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林 王国安 陈道义等
“2015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于8月18日至21日在古城苏州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书法史研究专家,众多知名大学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主办、承办单位的领导,全国多家书法专业媒体记者等将近200人出席了本次讲坛。本届讲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苏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陆菁,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祁小春,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大学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伟林等出席了18日上午的开幕式。
在简短的开幕式结束之后,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天弓先生作了首场演讲。演讲题目为《张怀瓘的(文字论)解读、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解读——古代书学文献研究》。张天弓先生首先从“本体”的概念讲起。他说,“本体”不完全是近代汉译西方哲学本体论以后才出现的新词。“本体”意指本根,包括根源的意思和自身的意思,也就是“根”和“本”。探求“书法本体”,是书学的最重要的职责。关于“书法本体”的研究,就是“书法本体论”。
书法艺术的根源和自身到底是什么?张天弓通过仔细研读张怀瓘的《文字论》以及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后,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汉字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本体,也是书法艺术的定海神针。
张怀瓘的《文字论》全面考察了以往的书法史和书学史的材料,包括文学,运用魏晋玄学的哲学思想,直指书法本体,提出了“一字本体论”,即:一字心画,一字可观神采,已见其心,目击一字,可得简易之道。书法之道是易知的:可理解;书法之道是易从的:可亲近。书法之道简易、模糊、玄妙、抽象,是最“奇妙”的艺术。这既是张怀璀之文字观,又是张怀璀的书法观。
元代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1310年)是书艺的奇品,也是书论的杰作。张天弓重点解读了第七跋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张天弓以为,这种表述本来是事实判断,但实际上却是价值判断。赵孟頫的本意是为了强调“用笔为上”,才提出“用笔千古不易”与“结字亦须用工”。在《第七跋》中,赵孟烦頫认为“字势”是书法作品的中心,是书法审美的特性。“用笔”与“结字”是理解“字势”用毛笔的书写过程的两个概念,或者说“字势”是上位概念,“用笔”与“结字”是下位概念。字势统摄着用笔和结字,存在着“易”和“不易”、“为上”和“次之”的区别。今人只说《第七跋》中的“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而不看“字势”,主因是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中产生的书法美学的“四看模式”,看“用笔”、“结字”、“章法”、“意境”,就是不看“字”,把“结构”等同于“字”,认为书法艺术是“纯粹美术”。
因此,《文字论》和《兰亭序十三跋》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书法本体,仍有启迪。
8月18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方爱龙先生作了题为《学书当学颜:南宋士大夫陆游与朱熹的书法观——兼谈论题思考的书法史基点》的演讲。方爱龙首先从两宋时期的颜真卿书法之影响——基于文献梳理;两宋时期文人书法“学颜”风气——基于书迹考察;两宋时期的书法风旨——帝王所尚;颜真卿书法“体系化”的后世确立等4个角度出发,借助文献与书迹互参的方法,为论题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也深刻揭示了相关论题思考的书法史基点。
在进一步阐述论题研究的核心部分,即“南宋人的颜书情结:以陆游、朱熹为中心”时,方先生分别对陆游和朱熹这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学颜”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梳理。在探讨陆游的颜书情结时,方爱龙分别从陆游暮年所作回顾自己诗歌、书法艺术追求的总结性诗篇《自勉》《焦山题名》和《锺山题名》等传世书迹,从中判定他在书法上推崇颜真卿的总体境界。此外,方爱龙还以“数行褚帖临窗学,一卷陶诗傍枕开”,“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等论书诗为例,阐释了“学书当学颜”并非陆游“唯一”的书法观念,为我们全面考察和理解陆游的书法观提供了依据。在分析朱熹的颜书情结时,方先生将研究目光投注于朱熹学书早期“忠”“贼”之辩的书学观。在梳理朱熹书法的前期书风时,方爱荣根据对朱熹传世书迹和文献著录所作的考察,提出朱熹在淳熙六年(1179年)起赴知南康军任是他书法创作和书法观念发生第一次重大变化的分水岭。朱熹早年和同学刘珙(共父)之间曾有过一场关于曹操与颜真卿之间的书法有“字画古今”之别、为人则有“忠、贼”之分的论辩。这场辩论让少年的朱熹“懂得”了“书如其人”的道理,“认识”到了必须重视“人品”与“书品”之间的关系。或许正是这番论辩孕育了朱熹的颜书情结。继而方先生又从理学家朱熹及其一生的重要书法活动,朱熹书法的“家学”启蒙,朱熹的游宦观摩等层面出发深入全面探讨了他的书学观。
最后,方爱荣还将书法(广义)与“法书”(狭义):不同书体的不同用途与载体,书迹资料的传世(传模、翻刻)的可靠性,书论、书史资料的文献解读——互参的重要性,书法史研究的全局视野与逻辑学理等问题作为余话和大家作了扼要的讨论。
8月19日上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水赉佑作了题为《书法研究与文献资料的利用》的演讲。
首先,水赉佑通过举例来谈利用文献资料厘清碑帖中存在的问题,如:1.《淳化阁帖》的名称、底本来源、祖本《淳化阁帖》是石刻还是木刻、《淳化阁帖》是王著摹书还是仿书以及辨别《淳化阁帖》真帖的方法。2.《兰亭序》是在什么背景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冯承素摹《神龙兰亭》的真伪问题以及《玉枕兰亭》的考证。3.通过对杜牧《题木兰庙》《入商山》《寄远》三诗的考证、对新发现两件周越书迹的使用以及对赵孟烦《兰亭十三跋》被烧时间的考据来对《郁孤台法帖》进行鉴定。
其次,水赉佑谈了如何运用文献资料来鉴定碑帖的真伪问题,如:1.通过与《容斋随笔》《东坡题跋》《山谷题跋》所记载的内容进行比较,对伪造印章、摹刻时间、刻工、版本进行分析并从《履园丛话》中找出根据,对宋拓《潭帖》进行鉴定。2.在鉴定《绛帖》的过程中注意到陈后主所写《入隋侍宴应诏》“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此诗文字顺序是鉴定真伪《绛帖》的基本方法;还有凡刻有“日月光天德”编号的,不一定都是《东库本》。3.通过文献判断天~阁藏丰坊所刻《神龙兰亭》刻石中“贞观”、“神龙”、“开元”、“淳化”、“大观”等玺印属伪以及翁方纲赞扬诗理由不充足。4.通过对帖中内容、文辞、年代、时间、笔法风格的考证来鉴定《宋拓丛帖》中的伪迹。5.通过对所题年代文字、避讳、署名、印鉴、职官以及所书内容的考证来鉴定黄庭坚书迹中的伪迹。6.通过对《表忠观碑》《过王仲至斋观李昭道画诗》和《宋苏文忠公游天竺寺安老亭诗卷》的考证,来鉴定苏轼书迹的真伪。7.对薛稷本《定武兰亭》和褚河南临澄心堂纸本兰亭的鉴定。
最后,水赉佑还与学员谈了收集文献资料和使用文史资料的注意点以及自己的几点体会。
8月20日上午,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志平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以<墨池编>为中心的古代书论文献研究》以及《文字禅与北宋诗文书画一体》。
首先,陈志平介绍了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及其所辑《墨池编》的成书、收录、流传以及版本研究的大致情况。在《墨池编》版本研究中,陈先生以明朝薛晨刊本、李时成刊本、文渊文津四库本、津逮秘书本等为例,揭示了明刻本在卷次、目录、文字、内容上窜乱的版本谬误问题,并以清刻本中的序跋、避讳、校改举证了清朝诸本的系统性和稳定性。通过陈先生对《墨池编》“复旦藏明抄本”详实的考证,学员们得悉“复旦本”之底本很可能是宋元传本,这是“复旦本”作为《墨池编》的第三个版本系统中所存在的特殊价值。
随后,陈志平又以北宋“诗文书画一体论”以及苏轼、黄庭坚提出的“文字禅”展开论述,让学员了解到北宋书学文献资料搜集、剖析、考证的完备性以及北宋文人在书画艺术中衍生的哲学观与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唐以后,禅学渗透,使得文人在儒学的基础上,接纳禅学,形成“心”与“道”的契合,北宋文人因此打破艺术门类在媒体上的界限,形成“诗文书画一体论”的思想。陈志平述其渊源进行分析,在苏轼、黄庭坚诗文中提出的“文字禅”观点中,对“文字禅”的广义和狭义进行了新的梳理和认识。最后在黄庭坚的诗书创作中通过“行布”来实现诗、书相融汇通的哲学意蕴,并整理了八类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和其行书、草书作品中的艺术技巧来说明二者互通有无的关系,分别是:顺逆、虚实、连断、聚散、穿插、颠倒、开合、伸缩,此八类技法的结合对于增强诗词与书作之间相辅相成的艺术美感,带来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北宋文人在艺术打破载体、超越媒介上作出了重要的价值,传达了诗文书画之间更为微妙的关系。
8月20日下午,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朋川作了题为《考古新成果和艺术史再认识》的演讲。张朋川的演讲主体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中国古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源流。张朋川以最新发现的云南地区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化石为例证,质疑古人类都是从非洲发展而来的说法,提出中国云南也可能是古人类发祥地的观点。第二部分讲述了以陶器艺术和玉器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第三部分讲述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张朋川指出,近年的许多考古新发现,使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二里头文化在年代和地域方面与夏文化相当。他还指出,笔和木简绢帛开启了软笔书画时代。第四部分讲述了秦汉多元一体的文化艺术的初步形成。张朋川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雕塑史。汉墓壁画的兴起和繁盛、厚葬风气下汉俑展现了人间百态。汉代器物体现了观赏与实用的结合,有充满想象力的设计构思。第五部分讲述了多元整合的魏晋南北朝艺术。张朋川以大量图例介绍了走向成熟的魏晋十六国北朝墓室壁画、开启唐风的北朝墓室壁画以及在变化中发展的北朝佛造像等内容。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产生了彩釉白瓷,改写了中国陶瓷史。在演讲中,张先生还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丰富的考古实践经验。
8月21日上午是学术互动环节,导师们和学员进行面对面的学术对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道义担任主持。苏州大学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伟林,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葛鸿桢也参加了讲坛并与学员一起交流。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导师们往往即兴发挥,将问题面拓展得更加广泛,如关于治学方法,华人德谈到在研究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目录学的相关知识,水赉佑讲到在利用史料时如何注意真伪甄别的问题,张朋川、王伟林、葛鸿桢先生都谈到考古新发现对书法史研究的重要性等,都给学员很多启迪。主持人还代表组委会向学员征求对本次会议的意见与建议,并就相关问题做了解释。最后,华人德表示,这次书法史讲坛已经是第五届了,讲坛要延续下去,老一辈的要退下来了,所以组委会也在安排由年轻人来主持会议,邀请一些优秀的年轻学者走上讲坛,讲一些他们的研究的成果,慢慢地往这方面转移。
创设于2008年的“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由苏州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联联袂主办,目的是培养高层次书学后备人才,推动书法史研究走向深入,打造中国书法学术品牌,此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其高品味的学术追求和开放的学术视野赢得海内外书学界广泛的好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论文评比或清谈式的聚会,“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每届均邀请五位著名的书法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有针对性的为国内高校书法专业在读硕、博士生以及旁听学员开设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并特设50个名额资助这些青年学子的食宿费。为保证演讲质量,让专家们有充足的时间阐述学术观点,每位专家演讲半天。全部演讲结束后,组委会还安排半天时间让五位导师与全体学员进行问答式互动交流,释疑解惑,使讲坛成为难得的书法研究的学术盛宴。
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学术骨干王伟林、王国安、陈道义、逢成华、张恨无、王学雷、毛秋瑾、邱文颖、卢月龙、朱骏益、何鹏、宣晔、陈哲等人参与了本次讲坛的会务活动及文字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