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为何如此强调创新?

2015-12-06 06:16王石川资深评论人
北京观察 2015年11期
关键词:青蒿创新者工业革命

文 王石川(资深评论人)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有颇多亮点,其中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尤其值得一说。此前的五年规划,从没有把创新单独作为一种理念来论述,而这次不然。无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还是“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乃至于创新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用词都极为讲究,都蕴含着极致表达,这意味着中国对创新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央提到的创新,绝非单向度的创新,而是“全覆盖、全方位”的创新。按照公布的提法,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这亦属大跨越。众所周知,一说到创新,我们很容易想到科技创新。而如今,我们对创新的理解,显然更全面也更深刻。

其实,创新的大道理谁都会讲,创新的巨大意义也不用多说。试想,如果屠呦呦等人不是传承中创新,改用以沸点在60 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能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吗?

创新不易,所谓知易行难。创新力如何显现?首先需要创新主体有创新精神,比如,企业家应冲在创新前沿,如果企业家不是想方设法创新,而是小富即可,套了利就花天酒地享受,企业不仅难上新档次,恐怕很快会难以为继。其次,需要政府做加减法。所谓加法,通过加大投入,提供支持,为全社会提供创新动力等等。所谓减法,即降低创新门槛,打破束缚在创新身上的种种限制等等。

诚然,企业家要创新,科研人员要创新,政府更要创新。一定程度上说,政府创新管理,就是为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的创新之路清障。不彻底松绑,创新就伸展不了手脚;无法轻装上阵,创新就行之不远。当前,各级政府致力于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正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说到创新,还应承认一些明显的掣肘性因素,比如故步自封,缺乏远见。有学者认为,19 世纪的英国之所以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正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稍微一想,便不难理解这种说法的深意。再举个我们都较为熟悉的例子。柯达公司早在1975 年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是他们担心这一新业务,会对传统胶卷业务造成不利影响而将数码影像技术“雪藏”。殷鉴不远,我们中的一些企业、机构和创新者,一开始创新劲头十足,但初尝甜头就安于现状,昔日的创新者成了创新的最大障碍。

此外,保护创新还必须打击造假,保护知识产权。否则,你辛苦创新出了新产品,却很快被山寨,创新者就变得意兴阑珊。一定程度上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就是激发创新的热情。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谋创新也是谋未来。正在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对速度换挡、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等多方面挑战,需要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也离不了创新。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关键词,当创新成为制度自觉,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就更有信心。

猜你喜欢
青蒿创新者工业革命
五月雨
白米青蒿社饭香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创新成果展示——唯创新者强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Bass模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扩散实证分析
乡野里的青蒿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
《创新者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