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咏 刘伟东 黄遵楠
摘要:本文通过对517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研及专向探讨研究后提出研究看法。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教育领域存在招生考试考核形式单一、高校创新文化不够浓厚和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等问题。同时,本文也在调研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新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支持学校多元考核学生;高校应多角度培养创新文化;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统筹地区教育发展,着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統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21-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军号角,也开始了教育领域在全国范围的改革风暴,因此,“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了时下人们讨论研究的热点。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猛,教育也迎头赶上,发展迅速。然而,教育应具备时代的先进性,在总结过去的教育模式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则显得十分重要。
一、人们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看法
目前,人们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期望很高。笔者通过对517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这517名受访者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为18.57%,本科学历占60.15%,大专学历占16.44%。其中,在条件优越的城市教育成长的人数比例占23.98%,接受的教育条件基本满足的人数比例为53.97%,各方面较为落后的乡村教育的人数占22.05%。
多数人认为,当今的国内教育需要进行深化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数据显示,5.77%的人认为现阶段教育现状很好;59.23%的人持勉强满意态度,并表示支持教育领域深化改革;35%的人认为目前的教育达不到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从数据上看,超90%的人非常支持政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并保持有较高的关注度。调查中发现,人们认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阶段招生考试制度考核形式单一,制约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考生总体基数大,考试难度加大,竞争力也越来越大。长期下来,造成学生普遍心理压力大,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现阶段招生考试制度上,多数人觉得招生考试制度僵化,制约学生个性创新发展。同时,较多的人也认为考试招生“一考定终生”,学生压力过大不利于身心健康。现阶段的招生考试制度,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且高考等重要考试“一考定终生”,风险系数较高。从调查数据来看,75.24%的人认可制定对学生的多样化的综合评价机制,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部分人认可试行招生考试多考制,提高学生发挥的稳定性。然而,现阶段招生考试总体上都是采取“一考定终身”的形式,学生成了应试的机器,没能得到全面发展。资料显示,在多数西方国家,大多采取多考核、修学分等多个方式进行,而不是一考定终生,这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
2.素质化教育并未真正落实到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学校推行的素质化教育并没有落实到位,片面追求学生“出成绩”,没有从实质上提升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大多数人认为学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应该是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数字显示,人们对学校加强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认可度超过了90%。近年来,校园频现一些道德危机案例,以2014年2月发生的复旦大学生投毒案为例,舍友之间因生活琐事不满,最终漠视生命、痛下毒手。如果学生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长期缺少正确的引导,将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人们更期待能够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等思想领域的教育,而不只是学业成绩最重要。有才有德是上品,有才无德则是危险品。中国的教育要改变观念,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首要的是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道德教育。
3.学校管理有待提升,高校培育的创新型人才较少。针对政府对学校掌控程度过强的现状,在学校管理方面,应“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自主办学,政府正确引导,社会公正评价。在高校创新人才方面,从调查来看,超过50%的人觉得国内高校很少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近40%的人不认可当今高校创新水平,觉得现阶段高校的创新教育机制僵化;仅约有10%的人认为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水平优越。现阶段来看,国内大学生总体基数不小,但创新型人才少之又少。究其原因,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应是问题所在,高校没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政府对高校创新投入也明显不够。
4.城乡教育差距大,农村教育建设力度有待加强,教育公平尚未实现。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环境差。大多数人认为虽然当今省内经济发展迅猛,农村发展也较为迅速,但是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依然很落后,表现之一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基层教师待遇很低,吸引不到优秀教师,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教育的一大关键就在于师资。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不乏有乡村教师,他们也讲述了实际工作中基层教师的实际困难:薪金工资很低,教学上资源短缺,农村教师带教班级多,课程任务重。很多教师因为农村条件艰苦,工作生活压力大,都不愿意来到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从事教育工作,导致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较为凸显,成为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软件”问题。农村等欠发达地区教育奉行“考试化”,而没有推行“素质化”。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薄弱,考试压力大,没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而因为教育水平差距大,和城市学生相比考上大学的难度更大,压力也就更大。部分农村的考生来到大学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调整自己,特别是在一些动手能力等方面,因为很多农村考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甚至都没做过一次科学实验。
二、针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的几点思考
1.多元考核学生,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招生考试作为选拨人才的一个方式,应充分体现教育以“生”为本,如高考等重要招生考试可试行多考制,减轻学生考试压力,鼓励有能力、达到自主招生标准的学校进行自主招生,采取多元形式录取和考核学生,不以“纸面”成绩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同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青年都应该做弘扬传统文化的先锋。我省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推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进校园,开展一些弘扬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特色教育,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教育从青年抓起。
2.高校应多角度培植创新文化,鼓励高校建立“协同创新中心”。高校是教育创新成果展示的窗口之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省的高校在与国内外创新名校的教育创新上还有较大差距。高校应该构建创新文化氛围,健全奖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创新,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将创新融入到“产学研”当中,培育社会实用型创新人才。
自2011年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势头迅猛。政府应鼓励我省各大高等院校紧紧抓住这些创新契机,开展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对传统的创新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全方位以生为本,多方位地培植校园创新文化,培育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政府还应积极为高校搭建平台,为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便利。
3.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求学问题。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提升学校办学自主权,由学校自主办学,政府宏观管理,由社会评价监督。政府应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兴办一些适应教育实际发展的特色学校,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开办“特色学校”,保障教育公平,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小孩“有学可上”、“上得开心”。政府应给各类兴办教育的个人或单位予以土地、贷款、政策等方面的优惠鼓励,对于社会兴办教育的杰出者,应给予鼓励表彰,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认可。
4.统筹地区城乡教育发展,增加基层教育工作者薪酬,促进教育公平。政府要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应该重点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为农村学生提供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现在却有很多人不愿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基层教师,究其原因是工作强度和待遇问题。政府应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教师的待遇,提升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优秀教师来到基层,提高基层的师资水平。同时,还要健全贫困家庭的助学机制,实际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招生考试还应实际考虑部分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情况,给予特困地区农村学生政策奖励,促进教育公平。
三、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希望
在每年的两会中,“教育改革”都是被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國,人口基数大,各个层次比例结构不一,如果教育强了,中国可以从一个教育大国蜕变为教育强国,那么国民的整体素养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实力也会更强。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教育强则国强,只有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在时代的步伐中前进,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迈出崭新的一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3,(22).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周志浩,张军.我国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3,(16).
[4]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