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会 祁建松 马云伟 郑 超 朱丹丹 焦金金
(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天津 300193)
中医药院校的教师与其他院校的教师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以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为主,学历高,近年来新引进教师均要求博士以上学历,在学期间主要以中医知识学习研究为主,普遍信息技术能力较差;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入职前很少接受系统的教育技术理论和知识技能的学习,入职后仅在教师资格培训中进行过少量的学习;中医药院校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氛围较差,更缺乏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医药院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板。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调研分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考核指标设计依据。中医院校的教师具有强烈的教育技术学习的愿望,但教育技术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必须通过调研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情况来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通过对全体任课教师展开调研,摸清教师在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和教学评价方面的情况,为学校制定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研问卷调研的内容主要有教师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年龄、职称、学历、任教学科、教龄、性别、岗位情况;教育技术知识情况: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幕课理论的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如Windows操作能力、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如Authware、PPT、网络课程的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如PBL课堂设计,小组协作学习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等。调研问卷的题型以单选和多选题型为主,设计了少量主观题。为提高问卷的质量,还在选题中设计了鉴别项避免教师填写的随意性。
为保障调研的实施,课题组采用ASP.Net技术与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调研系统,如图1所示,实现了调研前的指标动态维护,调研中的统计跟进和调研后的分析。系统填报方便,广大教师填写调研问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调研系统与学校人事信息系统集成,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的方式集成到信息门户中,实现了对参与调研教师的自然维度,如年龄、职称、学历等信息的绑定。在调研期间采用会议通知、邮件通知、文件通知等方式保障了调研工作的开展。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提高了调研的效率和准确度。
图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研问卷
通过系统生成362份调研问卷,课题的调研范围为中医学院、针灸学院、中药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社科部的任课教师,系统提交问卷233份,发放的总回收率64.4%;通过鉴别项剔除劣质问卷,问卷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3.3%,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的发放回收分析
参与性别:女128人,男67人;职称:正高级9人、副高级31人、中级128人、初级27人;学历:博士62人、硕士74人、本科59人;参与学科:中医类128人,语言类22人,信息技术类18,经管类22人,艺体类5人。
(1)教师对教育技术概念的了解程度分析
对教师教育技术的概念掌握程度统计结果显示认为“理解”的占大多数,达到43.18%,而认为“掌握”的达到了20.45%,而在认为“掌握”的20.45%教师中5个关于教育技术概念题答对的仅为1.5%,答对4题的仅7.8%、答对3题的仅为16.6%;在认为理解的43.18%的教师中5个教育技术概念题正确率与认为掌握的教师水平差别不大。通过表2分析表明自评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对教育技术的知识掌握实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自评的不准确侧面反映出教师对教育概念掌握较差。
表2 不同人群验证题答题情况
(2)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来源分析
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来源分析情况如图2所示,分析结果显示,广大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的主要来源排第1位的是网络自主学习,比例达56%;第2位是教师资格培训,占18%;第3位是学校课堂培训,占13%;来源于书本的仅占13%,广大教师基本没有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教材。结合座谈调研了解到教师资格培训学习也仅在岗前培训阶段,而后续教育中与教育技术相关的培训年均不超过3次。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任课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来源比较单一,且教师获取的知识缺少系统性。
图2 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来源分析
图3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统计
(3)教师对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教师对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应用重要性认识较高,如图3所示,认为重要和很重要的占到总人数的84%,在不同职称、学科和年龄中差异不大。仅有不足5%的教师认为在中医课堂中应用教育技术知识不重要。
(4)对掌握教育技术理论能力的分析
教育技术理论能力调研主要针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掌握程度,通过分析得知广大教师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相对较多,而对行为主义的了解较少;在各类人群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最好,如图4所示,中级职称人群对教育技术理论掌握优于其他人群。但从学历角度分析,如图5所示,各个学历层次对教育技术理论的掌握没有太大差异。
图4 按职称分析
图5 按学历分析
(5)教师希望学校提供的教育技术学习内容分析
如图6所示,对调研结果分析:60%的教师认为最急需的是教学设计方面知识;课件制作排第2位;而教学评价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需求分别排在3、4 位。
图6 教师希望获得的教育技术知识
图7 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因素
本次调研对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从教师的个人因素、制度因素和教学硬件设施等几个方面进行。
(1)教师认为影响教育技术能力的因素
对教师的问卷统计如图7所示,认为各项影响到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提升因素中排第1位的是激励制度,占比高达51%,教师的主要反馈是现阶段以课时量为主要依据的工作报酬计算方式不能体现出运用教育技术的投入工作量;排第2位的是教学资源因素,高达33%,任课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可用的软件资源、素材资源、硬件资源较少,给教育技术的应用带来无形的障碍;教学设计因素排第三位,占8%,教师认为在课程设计中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课件开发技术因素占到8%,教师认为缺少课件开发的技术,但认为通过自身的学习可以尽快改善。
(2)教育技术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因素
学校的教育技术管理体制和制度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影响很大。以某高校为例,如表3所示,教育技术部门领导既非教育技术专业,也非教育类或信息技术类专业,导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育技术方面投入较少;教育技术主管部门明确,但机构职责与教育技术的偏离度较大,教育技术部门在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上处于从属地位。以上因素导致难以在学校层面上开展系统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核。
表3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分析
表4 教学设备配备情况
(3)教育技术装备因素
教育技术装备是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原因。通过调研,学校一般能配备必要的教育技术装备,如表4所示,统计了教室配置投影、计算机、麦克风等设备和网络的情况,统计显示极少数多媒体教室能够提供数码白板等先进设备。但通过调研也发现教师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可用性不满较强烈,如表4所示,调研表明教师对教学设备的使用满意度较低,教师普遍认为教育技术装备的可用性影响了其课堂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热情。
表5 教学设备使用满意度分析
总之,通过分析表明中医药院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较差,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愿望强烈,但提升的途径有限,需要学校提供途径并给与制度保障。中医药院校需要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构的建设,并制定相关的教育技术应用激励制度和评价标准。在教学设备上需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重视设备的维护和教师的培训工作。
[1] 杨琳.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57-62.
[2] 杨宁,等.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理念、框架与目标层次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2013(3):68-73.
[3] 唐加军,等.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2-87.
[4] 马运朋.高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62-65.
[5] 马宁,等.《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3-9.
[6] 周红春.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6):139-143.
[7] 丁卫泽,等.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9):64-69.
[8] 钟晓燕,等.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112-115.
[9] 缪蓉,等.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估到高级教师资格认证——美国教师评价体系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11-15.
[10] 冯友梅.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2(4):69-73.
[11] 柴璐璐,等.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89-93,96.
[12] 王奕标.从新版NETS·T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