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是关乎各民族团结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以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理论基础,对恩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基于问卷的实地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当地英语教师发展现状,提出发展策略,改善主客观条件。本研究旨在了解少数民族英语教师生存和发展状况,总结相关教育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明确今后此类研究重点,为制定相关政策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发展和提高其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发展 恩施少数民族 英语教师
一、教师专业发展背景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利于其个人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学校教育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顺应社会潮流和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伟大工程。根据教育资源信息中心数据分类标准,专业发展是指促进专业生涯或职业成长的各类活动。这类活动包含个体发展、继续教育、在职教育、课程编写、同行合作、研究小组和共同指导等。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更宽泛的含义。专业发展远不同于“培训”的概念,而是指使用各种方法帮助教师学会新的技能,并使其开拓教育事业和自身实践、运用新理念探索先进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
2.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提出的“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坚持的价值导向。“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基于以上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背景,关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许多学者做了积极的研究探讨。赵立波(2006)认为,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其职业理想,专业知识,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能力。吴利芳(2007)提出,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四方面。可以看出,关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比较少,而且不够系统。我国是“外语教育大国”,中小学在校学习外语的人数接近1亿。英语在中国是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并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但我国外语师资队伍的素质制约了我国外语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以致难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因此,对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当前民族地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2014年8月,我们调研组3人赴湖北恩施苗族土家自治州,对当地部分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调研。
二、恩施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发展现状
基于以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我们设计了一套问卷,包括30道选择题,从三个层面调查少数民族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培训情况和内容怎样;教师成长状态如何;教师发展现状和困难有哪些。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恩施2所初中和5所高中里共12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考察,并详细分析了当地教师的成长状况,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学校文化、教师年龄、主观能动性、个体认知水平等。这次调研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在发出的12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为80%。
1.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
(1)教师培训机会少,效果不明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64.9%的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9.6%的教师很少获得培训机会。这表明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开辟的途径少,而且重视不够。
参加培训过的教师谈到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时,认为其培训作用达到41%-60%的仅占24.5%,接近半数被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实用性低于50%,可见培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问到最需要的培训时,54.7%的教师更多的需求是学习学科的新内容、新理念。老师对素质的培训一些内容没有明显需求,如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学生观、履行责任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2)学校设施配备不足,书籍刊物不丰富。关于学校硬件设施和相关专业教学书籍、刊物,很多学校投入不够。例如,在问到“我们学校图书室是否有你的专业刊物?”回答没有的占43.5%,接近调查人数的一半。还有调查“希望学校为你的专业发展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时,回答是“加大现代设备配置”(13.5%),“订阅书籍”(13.5%)。这说明当地教师希望改善学校硬件和软件的需求还是没有被满足。
2.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现状。
(1)教师教研水平普遍偏低。本次调研显示,当地英语教师教研活动实效性不大,且形式单一,大部分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不感兴趣,理论水平较低。在问卷中,认为最需要培训的内容里面,选择教育理论的老师只占22.6%。教师对学科教学目的、要求、内容没有整体把握,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教师缺乏从事教学研究的习惯,从没做过此类研究的占14.7%。此项数据表明,将近80%的教师队伍没有意识到研究型的教师的重要性,对提高教研水平持消极态度,教学研究意识比较淡薄。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传统师资职培养只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掌握,大部分中学教师入职前没有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过教育科研理论。二是因为在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专业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方面,认为工作任务多,压力大的教师占40.4%,这些任务导致教师没有时间开展科研任务。以下数据清楚地显示出恩施少数民族的在3年内的科研状况:没有写过的占26.1%,写过1的篇占25%,写过2篇的占29.5%。可以看出,80%左右的教师很少对其领域进行理论研究,这与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的应具有的专业素养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2)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不足。关于教师反思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判定自己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问卷中,问到:“您有写教学日记或者观察记录自身教学行为的习惯吗?”11.7%的人选择“从不”,56.4%的人选择“偶尔”。
此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意见和问题,教师要做出恰当和积极的评价。在问卷中对“您习惯根据什么来设计教学?”,只有30.9%的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调整课堂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反思习惯,忽视评价和反思能力,不能运用多种方式总结教学经验。
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调查中发现的这些问题,表明教师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来提高当地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1.改进客观环境。
(1)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教师交流机会,完善本校教研。恩施当地少数民族英语教师中,38%的教师希望学校在教研组建设上多组织集体备课、听课工作,这样能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培训、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在校内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如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说课、议课(评课),开展专题研讨,交流教学经验或心得,研读教育教学理论,撰写论文或案例(课例),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业务考核。学校根自身条件,可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为教师提供时间和教育资源使其参加进修,提高教学能力与方法。
(2)加强学校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学提供方便。在调查中,很多教师希望学校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应该加大现代设备配置的投入,采购一批利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在软件条件方面,学校要有目的地订购教育、教学经典、理论著作和教育期刊杂志,鼓励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和读书活动,以此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2.提高主观意识。
(1)强化科研意识,更新科研观念。调查反映出当地中学英语教师教研意识较淡。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中学英语教师要尽快地转变科研观念,强化科研意识,要有时代感和紧迫感,尽快完成由“教书型”教师到“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我们与部分教师面谈时发现,教师认为阻碍其专业发展的原因是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教师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少,这是客观实际。但是,工作任务重并不是影响专业发展的唯一原因,很多教师主观上也没有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运用现有知识、理论和技术去探索新领域,走在理论研究的最前沿,成为某一专业理论的专家。
(2)反思英语课堂,提高教学自我评估能力。从上面的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没有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评价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叶澜(1998)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能力对教师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堂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寻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搭建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在课后,教师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程序等适时进行反思与总结。所以,教师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认真地反思与总结,评估自己的“教”与“思”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研究型”教师。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伴着新教育体制、新课改的推行和实施,新时期下的教育已经不只是单一的传授书面知识,更是一种多变的、更深更复杂的全方位教育。从专业知识技能、人文素养等各方面去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不断融入新时代观念,熔铸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本小组通过对恩施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分析得出当地教师发展的问题,从教师本身和学校、教育相关部门两个方面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对策,对他们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质量,还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H.J.Staff Burn- 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
[2]陈琴,庞丽娟,许小辉.论教师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38-42.
[3]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50-156.
[4]宋洁莲,李逢五,中学理科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J].学科教育,1996,(5):32一39.
[5]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1-4.
[6]汪履平.在新的平台上评价课堂教学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2(1):25-28.
[7]吴德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33-35.
[8]吴利芳.新课程标准下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素质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16.
[9]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脸,1998 (1):12-14.
[10]赵立波.长春市城区重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3.
[11]周龙影.教师的自我教育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40-43.
*中南民族大学基本业务费资金项目“民族地区英语教师人文素质发展与专业发展研究(CSW14024)
作者简介:陈怡(1990.12-),女,湖北黄石人,中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