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缺失与回归

2015-12-05 00:47赵启全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伦理体育教师大学

赵启全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63)

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缺失与回归

赵启全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6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而目前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从伦理学的角度,探析了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缺失表现,即专业知识匮乏与精神虚无;发展机会不均等影响公平性;发展希望渺茫导致教师异化;专业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专业发展的伪适应症等。针对问题,提出了回归专业发展的伦理途径,即构建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增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建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形成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等,旨在为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伦理缺失;回归

现今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学领域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国际教师教育领域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迈克·富兰教授曾经指出,任何国家,缺乏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大规模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成功[1]。毫无疑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基本手段,是应对新的教育挑战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这一群体来说,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加快专业化发展进程。因为,“高校教师早已被认同为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而高校体育教师却被认为是所谓的亚专业职业(minor—pro)、半专业性职业(semi—pro)或准专业职业(quasi—pro)”,这充分证明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地位的低下,也更加突显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紧迫性[2]。因此,有关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的研究,也成为高校体育师资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分别对应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和基础教育领域。而有关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对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少。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育专业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体育院系的教学主要针对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体育专业学生,其培养对象数量相对较少,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为主,属于精英型人才培养的范畴,所以对任课教师的关注非常重要。而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是针对普通专业的大学生,大学体育课是必修课之一,在学分设置上甚至超过了学生本专业的某些专业课,足以体现出公共体育课的重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大学体育课的开展普遍不满意,教师素质较低,上课以“放羊式教学”为主,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众对大学体育课的开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体育教师教学的目的以完成任务为主,并不是为了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其深层次原因还在于任课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发展存在诸多缺位现象,从而导致课程的质量低下。而大学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一部分,理应遵从教师的基本伦理规范,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努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体育课的质量,从伦理规范的角度探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意蕴

所谓体育教师专业发展(P.E.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是指体育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一名合格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是在长期实践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从而具备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真实写照[3]。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如果从我国儒家文化的角度来看,即存在着浓厚的伦理意蕴,这是因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深受道德思想的影响,任何事物的成长过程都处于一个伦理型社会之中。朱贻庭教授指出,伦理是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相应的道德原则[4]。因此,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意蕴主要是指在高校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他们所需要遵循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相应的道德原则。总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深层意义:

一是反应了社会公众对大学体育教师的伦理道德期望。大学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群体,无时无刻都处于社会大环境的互动之中。而其专业发展的过程就包含于这个整体的互动过程之中,且总是受到公众的关注。一般来说,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成己”,而“成己”则也就意味着向着“善”的方向发展,这种“善”其实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大学体育教师师德的评判[5]。在向“善”的过程中,如果大学体育教师偏离了大众的期望,就必将使得社会公众对其批判,从而回归到社会公众视域的发展道路上;二是反应了基于道德基础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利益调和的结果。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是教师自身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之外,其实还蕴含着其他人的期望。比如,领导希望教师能够不断发展,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能够发表更多的论文、申请更多的课题、获得更多的经费等等,这就反应了领导寄希望于教师的发展而推动其领导的部门的利益的获得。再比如,学生希望体育教师能够不断进行专业发展,这样他们就能够得到教师更好的指导,从而感受到体育课更多的乐趣,使身体更加强壮和心理更加愉悦等等。大学体育教师为了寻求发展的成果而满足大众的利益期望,必须要寻求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而这些又必须以不触犯道德底线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公众的感受,以顺利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调和各种人际关系。

2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缺失现象

虽然我们将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也看作是一种专业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正达到了专业的完美要求。目前,探讨教师作为一种专业的研究很多,但至今还未发现有研究证明了教师是一种成熟的专业。而大学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发展较为滞后的群体,存在着很多专业发展的伦理缺失现象。

2.1 专业精神虚无与知识匮乏

我国知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题[6]。所谓专业精神(Professional Spirit)是指对工作是否执著于专业的规范、要求、品质化程序等;是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对工作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7]。不同职业对专业精神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表现为体育教师对体育信念、理想不懈追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是体育教师特有品质和境界。然而,目前各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似乎很少有一种专业发展的精神,缺少从内心促进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的愿望。在缺少专业信念和精神的前提下,几乎不会有体育教师愿意去主动寻求学习的渠道。比如,目前攻读更高级别的学位是教师获得知识而实现专业发展的路径之一,但各高校大学体育教师提高自身学历的热情明显很低,他们更愿意过每天“混日子”的生活,不愿意去打破所谓的平静生活。另外,高校大学体育教师的学历与体育学院的专业教师相比,本身就普遍偏低,而在他们又缺乏专业发展精神的前提下,其自身所获得知识就更少,发展的可能性就更小,达到社会公众期望进而满足社会道德伦理标准的机会也就偏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种缺乏基本伦理精神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2.2 发展机会不均等影响公平性

近年来有很多高校将学校原有的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合并组成了新的体育学院,实现了从规模上的由系(部)升院。这种合并在外表看来是一种好的现象,似乎能够带来资源的共享与社会效益的提升,对于之前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是有益无害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在同一个学院共同体内部,大学体育教师仍然与专业体育教师存在很多区别。首先,大学体育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承受来自专业上的歧视,被认为是一群专业水平不过硬的群体,经常要受到专业体育教师的“俯视”,这使得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十字架”,这种心理负担也会导致他们不能把握住很多发展机会;其次,获得发展的机会更少。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科学研究工作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课题申请为例,目前科研主管部门多将课题经费优先给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专业体育研究者,而很少去考虑大学体育教师。试想,在他们没有办法获得一些发展机会和资源的情况下,他们就渐渐成为了专业发展的弱势群体。从社会伦理学角度来说,弱势群体是专业发展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但他们却不是发展成就的主要享有者,即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造成的是由于公平的缺失,继而引起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失衡。在这种不均衡的环境中,大学体育教师很难再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他们可能更多选择的是无休止的抱怨和发展步伐地渐渐停滞。

2.3 发展希望渺茫导致教师异化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雅斯贝尔斯提出:“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是教育的基础。教育须要有信仰,没有信仰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能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8]。只有这样,才能以信仰为媒介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幸福感。然而,在现代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少有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出自于内心的一种真心愿望,大多迫于外在的利益需求。也就是说,对于大学体育教师而言,其专业发展的最大弊端在于发展不是源于“内在的需要”而是一种“外加的驱动”,他们只是麻木的“听别人说的”被动的去做,甚至没有真正理解专业发展的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也很少去为自己争取专业发展的机会,再加上与专业体育教师相比的发展机会原本就少,这就进一步抹杀了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希望。发展希望丧失的后果就是带来教师的异化,一般包括价值观异化和行为异化两个层面。价值观异化的表现为,在实施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少的精力完成教学任务,而很少考虑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为促进普通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行为异化即表现为外在的教学行为层面,如上课迟到、对学生体罚等等。所有的这些教师异化表现,都是因为缺失了内在的学生发展伦理观,从而表现为外在的专业发展的异化。

2.4 专业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

对于教师而言,专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在于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但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中,部分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却偏离了传统的道德轨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伦理标准。知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商业是一个伦理自由区,经济行为原则上不受伦理的影响,信守伦理的公司将难以生存[9]。这样的观点或许适用于商业竞争,但显然不适用于教师的发展,但在大学体育教师中似乎存在这种倾向,而这只会对他们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2.5 专业发展的伪适应症

伪适应症是一个医学领域的概念,主要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面上对某种治疗方法或检查手段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体育学领域,伪适应症在运动员生活领域表现很多,比如目前很多职业运动员在赛场上中规中矩,兢兢业业,在业余时间中出现了消极、负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取向,甚至出现违反社会公德、违法乱纪等行为。这种表面上与赛场无关的事情实际上反应了运动自身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其对自身较低的自控自律能力。这种症状也普遍存在于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比如,构建专业共同体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一种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团队的形式学习、研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对话最终实现团队成长的学习型组织[10]。而大学体育教师与专业体育教师相比,似乎存在一个更加和睦的专业共同体,但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大多数大学体育教师由于内部缺少竞争,外部表现为关系很好,是一个共同进退的和谐群体,但这恰恰凸显了他们专业发展的不足。作为共同体,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小型冲突,但由于部分大学体育教师在群体内部仅限于吃饭、打牌等集体活动,而没有上升到真正专业发展的层次,所以出现了专业发展的“伪适应症”。这种现象实际上是欺骗了公众的眼球,其行为已经突破了社会公众的伦理道德底线,但却又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3 伦理视野中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

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缺失是已经存在的现实,如何跳出这些负面的现实才是发展的根本。

3.1 构建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西方各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研究成果较多,基本手段是构建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制定,为教师教育改革和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改革的基本趋势是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11]。在我国,随着社会各领域的改革转型,普通高校在教育的大众化和精英化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也发生了急剧变革和转型,但这种变革和转型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其实质是教师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因此急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建立有效的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也是促进大学体育教师质量提高的趋势之一。通过构建较为统一的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不仅可以给广大大学体育教师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使得一些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伦理规范的行为得到抑制。同时,清晰的专业发展标准还能激发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与专业发展标准的自我对照,有利于公众对大学体育教师的不良作风和行为的监管,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师职业群体氛围的塑造和凝聚专业共同体的集体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大学体育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当然,在构建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国际借鉴”与“本土化”的工作。

3.2 增强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即具有出自于内心的发展愿望,而不是被动的、外界强加给体育教师的动力。在增强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工作中,不但需要强大的内驱力即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而且需要架构利于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公正的伦理价值观。“什么是公平”是两千年来伦理学一直争论的焦点,在强调人人平等,机会均等的今天,公平伦理之提出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的不公平就是基于弱势群体无法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而不是来自于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的侵害[12]。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也是理性的存在物,平等的诉求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同样,也是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诉求。也就是说,社会公众必须要给大学体育教师一个能够与专业体育教师共同、平等对话的权利,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群体对他们的强烈关注和殷切的期望,使得他们蕴含在内心的话语能够有一个顺利表达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其实说到底,大学体育教师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也不是“天然”的不想发展,而是因为总是处于一种“无人关注”的境地,这只会使他们心凉而灰心丧气。如果能够通过一种公正的伦理价值观的引领,能够保证大学体育教师发展权利的平等,其自主发展意识必将是高涨的。

3.3 建立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大学体育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专业发展活动处于社会发展之中,总是会受到各种外在制度的制约。这种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制度的缺失,即没有关于促进其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这种制度缺失体现了对大学体育教师的发展权利和义务的忽视。也就是说,社会给予了大学体育教师大量的伦理价值期望,但却不给于其制度保障,这是不应该的;二是制度阻碍,即对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负面作用的一些规章制度。比如,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大学体育教师的职称评聘与普通学科教师使用同样的标准,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有其特殊性,而这也会带来发展的特殊性,这种统一的标准对大学体育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尽快建立适合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伦理非常必要。“所谓制度伦理是指一定的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伦理基础以及制度中所蕴涵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亦即制度中的伦理。制度伦理的基本含义是制度的合道德性。”[13]而适合于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伦理既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进行“价值判断”的机会。比如,学校在出台有关教师发展制度的同时,要尽量给予大学体育教师一定的参与权,让他们有机会在一定范围内对这些制度是否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在大学体育教师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健全业已存在的各种规章制度,以不断符合其伦理期望。

3.4 形成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发展的现状和途径,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大学体育教师产生激励效用,从而发挥激励的反馈、调适作用,激发大学体育教师内心的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从而使得他们的专业发展行为进一步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公众的伦理期望。在激励机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诱导因素”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合法性是指在激励大学体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任何措施和出台的任何政策都要符合国家的规章制度,不能为了要达到专业发展的目标而违反相关规定,否则只会导致在宏观层面伦理道德的丧失。合理性是指诱导因素要合情合理,既不能盲目夸大,又不能盲目忽视。比如,在促进大学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纳入了考评体系,这确实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也不能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评分数,因为这只会导致教师将精力集中于学生对其关注上,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诱导因素的推出必须要坚持公平、合理、合法至上等伦理准则。总之,激励机制的建立会有助于大学体育教师积极主动的寻求专业发展,但一定要预防把激励机制设计成僵化大学体育教师思维、制约大学体育教师创造性的工具理性的机器,而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伦理思想。

4 结语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全体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专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亿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性角度探讨目前该群体专业发展存在的伦理缺失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不仅希望能够为我国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社会公众与行政部门对大学体育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关注度。

[1]尹志华,孔琳,汪晓赞.伦理学视野中大学公共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审视[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1.4.

[2]黄爱锋.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与专业性——兼论我国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 37.

[3]尹志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16-120.

[4]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9.

[5]李世宏.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缺失与建构[J].体育学刊,2010,17(8):51-54.

[6]薛娜.论中师特色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中的继承和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37-38.

[7]张凯歌.特级教师专业精神结构及特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8]康敏昌.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研究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

[9]汤薇.经济学研究的伦理因素浅析——以生态经济学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11,6:118-123.

[10]潘凌云,王健.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91-96.

[11]康晓伟.我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4:24-27.

[12]邢伟荣.新课程改革伦理价值的缺失与建构[J].河西学院学报,2008,24(4):92-94.

[13]罗健.大学德育低效与制度伦理的缺失[J].复旦教育论坛,2007,1:49-52.

M issing and retur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thics of public sports teachers in general universities

ZHAO Qi-quan
(School of P.E.,Huanghe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Zhengzhou 450063,Henan,China)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 necessary way to teachers'growth;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public P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is paper,from the ethical point of view,explores themissing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thics of public sports teachers in general universities.It is showed as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piritual emptiness; opportunities inequality and effect fairness;alienation resulting from little development hope; excessive pursuit of economic interests;pseudo indication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s a result,the author proposed an ethicalway to retur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t is suggested to construc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ndards;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ublic P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stablish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tecting system; form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centives.All ar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teachers in general universities.

public sports teachers in universit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thics missing; return

G807.4

:A

:1009-9840(2015)01-0088-05

2014-08-1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LA140379)。

赵启全(1980- ),男,新疆昌吉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伦理体育教师大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