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
内容摘要:我们对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300多名各个院系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及其它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相关阅读情况及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文学院学生对池莉小说的阅读情况优于其他院情况,池莉小说的真实地标书写对读者阅读有较大影响,浓厚的地域色彩为这类小说打下了独特的烙印。但池莉小说中的真实地标书写对读者产生其他诸如实地游览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标地名等影响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池莉小说 真实地标 阅读 影响
在当代城市文学的版图上,武汉作家群写出了“大武汉”的独特风采——池莉从1980年代的《不谈爱情》等到2000年的《生活秀》,不断记录着武汉市民的烦恼与快活、皮实与豁达。[1]且池莉小说中的武汉真实地标书写,如吉庆街、花楼街、汉正街等,使其与一般的小说虚构故事地点不同,而是虚构中有真实,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为这些地方增添了文化色彩。
本文针对华师、武大等各院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及其它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相关阅读情况及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以分析当前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在武汉的传播、接受情况,甚至可以为发展武汉的文化旅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1.1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说明、调查对象个人资料和正式的问题。
(1)本次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中真实地标书写及其它相同类型的小说对读者阅读后产生的影响;
(2)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包括籍贯、常居住地、性别、年级和专业等,这是对大学生读者群定位的重要参数,可以体现不同读者群体对池莉小说等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的不同接受情况;
(3)正式问卷:分为13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前部分针对池莉小说和汉味小说,包括是否听说过池莉这个作家和阅读过池莉小说,小说里的真实地标书写是否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游览相关地方时是否会联想到池莉小说,是否做过小说里出现的地名等文化旅游;后部分针对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包括地域小说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地域色彩中又以哪种因素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阅读了该类小说后会有怎样的想法、行为等以及综合来看,是否这类小说感兴趣。简答题则针对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或其他地域小说的地标书写对读者阅读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2调查区域及方法
池莉,1957年生于湖北仙桃。历任《芳草》编辑部编辑、武汉市文联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等,散文作品《怎么爱你也不够》、《给你一轮新太阳》等。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等。[2]我们通过前期走访,发现普通市民对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和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阅读较大学生少,因此我们选择了武汉高校兼顾其他地区高校的各院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兼顾不同地域、性别、年级、学院等,其中文学院学生为主,占比65.5%,其他院占比34.5%。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有效问卷率为92.1%。
2.问卷结果与分析
2.1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研究
经过初步的比较,我们发现文学院和其他院读者群体对该类小说的阅读情况差异明显,因此我们主要以学院为标准对读者群体进行划分,且文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读者群体兼顾了地域、年级、性别等其他因素,因此可以以学院作为划分标准。
在文学院读者群体中,有82.2%的同学知道池莉这个作家,且有10.4%的同学很了解池莉,这两类同学中有64.8%的同学阅读过池莉小说,其中12.7%读得较多,这表明文学院学生阅读池莉小说较多,超过半数的同学都阅读过池莉小说。
而其他院仅有37.2%的同学知道池莉这个作家,但这些同学中,有64.4%阅读过池莉小说。可以看到,虽然在其他院的学生读者群体中,池莉知名度不如在文学院学生读者群体中高,但是池莉小说的读者接受比例与文学院基本持平,即听说过池莉这个个作家的,一般都阅读过池莉小说。因此,总体来看,池莉小说基本受到了广大大学生读者群体的欢迎。
有关池莉小说是否会给你一种真实来到某地区的感觉,文学院和其他院读者群体分别有96.4%和72.4%的同学认为有这种感觉,且分别有58.7%和51.7%的同学认为地域色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超过了主题思想、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等传统小说因素。这表明,池莉小说的真实性地标书写特征突出,使读者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72.8%的文学院同学和51.7%的其他院同学表示,当来到汉正街、吉庆街、花楼街和汉口江滩等一些极具老武汉风情的著名地区时,会联想到池莉小说,这表明池莉在运用这些真实地标地名进行小说创作时,也为这些地方蒙上了一层文化色彩,使其具有了别样的文化风味。
66.2%的文学院同学和64.3%的其他院同学表示,阅读了池莉小说后,愿意进一步阅读其他的“汉味小说”。池莉的“市民生活”系列小说以武汉市民为人物原型,以武汉的世俗生活为书写对象,以武汉的风俗民情为环境营造,建构起了一整套关于汉味文化的象征性符码,成为湖北“汉味小说”的典范与代表。[3]尽管“湖北评书”早就在民间散发出浓郁的“汉味”,但一直到现代化、城市化建设加速的1980年代中期,随着池莉等人充满武汉城市风味的小说蜚声文坛,“汉味小说”才成为中国都市文学的一片散发出浓郁生活气息的风景。[4]由此可见,池莉作为“汉味小说”作家的代表,对其他“汉味小说”的传播具有极大的影响。
但是,仅有10.2%的文学院同学和14.3%的其他院同学有尝试根据池莉小说中的真实地标、地名、街道等来绘制“文学地图”做“文化旅游”,即虽然小说地标书写给人印象深刻,但是少有人会真正根据小说中的地名去做“文化旅游”。
2.2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除了阅读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外,96.6%的文学院同学和86.8%的其他院同学阅读过诸如沈从文《边城》、冯骥才《泥人张》等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可见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被阅读的情况良好,大部分同学都有接触过类似作品。有83.7%的文学院同学和78.4%的其他院同学对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感兴趣。该类小说普及率较高。
关于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哪些因素,为多选题,文学院统计结果如下,有46.7%的同学认为是地域色彩(地标地名、风俗人情、人物方言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29.0%的同学认为是人物形象,23.1%的同学认为是小说情节,剩余的1.2%同学认为是其他因素。可见,文学院读者群体对地域色彩的印象远比对其他因素印象深刻。
而其他院读者群体也显示了类似情况,具体结果如下:有45.6%的同学认为是地域色彩(地标地名、风俗人情、人物方言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32.0%的同学认为是人物形象,21.8%的同学认为是小说情节,剩余的0.6%同学认为是其他因素。
由于地域色彩包含因素较多,且个性鲜明,因此无论是文学院还是其他院读者群体对此印象都极为深刻。90.3%的文学院同学和95.9%的其他院同学表示当游览一处人文景点时,会关注该地的历史文化等。
对于阅读该类作品之后,会产生哪些想法,同样为多选题,文学院读者群体情况如下:34.1%的同学想游览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方,36.1%的想了解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等,只有9.5%的仅仅觉得该类小说有意思,剩下的20.3%想阅读同地域作家和其他的地域小说。
可见,阅读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产生了文本之外的影响,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加深理解文本意蕴和阅读其他相关小说,而是愿意了解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风俗人情等,甚至还有去游览小说里出现的真实地方的意向,比如沈从文的《边城》带来的湖南凤凰旅游热。其他院学生所受到的此类影响尤为突出,48.6%的愿意去游览这些地方,51.4%的愿去了解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等。因此,扩大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的传播和影响,对于拉动武汉的“文化旅游”也有重要意义。
对于主观题,池莉小说或其他地域小说的地标书写对于阅读的影响,我们将问卷分为文学院读过、未读过池莉小说和其他院读过、未读过池莉小说四类分别进行统计,现摘录有代表性观点的在此,文学院读过:池莉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她的作品我都买过,因此,到了武汉,特别想去她作品中出现的地方体味汉味文化,自己去了汉正街、吉庆街等地后,觉得更能真切地把握她的小说;对小说中的出现的地方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强了代入感,给人的感觉更真实更亲切;产生实地考察的欲望。其他院读过:到了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方后,有种独特的感觉,会联想到小说内容;想前往旅游。文学院未读过:需要视具体地域而定,若是熟悉的地域,则会感到亲切熟悉,若是不熟悉的地方,则会感到有些隔膜。其他院未读过:能增加阅读兴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想更多的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等。当然,也有些同学认为这些地标地名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不可过度关注而影响了整体阅读。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注意到了这类小说的突出特点,认为这些地标地名给自己的阅读带来了有利影响,感到更加真实。
3.结语
池莉关注普通市民的本色人生,以平民化的文学立场、仿真性的叙述方式、地域性的艺术色调凝聚成极富世俗性和亲和力的文学个性,跻身80年代末期新写实文学潮流的前列,并一直延续了强劲的创作势头,成为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家之一。[4]
池莉的小说拥有着广大读者群体,其小说以真实地名为背景不同于陈忠实、汪曾祺等作家虚构小说地名的创作,我们对一些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池莉小说的受众情况、真实地标书写的影响,调查也延伸到其他一般的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通过对比分析,对于加大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的传播、对于武汉的文化旅游,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1] 樊星:《“汉味小说”与“汉味文化”》,《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2][3][4] 刘川鄂:《湖北文学通史(当代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45页,第152页,第147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