盾的句子其实是“我”当时焦急、矛盾、紧张的内心真实写照,是对邱少云严于遵守革命纪律、不惜牺牲自己崇高品质的侧面描写。通过质疑,挖掘了文章的重点,体会了人物的崇高人格魅力,深化了文章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维在质疑中又有了一次新的提高、质的飞跃。
三、领悟规律,养成质疑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长年累月强化形成的,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也是靠教师常抓不懈养成的。当学习任何一篇文章学生都能够多提几个自己心中的疑问时,质疑就会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并且把它延伸到其他各科的学习及生活中去。牛顿从一个“为什么苹果是从树上往下落而不往上落”的问题,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是最好的例子。为此,教师在每教学一篇文章时,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意识,并引导其领悟质疑规律,养成良好质疑习惯。如:记事类文章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起因、经过、结果多提几个为什么;写景类文章可以对写作手法、表达方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而情感性比较强的可以对文章的情感落脚点加以关注;议论性的文章对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多做反面推敲……还要让学生在课后及时总结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是否有质疑的意识,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有没有提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问题。学会反思自我,是提高质疑能力的重要手段。长此以往,正如古人所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并能领悟其中规律,在学习中运用,养成习惯,深入思考,是思维的一次大飞跃、大长进,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将会起到深刻的影响。
总之,学生在学习中有“疑”和“思”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思维能力加强了,自然而然质疑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所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就会更加富有深度。反之,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所提高,也会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活跃和创新。为此,我们必须把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