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红利的构成与优化

2015-12-05 00:47于文谦戴红磊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红利竞技人口

于文谦,戴红磊

(1.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 116024)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红利的构成与优化

于文谦1,戴红磊2

(1.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 11602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红利的构成与困境进行分析。认为人口红利渐微导致竞技人才萎缩、政策红利渐退导致训赛资金受阻、管理红利失序导致体育发展失衡,是我国竞技体育突出的发展困境。建议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应从科学训练选材、提供有偿竞训、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竞技体育的整体环境与发展趋势。

体育管理;竞技体育;发展红利

竞技体育的发展红利不是指利润分红,而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有利条件、因素和优势。在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竞技体育收获了诸多发展红利,例如,人口红利、政策红利等,创造了竞技体育的“中国奇迹”。然而,当前一些发展红利正趋于变弱,一些新的红利也随之显露。站在新的改革历史起点上,有必要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红利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厘清其构成、困境等,不仅有利于行政部门更好地决策,也能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红利的构成解读

1.1 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1]。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规模大、比重高,不仅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力资源,还降低了抚养成本,维持了较高的国民储蓄率。这种略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为我国资本、技术和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以此构建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中国式的“人口红利”。可以说,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正是凭借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和通过市场得以释放的低成本优势,换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那么,作为与人口结构问题紧密相关的竞技体育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人口红利”的受益者。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专业性强、淘汰率高的特殊职业,其人才选拔过程非常严格,除要求运动员具有优于常人的运动天赋和心理素质外,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是选拔条件。例如,我国国家队每年接收新运动员的人数为1 920名左右,占在训运动员的比例为1.3%,余下98.7%的后备队员被淘汰[2]。这种严格的,甚至有些苛刻的选拔标准无疑要建立在大量后备人才资源基础之上。正是基于如此庞大基数的运动员后备力量做人才保障,我国竞技体育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所以,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式的“人口红利”。

1.2 政策红利

在人口红利的铺垫下,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又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政策红利。所谓“政策红利”,是指国家政策在经济中的支配作用,常伴以对经济发展的扶持、优惠等平台而产生[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相继制定实施了“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对内制度改革政策和建立“出口特区”、“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等对外开放政策。这些对内和对外政策有力地吸引了当时我国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教育和管理人才。可以说,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为中国活力的释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那么,作为与经济问题紧密相关的竞技体育又何尝不是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受益者呢?众所周知,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优秀人才等作为基础保障,倘若脱离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撑,其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而正是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释放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丰沛的资金和人才支持。据2005年数据统计,我国仅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和体育运动学校的在校生为50万人,国家每年投入的训练和教育经费为15亿元[4]。从国家队到省体校、从队员选拔到培养、从运动训练到竞赛、从场馆建设到装备、从人员工资到技术研发……,每一个环节都由国家进行拨款扶持。这种集优决策,加快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速度。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 137个,占建国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 001次,占建国以来总数的85%”[5]。这些数字不仅验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作用,也诠释了“国运昌盛、体育则兴”的内涵。

1.3 管理红利

这里所说的“管理红利”是指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水平提升而获得的效率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自进入“奥运模式”后,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连续性跨越,成绩的进步除得益于“人口红利”和“政策红利”,科学管理似乎也与其密不可分。那么,竞技体育的管理红利具体有哪些呢?首先,战略方向红利。奥运战略是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1979年,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益得到恢复后,原国家体委提出奥运战略。围绕着该战略,国家体委对竞赛制度进行改革,在项目设置上要与奥运接轨,在任务目标上全运服从于奥运,在战略方向上制定《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在知识普及、宣传上出版奥林匹克书籍和建立奥林匹克展厅等等。奥运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其次,管理体制红利。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合理调配资源和管控方式,充分发挥国家优势,对竞技体育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举国体制”。正是通过该管理体制,我国在1984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便取得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4位,并且仅用24年的时间就实现了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举国体制”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最后,最佳实践红利。通过引入适宜的最佳管理方式来获得效率的快速提升,体现在对奥运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分层管理。在项目管理上,进行巩固传统优势项目、扩大潜优势项目的优势、拓展新的金牌增长点和抓好球类集体项目的管理决策。在人才管理上,实行国家集中管理,基层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的“一条龙”管理体制和“三级”训练体制。不难看出,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成长是“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和“管理红利”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也充分验证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红利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展红利效益势必存有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困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

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红利的困境分析

2.1 人口红利渐微导致竞技体育人才萎缩

过去30年,我国竞技体育所享受的人口红利令世界羡慕。然而,我国的人口趋势却表明,未来20年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将导致“人口红利”优势不复存在。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中国人口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总人口为12.9亿,其中青年比例为23.3%,老年比例为7.4%”[6]。另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13.4亿,其中0~14岁人口占16.6%,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为1.78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则上升1.91%”[7]。这一数字深刻的揭示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而且随着这一趋势的明显,我国人口结构将逐步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老年人口抚养比(dependency ratio)将大大超过儿童人口抚养比。事实上,每年春节的用工荒、涨薪潮、罢工门等现象已清晰地反映出我国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正趋于枯竭,中国式的“人口红利”正逐渐式微。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将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选材提出严峻挑战,以前的经验选材、人海选材等粗放型选材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人口发展方向。而且随着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多,家长对子女投资和期望值的增加,竞技体育人才选拨的高淘汰率等因素,将大大降低广大青少年选择从事竞技体育的意愿。据统计,近13年中,我国业余体校的训练规模下降15%,人才萎缩现象已在各省市相继显现,尤以县级体校为重[8]。此外,随着我国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愈加趋于乐观,这种趋势将会提高人们的择业观念和标准,进而降低人们从事高风险、高负荷职业(竞技体育)的动机。总之,人口红利的逐渐式微导致了我国从事竞技体育人口的萎缩,这对后备人才选拔提出了严峻挑战。

2.2 政策红利渐退导致竞技体育资金受阻

过去30年,我国竞技体育同样享受了让世界羡慕的政策红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边际效益正逐步递减。2008年,在海南举行的“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全国人大、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众多学者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改革开放的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物价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吸引外资能力减弱、环境约束条件增强等都表明我国已进入高成本时代。同时,由于既得利益群体的出现,新的改革政策又难以出台,因此,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难以再寄托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上。竞技体育作为政策红利的受益者也随之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资金需求受阻。一方面国家对大型体育赛事投入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有的竞技体育赛事国家财政投资体系被打破,并逐渐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社会等多渠道筹资方式,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不再以粗放型的投资方式来无限供给体育赛事的发展。例如,第十二届全运会是国家“厉行节约”办赛事的最好体现。国家投入减少,就要求赛事本身必须完成市场化运作,而当前状态确是赛事商业化与社会化程度较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例如,我国羽毛球职业联赛目前仍在步履蹒跚中艰难爬行;另一方面单项训练和竞赛资金受阻。单项后备人才培养本身是高投入、低产出的活动,而原有的不计成本、不讲效率的传统训练体制在政策红利结束的环境下必然会受到冲击。以排球项目为例,自1996年我国排球实行职业俱乐部联赛以来,市场化运作情况并不乐观,尚难以吸收社会资金注入,各俱乐部经济收入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尤以当前更为明显,这势必会对二三线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及吸纳国外高水平人才造成负面影响。

2.3 管理红利失序导致竞技体育发展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曾经的体制辉煌和成就被今日的体制弊端和缺陷所掩盖,这一发展境况现已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首先,竞技体育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奥运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装饰性的“强国”心态,战略目标过于集中势必导致工作观念目标的紊乱,造成体育发展紧紧围绕奥运金牌进行集权经营,实行举国垄断优质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而忽略了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便是竞技体育与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的直接表现。其次,竞技体育投资与收益比例的失衡。举国体制以其独特的资源整合优势,为我国竞技体育赢得了成就,功不可没。但其对竞技体育无限量的资金投入,使得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的体制弊端逐步突显。例如,备战雅典奥运会,4年共花费100亿元人民币,均等到32块金牌上,每块价值约3亿元[9]。再次,培养模式与体教结合的失衡。体教结合的目的是培养文化素质与运动成绩双优运动员。然而,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而又在实践中挑战颇多的培养方式,在训练与学习时间冲突和训练与教育双方责任认知矛盾下,演变为当前解决大量专业淘汰运动员的无奈方式,传统的培养模式与新的培养举措存有博弈。最后,追逐奥运金牌与尊重人性的失衡。竞技体育磅礴浩大,意蕴却大道至简,发展为人,发展依靠人,发展必须维护人的利益和尊严。然而,在社会环境的浸染中,却面临着偏离于人的发展异化问题,过渡追求金牌数量,忽略人之为本的感受,造成金牌与人性的失衡。此外,运动员产权边界模糊与激励机制不足、社会保险体系与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矛盾与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国内大环境下,如何优化和释放发展红利,解决竞技体育发展难题便成为重中之重。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红利的优化路径

3.1 竞技人才萎缩的优化路径

针对人口红利渐退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萎缩现象,提出以下几点优化路径:其一,加强中西部竞技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明显,青少年人口比重远高于东部地区,且青少年接受教育机会相对较少,家长对子女投资和期望较低,社会就业机会不容乐观等区域性人口发展特征,无形中可以促进青少年从事竞技体育。因而,在选材时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并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其二,提高科学化选材比例和训练水平。科学化选材和训练是颠覆经验化选材和训练的最佳方式,要依托相应学科理论和现代科技技术,进一步完善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指标体系建设,提升选材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同时,要逐渐由经验训练向科学训练转变,摒弃盲目的、经验的、无理论指导的训练方式,要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科学训练方法和前沿训练理论,加强自主训练方法创新,科学的提升训练质量和运动员成材率。其三,继续加强竞技项目职业化发展。职业化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要鼓励有条件的项目走职业化道路,扩大其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依托市场积极寻求赞助,建立俱乐部青训体系和项目培训体验网络建设,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竞技体育家庭。其四,深化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险保障体制。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新模式,积极促进俱乐部与学校体育社团融合,探索以竞赛为杠杆,以学校为培养单位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保证运动员受教育时间和受教育质量,健全运动员保险保障体系,以消解社会及家庭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的顾虑。

3.2 训赛资金受阻的优化路径

基于我国竞技体育训赛资金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路径:其一,继续秉承节俭办赛事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型体育赛事亦应秉承节俭理念,进一步深化体育赛制改革,压缩全国性体育赛事规模,取消开闭幕式文艺演出,消减新闻记者的招待性开支。同时,为避免体育设施浪费,应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场馆资源,建立“训练+比赛”同一场馆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其二,完善竞技体育多元投融资平台。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竞技体育应加大产业化调整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主体多元化体系,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投入比重,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与大型企业联合兴办竞技体育,鼓励家庭、学校、企业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对竞技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同时,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产业定位与产品设计,并尽快开发体育赛事多元电视转播和赞助广告的竞争格局。其三,建立有偿训练、输送和交流制度。着眼长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偿训练、输送和交流是大势所趋。要进一步建立运动员有偿训练体制,让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如同信息、知识一样商品化,并成为未来获得收益的一种自觉的、主动的、理性的投资行为。此外,要明晰后备人才的产权,完善竞技人才注册与交流制度,规范人才交流市场,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并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以契约过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形成有偿训练、有偿输送和交流制度,最大限度的缓解训赛资金矛盾。

3.3 管理制度弊端的优化路径

过去的管理红利成功恰恰成为今天竞技体育推动转型和变革的最大障碍。倘若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外界环境的变迁,并对发展之路作出相应调整,原有的成功管理模式只会带领竞技体育走向深渊。针对上述管理制度弊端,提出以下几点优化路径:其一,明确新的战略方向。一元化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势必会导致我国体育发展战略模糊,资源分散。故应聚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优势,建立“三位一体”的均衡发展战略,缩小竞技体育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差距,让竞技体育反哺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相反亦能实现二者对竞技体育的基础作用。其二,优化竞技体育组织架构及管控方式。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最大问题无外乎是“管控过渡,一管就死”与“完全放权,一放就乱”。由此可见,根据管理实际需求,继续推进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设计合理有效的管控方式,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理顺管理关系,逐步建立管办分离、运转流畅、办事高效的管理体制[10]。其三,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体教高度分离本质上属于管理体制弊端所致,责任双方沟通不畅、责权迥异、信息滞后等造成学训矛盾突出。故应规定教、训双方职责,理顺双方关系,解雇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积极引进竞技体育专业师资(教练员)进驻校园,建立“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员文化学习、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互动运行机制,并通过课程设置、社团活动、训练观摩体验等方式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运动员文化素质提高,实现体育服务教育,优质教育汇集优秀运动员的体教融合模式。此外,要尊重人性,淡化金牌主义,赛场传递的信息不只有胜负和比分,更隐喻着生命的释放和生活的价值,走进体育,就是走进生活,推动体育社会化是手段,体育生活化才是目的。

4 结语

过去30年,是我国竞技体育受益于人口、政策和管理三重红利的时代,而未来十几年,应该是我国竞技体育推动自身转型并创造新的发展红利的时代。改革的最高境界是寻求一种方法,学习有益的经验和教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我国竞技体育要有历史眼光,懂得吸取,学会避免,更应坚定信念,并积极主动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因素和优势,惟有此,才能为我国竞技体育成长提供不竭的红利源泉。

[1]杨越.“人口红利窗口期关闭阶段”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11(1):10-18.

[2]金玉,潘绍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5):82-86.

[3]热词解析.政策红利[J].天津经济,2012(10):86.

[4]金玉,潘绍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5):82-86.

[5]刘鹏.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N].广州日报,2008 (1):A32.

[6]张天兵,徐志红.管理红利时代来临[J].新华文摘,2012 (23):130-132.

[7]国家统计局官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2012-7-23.

[8]浦义俊,刘昌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竞技体育“地方现象”的理性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3-266.

[9]冯晓露,白莉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模式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11(6):16-21.

[10]马德浩.“刘易斯转折点”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J].体育与科学,2011(5):82-86.

On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athletic sports in China

YUWen-qian1,DAIHong-lei2
(1.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cience Law,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Liaoning,China;2.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Liaoning,China)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structure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thletic sports in China by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Firstly,the fading of demographic advantage leads to the number of athletic talents reduced.Secondly,the fading of policy advantage results in funds of trainings and races blocked.Finally,the disorder ofmanagement advantage causes the imba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These become difficulties of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rts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reforms should be taken in scientific training materials,providing compensated races and training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management so as tomake the development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adapt to the whole environ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ports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management of sports;athletic sports;development advantage

G80-051

:A

:1009-9840(2015)01-0001-05

2014-03-1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2BTY007)。

于文谦(1956- )男,吉林蛟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理论,体育方法原理,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理论。

猜你喜欢
红利竞技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抢占湾区风口红利,广佛新世界续写全新“千灯湖传奇”!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抓住四大趋势红利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