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山西博物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匜鼎浅谈
王瑞
(山西博物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目前青铜匜鼎的发现从考古发掘资料看,主要集中于山西南部地区,此外在山东、陕西、湖北、河南、安徽偶有所见。虽然在一些文章中有所提及,但尚未有对匜鼎进行全面深入的专门性论述。本文将对小巧玲珑的青铜匜鼎做进一步探讨,以供方家指教。
山西地区 西周春秋 青铜匜鼎
山西博物院展厅的两件青铜匜鼎以其小巧精致、造型独特,每每吸引观众驻足观赏。而山西地区出土的类似这种小型器还有带轮小车、方盒型器、盒形方鼎、带盖三足瓮、方座筒型器,等等。这些小型器认为是晋式青铜器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出现的新变化[1]。
从考古发掘简报可以看出,小型器多出自女性墓葬,摆放位置特殊,与青铜礼器分开放置,并且有些位于墓主头部,发现时几乎都为单件,不见成组出土,有的内置小件玉饰,颇类似于今天的梳妆盒。因此这些小型器被认为是女性钟爱和使用的生活实用器,可以盛放首饰、化妆品、珍宝或者精美食物。由于小器型玲珑精美,也被认为是供贵族把玩的弄器,足以看出当时贵族阶层的喜好与审美趋势。
匜鼎作为小型器家族中的一员,以晋南出土数量最多,集中于闻喜上郭村墓地群,可谓青铜匜鼎的精品,极具山西青铜器地域特色。笔者将对目前所见匜鼎做一个梳理,对其定名、产生、功能、类型及意义进行简单探讨。
青铜匜鼎主要依器型定名。器型上,其形如匜有流,身如球腹形鼎,足如三兽蹄形,器多带盖,高仅6至8厘米,口宽7 至11厘米,其中流有管、槽二式。因此,匜鼎也被称为匜形鼎或有流带盖鼎。
除从器型上定名,还有铭文做佐证。20世纪30年代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楚墓出土的楚王酓肯鼎,虽体型相对较大,高60厘米,作宗庙祭祀礼器所用,但是器形为带流附耳三蹄足浅腹平底鼎,与小型匜鼎的造型基本一致。最重要的是有铭文12字:“楚王酓(熊)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可以看出这种形制的鼎自铭为“釶鼎”,而釶古同“匜”字。
青铜匜鼎大量出现在西周春秋之间,是吸收借鉴青铜匜和球腹形鼎的形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后与牺尊演化出兽首鼎。因为青铜匜在朱凤瀚的《中国青铜器综论》中提到出现在西周晚期,流行至战国。球腹形鼎则出现在西周中晚期,以西周晚期最为常见。结合二者出现和流行的时间,以及考古发掘简报中属于西周中期偏晚的长安张家坡M152出土的初具形态的匜形鼎看,匜鼎出现的上限不早于西周中期偏晚,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青铜鼎与肉食有关,可细分为镬鼎、升鼎、羞鼎、温鼎等名称、器型和用途不同的鼎。那么小巧玲珑的匜鼎是做什么用的呢?首先在考古发掘报告中,匜鼎一般归入鼎类,偶有划入杂器范畴。朱凤瀚的《中国青铜器综论》里提到匜不仅是盥器,而且作酒器使用,时间不早于东周。所以笔者认为,小型匜鼎若是做实用器的话,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当小型温器使用,即贵族用来温酒使用的温酒器,像是三门峡虢国M1704的匜鼎就是与鬲、豆等食器放在一起;二是作为盥器使用。沂水李家庄出土的匜鼎与盘放于棺椁西侧,而到了战国时期,匜鼎体型变大,成为祭祀、宴享和大型活动中使用的礼器。像是曾侯乙墓的提梁匜鼎出土时底部有烟炱,明显留有使用过的痕迹。当然,由于匜鼎器型较小,高度、口径、腹深有限,实用功能看似并不突出,也可能是供贵族把玩、欣赏的弄器。东周时期山西地区自铭为弄器者很多,可见晋国做弄器成为一种时尚[2]。所以严格来说,小型匜鼎应该是弄器,同时兼具一定的实用价值。
依据青铜匜鼎形制和地域风格不同,可以分为九种类型。
上郭村类型A,以1975年上郭村M57(见图2)、1989年上郭村M33(见图7)和M7(见图8)、上马村M14(见图13)、浑源李峪村东周墓(见图18)为代表。整体为附耳,圜底,三蹄足,兽首管状流,圆盖动物形钮,盖面纹饰常见蟠龙纹。器身主体纹饰为窃曲纹、垂鳞纹、重环纹等。其中M33器型较为特殊,耳与口沿间各有两小柱连接,与流对应的一端有一四目兽头,兽耳高出沿面用以固定器盖。底部有三角形陶范接缝痕,可见当时铸造工艺。盖底有四个小兽首,位于盖周边四个对应处,用以固定盖和器口[3]。整器扣合严密,工艺细致。上郭村M7盖面功用特别,盖面有两个立体猴形钮,器盖倒置
可当盘使用,盖底与M33一致。上马村M14平盖钮系一竖耳翘尾的小狗[4],使整体风格生动活泼可爱。浑源李峪村匜鼎器盖凤首形[5]。
上郭村类型B,以1975年上郭村M59(见图3)和M51(见图4)、仙人台M5(见图16)为代表。整体附耳,圜底(仙人台M5底近平),三蹄足,一侧有流,有盖环钮,盖面流口处呈弯覆状,以盖流口(仙人台M5盖沿有一小舌,恰与流口相扣合[6]),主体纹饰为重环纹、垂鳞纹、鸾鸟纹、凸弦纹[7]。特殊之处在于盖面口沿延伸包覆、扣合流口。
上郭村类型C,以1975年上郭村M46(见图5)和M48(见图6)、1989年上郭村M13(见图9)和M27(见图10)和M9(见图11)和M2(见图12)、小邾国M3(见图17)为代表。整体附耳(小邾国M3为方穿立耳),球形腹,槽形流,无盖,三蹄形足。主体纹饰有重环纹、垂鳞纹、环带纹。其中,上郭村M13、M27、M9附耳与口沿间有小柱连接,三蹄足内侧有凹槽[8]。上郭村M9槽形流呈卷唇状。小邾国M3内底有铭文“倪庆作秦妊匜鼎,其永宝用”[9]。
上岭村类型,以上村岭M1704(见图14)为代表,高8.5厘米,腹径9.5厘米。流较短,盆腹,饰有窃曲纹、垂鳞纹[10]。
张家坡类型,以长安张家坡M152(见图1)为代表。圆口,口上有一流嘴,沿上有长方形双立耳,下腹倾垂,三柱状足,鼎内“井”字铭[11]。垂腹柱足,形态较生硬呆板。
临沂中洽沟有鋬式类型,以中洽沟M1(见图15)为代表。圆腹,环形立耳,兽头流,龙形鋬,三蹄形足,腹饰顾首龙纹。另有沂水李家庄春秋早期墓、莒南中刘山村北2号墓与中洽沟M1形制相近,各出土1件[12]。三件均有鋬,山西地区未见有鋬式,应是东夷本地特色。
辉县琉璃阁甲墓类型,以琉璃阁甲墓(见图19)为代表,子母口,原或有盖,口部有流,附耳外折,深腹圜底,三细蹄足[13]。特点在于一改以前短蹄足,变为细蹄足。河南辉县琉璃阁在战国时期属于魏国贵族家族墓。韩赵魏三家分晋,继承晋式风格的前提下已有所演变。
曾侯乙墓提梁式类型,以曾侯乙墓(见图20)为代表。器型较大,通高40、口长50.2、口宽44.4、腹深16.4厘米。器身如匜,流作半圆形,上有镂孔盖,平底,三瘦长蹄足。腹部有对称的两对耳钮,每对耳钮上套有一提链,链的末端一提环。纹饰有蟠龙纹、三角纹和圆涡纹[14]。镂空器盖明显带有楚式风格,提梁更具实用性。
寿县李三孤堆类型,以李三孤堆楚墓(见图21)为代表,体形高大,高59.7厘米,口径60.5厘米。附耳,长流,平底,三长蹄足。纹饰有凸弦纹、兽首纹。口沿外壁有铭文12字:“楚王酓(熊)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15]战国时期匜鼎足部变细长,不同于西周春秋类型,同时是目前看到的匜鼎自铭器。
1.小型器的出现体现了西周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新变化。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管辖的范围已很有限,开启礼崩乐坏、春秋争霸、战国称雄、百家争鸣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周人思想意识从最初的崇拜祖先上天,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16]。青铜器自然从礼乐重器向轻便实用的生活用器转化。
2.小型器体现晋式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发达。晋式匜鼎造型精致、小巧玲珑,体现这个阶段晋国经济实力雄厚和技术水平高超,其中鼎设附耳的铸造工艺体现生产力的进步。研究显示鼎设附耳是西周晚期的流行做法,双耳由鼎上腹两侧折直上伸,在耳内侧与器口设置两个或多个小柱相连,附耳从器表外垂直方向外凸,较立耳难度加大。上郭村M13、M27、M9、M33附耳就采取这种工艺。上郭村M33球形腹底部有三角形陶范接缝痕,说明制模只制作1/3,且模两边为120度夹角,用此模翻制出三块范,对合后即是一个360度的圆形鼎空腔[17]。
3.小型器极具山西地域特色,体现了用途的特殊性和地域文化的交往与影响。匜鼎虽然在山东、陕西、湖北、河南、安徽偶有所见,但是晋南出土最多。有研究认为不论作为礼器,还是作为平常用具,这种器物在上郭村大量出土,应当和墓主人所属的族群有关系,或者是带有某种民族特色的日常用具,也可能是受到少数民族影响或者墓主人本身就是外来民族[18]。笔者赞同此种观点。因为西周分封制授民、授疆土。晋国实行的“启以夏政、戎以疆索”的治国方针正是应对古唐国民族众多的情况,像在晋国疆域内就有大量戎狄存在,逐渐成为晋国臣民的一部分。由于这样的小型器多出土于女性墓葬,如东江小邾国M3从铜方奁内置玉饰和墓葬位置判断墓主应是邾君庆之妻秦妊[19];长清仙人台M5经初步鉴定,墓主人为士一级贵族成年女性[20]。所以这些小型器可能是贵族女性较喜爱的用具。另外对应墓葬所属国别,在燕国、魏国、偃姓群舒地区、虢国、楚国、小邾国、莒国、曾国都出土了匜鼎,表明晋国和晋式青铜器风格对各诸侯国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交往。
4.上郭村匜鼎的墓主是什么级别的人。对比于虢国M1704属于春秋早期中型墓葬。出土匜鼎最多的山西上郭村位于闻喜,闻喜县被考证认为是春秋晋国的曲沃邑。晋国历史上曲沃桓叔代翼,晋国的政治中心当以曲沃为重。从考古发掘简报看,1989年上郭村出土匜鼎的墓葬都是一棺一椁(其中一座被盗,只有一棺),出土伴随物有陶器鬲、玉器、贝类等饰品,M7还出土了铜器六轮小车,M33出土铜器匜、盆、鱼等。随葬品相对较少,总体看规格都不高[21],所以,墓主应是士一级贵族阶级。
1.张家坡M152
2.1975年闻喜上郭村M57
3.1975年上郭村M59
4.1975年上郭村M51
5.1975年上郭村M46
6.1975年上郭村M48
7.1989年上郭村M33
8.1989年上郭村M7
9.1989年上郭村M13
10.1989年上郭村M27
11.1989年上郭村M9
12.1989年上郭村M2
13.上马村M14
14.上岭村虢国M1704
15.临沂中洽沟M1
16.仙人台M5
17.小邾国M3
18.浑源李峪村东周墓
19.辉县琉璃阁甲墓
20.曾侯乙墓
21.寿县李三孤堆楚墓
(图片整理于发掘简报和参考文献)
[1]高西省.论梁带村发现春秋时期青铜鍑形器.中国历史文物,2010(6).
[2]陈宝娟.晋系彝器自名资料.金田,2012(10).
[3][8][21]张崇宁执笔.闻喜县上郭村1989年发掘简报.《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4]王克林.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05).
[5]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
[6][20]方辉等.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 (05).
[7]朱华.闻喜上郭村古墓群试掘.《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9][11][12]张爱冰.牺首鼎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2015(01).
[10][14]阴玲玲.两周青铜匜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杨文胜.辉县琉璃阁甲乙墓出土青铜礼器研究.收藏家,2009(10).
[15]马起来.穿越历史透视国之重礼——安徽出土藏礼于器的系列青铜鼎赏析.东方收藏,2011(04).
[16]李慧琳.浅谈西周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第28卷(3).
[17]张昌平,等.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的中国古代青铜礼器.南方文物,2013(04).
[18]张童心.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大众考古,2014(09).
[19]李光雨,等.枣庄东江小邾国贵族墓地发掘的意义及相关问题.东岳论丛,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