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寒
摘 要:在书法史上,临摹和仿书其实是两个看似相同却逐渐形成界限的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很多学者将两者混为一谈。临摹和仿书在含义、出现次序、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区别。临摹是初学者步入书法领域的必经之路,而仿书是一种创作表现形式,更像是临摹与创作的过渡阶段。本文通过一些典型的书法作品来界定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书法史;临摹;仿书
中图分类号:J2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8-0081-03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借助文字传承发展的,对于书法的学习者来说,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黄庭坚云:“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1]同样,据《文征明年谱》[2]记载:“其19岁时岁试书法不佳,置三等。至此,文征明開始用心钻研书法,广临古帖。”可见,从古至今临摹都是探寻古人在书法技巧、水墨把握、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路径。书者在临摹时强调改变,不断把名帖中原本的行笔方法、字形结构、章法布局、风格特色等进行剖析分解然后在脱离原作的情况下再融入个性化的元素进行重组,从而形成与原帖不同的风格,这种方式被书者称之为“意临”或者“背临”。这样的临摹方式延续到明代,我们至今仍能发现一些书法作品与某位书法家风格十分相似,但是通过查阅史料,却发现这些古帖的署名者并非书法大家,也或者原作早已经损毁消失。保存下来的这一类作品学界送了一个贴切的名称:“仿书”。何为仿书,我们又如何区分、鉴别临摹与仿书呢?
一、临摹与仿书的含义
(一)临摹
临摹一词包含两层含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临”解释是“对着书画范本模仿学习,如临摹、临帖”;而“摹”的解释则是:“临摹,照着样子描写。”在中国书法史上,临与摹最终合成了一个独立的概念。查阅中国历代书论,最早把临摹一词合用的是宋代的黄庭坚的《山谷论书》:“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3]
前人在漫长的书法实践的接力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书与临摹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临摹是弥足珍贵的。书法的历史是由书法的相关理论、碑帖范本和推动书法史前进的书家等共同构成。因此,书法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标准及技术规范的。临摹经典法帖对于学习书法者是一条不可替代的路径。
(二)仿书
“仿”在中国书法中出现很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是:“照样做,相似,效法,如仿效。”古代书论中第一次出现“仿”字是陶弘景的《上武帝论书启五》:“逸少亡后,子敬年十韦八,全仿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4]起初,“仿”是书者的习作与所临习古人的作品像或不像的用词,而仿书是由仿画转移而来的。仿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黄长睿《跋秘阁第三卷法帖后》[5]中,他在鉴别《淳化阁帖》时说:“文真而字非,故斯人者自目为仿书,盖但录其词而已,非临摹也。”虽然“仿”、“临”、“摹”义词相近,但是,临摹和仿书还是有所区别的,仿书并非临摹。
二、典型的临摹书法作品与仿书作品
书法作品的临摹,《兰亭序》神龙本是流传至今最为精准的一个范本,其作品更侧重摹写。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了,这个版本是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运用双勾法临摹的。南宋的姜夔在《续书谱》[6]中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书论来强调书法初学者应首先学习“摹”。“即用双钩蜡本,精意摹榻”,并指出钩摹的墨线不得渗出字外,必须忠实于范本,做到毫发不失。因此,他将《兰亭序》原作的笔墨表现得最为真切。他还认为:“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辩证地看,“摹”比“临”层次要稍微浅一些。
谈及到临摹不得不提及北宋书法家米芾。根据史料,米芾有着超强的临模能力,他临摹古帖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南宋的评论家曾敏行在《独醒杂志》[7]中说:“米元章有嗜古书画之癖,每见他人所藏,临写逼真。”[8]米芾临摹的作品,很多原作都已经没有了。也有原作和他临摹之作都有的,比如临王羲之《平安帖》。
通过对王羲之《平安帖》与米芾临《平安帖》的对比我们发现,在字形上,米芾的临摹作品比原作要稍显紧凑,如第一行的“载”、“来”等;在通篇的韵律感上,米芾显然也是有所调整的,“诸人”两字原作连带,他则分开,“增慨”两字,在原作分开,他则连带。但是,总的来说米芾对原作的风格的把握还是非常准确的。此类型的作品已经有了仿书的苗头,但是还不能称为仿书。
临摹发展到明中期,以沈周和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开始在山水画中广泛运用“仿”的创作手段,并应用于书法上。仿书是对临摹的突破和创新,对整个书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仿书有多种存在方式,一类是在古帖原作已经损毁的情况下,以后者对书家的风格揣摩、效仿形成。“赵孟頫《汉汲黯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损毁了两个版面,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收藏在日本东京永青文库的《汉汲黯传》虽然是完整的,但是其中已经损毁的部分是由文徵明在仅凭《史记》记载的文本内容将其补全”[9]。
第二类仿书是书者特意模仿史上某位书家的笔法和笔意,将自己的个人风格隐藏,并且所效仿的作品的内容又是这位书家不曾涉及的。祝允明和董其昌都有很多这类型的作品,但是二者对待这类作品的态度是有差别的。祝允明比较含蓄,并不把此类作品标明为仿书,而是称为戏书。而在创作态度上稍显放松,我们能从作品中看到他强烈的表现欲望。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书用其意,不必相似……余亦能背临法帖,为非势所自生,故不为也。”[10]正是他这种背临习惯,为他仿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也表明了他对待仿书的态度。很多时候他会在落款和提拔中把仿书之作明确标出,这种大胆的做法体现了极高的自觉性,也奠定了仿书的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临摹与仿书是有区别的,正如明代赵宦光在《寒山帯谈》中阐述的:“仿书与临帖,绝然两途,若认作一道,大谬化。临帖,丝发惟肖无论矣;仿书,但仿其用笔,仿其结构。”[11]临摹在书写前已经有具体的范本,无论你选择摹写还是临写,无论你对照模仿还是脱离默写,也无论你忠于原作气息还是融入个性风格,这都是临摹。而仿书则是在没有原帖范本或者缺失完整范本的情形下以书者个人对某类书家风格特征的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效仿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书法艺术要进步,临摹和效仿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强调对法帖的模仿而忽视主体意识发挥,只注重技术的精湛而忽视个性因素,将阻碍书法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10〕〔11〕潘运高,水采田.宋代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2〕周道振.文征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潘运高,云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5〕黄伯思.跋秘阁第三卷法帖后[A].东关余论[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7〕〔8〕曾敏行.独醒杂志[A].宋元笔记小说大观[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黄惇.神会意得——从祝允明、文征明到董其昌的仿书研究[J].中国书法,2015,(1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