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数学课堂

2015-12-07 21:31顾园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顾园

摘 要:课堂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单一、纯粹“学”不足以彰显舞台价值,必须要“学思结合”“行知合一”,才能丰富学生的表演,体现“舞台”的魅力。讨论了“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高中数学课堂构建策略,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除了知识之外,还需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学习的方法,在生活中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以数学思想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启发高中生的数学思想,对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思想的养成有赖于“学、思、知、行”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形成数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本文讨论了“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高中数学课堂构建策略,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学思结合,使学生学之有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思结合,让学生学之有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首先,教师需通过展现个人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赢得学生的尊敬、信赖和喜爱,学生才会乐于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乐于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科学引导,合理设计,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在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如“正弦定理”一课,笔者将本课划分为三个阶段,将学思结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第一阶段,导入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有人想测量一条河的宽度,分别在河岸两边取两点A、B,在A点所在侧选一点C进行测量,如果AC之间为55cm,∠BAC和∠ABC分别为75°和51°,那么河的宽度即A、B两点距离应如何测量?请精确到0.1m。

第二阶段,与学生共同通过猜想和计算解出答案。

在三角形解法中,需要学生运用很多已知的三角形知识,由此,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当教师引导学生列出“a>b>c←→A>B>C”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又引导学生从定量角度对三角形可能存在的边角关系进行大胆猜想,当学生通过对特殊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观察思考之后,会主动提炼出■=■=■,这时再让学生积极验证,看等式是否在一般三角形中依然成立,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阶段,与学生探讨交流,总结课堂。

如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猜想与尝试,主动探求证实理论的多种方法,而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也会主动进行思考:“猜想是如何变为定理的?”“应该进行怎样的理论证实?”等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行知合一,使学生学有所用

行知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守仁在宋明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思想方法,宋代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用当代教育语言来解释,即“重行动,遏思想”,即形成思想容易,而追求真理艰难。明代王守仁则完全推翻了这一说法,倡导“知行合一”,即行动与思想并重,用当代教育语言来解释,是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众所周知,学习一门学科,以“学科”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探究其内在规律是学习的主要方法;然而,“探究”也是一种思想,仅有探究的行动,而缺乏对学科的理解,则重蹈了古代哲学中“格物”的覆辙。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行知合一,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和思想,又能够学有所用,用行动来检验思想,用思想来倡导行动。

如“互斥事件”一课,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利用教学视频导入互斥事件在实践中的表示方法,继而引导学生概括“互斥事件”的定义,即:事件A和B的交集为空,即为“互斥事件”,也叫互不相容事件。那么,该如何对生活中的互斥事件进行定义呢?对此,笔者以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例:某工厂生产了10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样品,其中,有6个样品达标,3个样品为残次品,1个样品为废品;如果从样品中拿出1个达标样品标记为事件A,拿出1个残次品标记为事件B,拿出1个废品标记为事件C,那么,A、B、C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分析:在学生们已掌握互斥事件理论定义的前提下,如何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互斥事件进行准确定义和分析,是本课的重点所在。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在对该示例进行分析的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如下所示。

提示1:如果从样品中拿出1个达标样品,那么说明事件A怎样?

提示2:如果从样品中拿出的1个样品是残次品,即事件B发生,则说明事件A怎样?

提示3:通过对事件A、事件B的探究,能够发现什么?

如此,通过上述示例与提示,则将“互斥事件”与学生想到的、需要验证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将理论与实践在课堂上反映出来,帮助学生实现了行知合一,而这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奠定了基础。

总之,“学、思、知、行”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将这个过程在学生每堂课的学习中反映出来,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构建“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在以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