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及其提升策略*
——基于广东省1338名志愿者的实证分析

2015-12-03 05:40倪赤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功能

倪赤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及其提升策略*
——基于广东省1338名志愿者的实证分析

倪赤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性的道德实践行为,在我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式多样、领域广阔、内容丰富,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中国现代意义的志愿服务发挥着社会教化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并且形成了一个功能系统。因此,要从志愿服务的功能环境改善、功能体系理顺、功能障碍消除、功能评价健全等入手发挥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

志愿服务;社会功能;提升策略

志愿服务是人们以自觉自愿、不计报酬的方式来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随着慈善组织的成立、法律法规的建立和福利方案的实施,西方志愿服务的重心实现了从调整个体的社会关系和改善其社会生活发展到调整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转变,在社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志愿服务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转型和公民社会发育而逐步兴起的,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来,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越来越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机制,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和和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活力的体现,中国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也表明了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具有改善社会环境、树立社会新风、促进社会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等重大作用。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志愿服务的功能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从“单位动员”到“社会动员”:中国志愿服务的功能变迁

虽然中国现代意义的志愿服务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出现,但是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却一直存在着。作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社会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诸多共性,而作为一种总体性的社会行动,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员机制,它与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由于志愿服务模式、志愿服务内容的差异,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也有所差异。因此,从社会动员的角度考察中国志愿服务的变迁,探讨社会民众志愿服务参与的动力机制,对于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单位制作为认识中国社会和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1],同样是分析中国志愿服务的社会动员机制变迁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虽然1998年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制,单位制社会逐步走向解体,单位动员的效力逐步受到限制,社会动员的作用不断彰显,但确实难以以一种决然的断裂为传统的单位制画上句号,中国目前处在由单位动员机制向社会动员机制过渡的“后单位时代”[2]。毕向阳等对居民“希望工程”捐款行为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过渡时期中国志愿服务的变迁过程[3]。

在“单位动员”时代,由于经济社会总体上比较落后,资源相对匮乏,建国初期全国上下开展了组织化的社会捐助互助,1950年左右开展了捐赠“一把米”、“一件衣”等活动,组织群众开展互助共济渡过经济困境。工青妇等组织承担着单位动员的重任,中国共青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解决粮荒,组织50多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筹集粮食[4]。尤其是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整个社会的单位化体制基本建立,国家通过单位实现对经济、社会、政治的控制,而社会成员形成了对单位的依附关系,1963年,毛泽东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掀起“学雷锋”热,在全国范围内,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逐步建立,此外,中国还向国外派遣志愿医务服务人员2万余人次。当然,这一阶段的志愿服务活动更多地体现在民政工作的社会救助、扶危济困等社会服务中。 在“单位动员”模式下,志愿服务参与被赋予了崇高的政治追求和对社会主义建设支持的内涵,也是社会成员表达政治忠诚的方式,同时,志愿服务参与也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压力下作出的理性行为选择[5]。单位动员时代的志愿服务在特殊的情境中,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既是对单位制社会功能的有效弥补,在客观上也引领社会主义助人新风尚。

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尤其新世纪以来,志愿服务逐步过渡到“社会动员”时代。在这一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阶层持续分化、社会多元化日益明显、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整个社会由总体性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型,社会动员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多元化特点,人们对志愿服务参与也有更多的自我选择。一方面,“单位动员”仍然是社会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国家大的自然灾害还是大型赛事中,单位动员的志愿服务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这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志愿服务参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社会动员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人们志愿服务参与的方式与选择日益多元。在汶川地震救援中,一大批个人志愿者奔赴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随着志愿服务参与渠道的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社区服务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专业志愿服务逐渐出现。一大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希望在志愿服务服务中奉献自己、成就自我,将志愿服务服务的奉献精神与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动员时代,志愿服务在为社会提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志愿者的个人成长,志愿服务的社会教化功能日渐显现。

2 志愿服务的功能主义分析视角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应对社会问题而自发形成的社会行为现象,从一开始出现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最早的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文献是1959年Wayne Gordon 和Nicholas Babchuk 发表的一篇关于志愿组织的分类方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提出了三个标准来划分志愿组织[6]。但是对于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的专门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往往散见于一些关于志愿服务的价值、意义的论述中。

国外最早的志愿服务研究是将志愿服务的兴起作为非营利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研究则分别是从志愿服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莱斯特·萨拉蒙,2000;J·L·费尔南多和A·W·赫斯顿,2000;托尼·马歇尔,1998)[7-9]、政治作用(杰勒德·克拉克,2000;)[10]、经济作用(弗朗西斯·福山,2001)[11]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的。

国内学者对志愿服务的功能研究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了功能分析的理论框架,如廖恳[12]从共青团工作的角度,提出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可分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安国启、曹凯[13]从志愿服务对社会保障、社会和谐与进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对志愿服务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总的来看,国内外学术界都意识到了志愿服务在现实社会中有着重大的价值和作用,并且通过理论与实证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可以说,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志愿服务、着力发展志愿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但是,已有的关于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的研究仍然是零散的,缺乏对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系统分析,尤其是没有从整体将志愿服务置于社会总系统之下进行全面分析,如此有可能会导致志愿服务的片面发展,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因此,抓住中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厘清志愿服务在大力倡导社会服务的社会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对于志愿服务的健全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功能论或功能分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于19世纪末提出的,注重研究社会发展的平衡和协调机制,它强调的是“秩序的稳定”[14]。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都具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的作用,即具有一定的功能。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结构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任何社会系统在内部都是分工的,不同的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赖,对整个系统的存在发挥功能作用,从而维持系统的平衡和结构。帕森斯AGIL功能分析框架为我们分析志愿服务的功能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志愿服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要满足相关的功能需求。

3 我国志愿服务的功能系统分析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助人的社会行动,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已普遍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其自身的功能作用。为了避免纯推论的功能分析模式,通过自编的《志愿服务功能认知测量》问卷,共设计了28个功能测量指标,来评价志愿服务的功能作用,此外,还对志愿服务的功能环境、功能系统、功能障碍、功能目标进行了测量,以获得实证数据。

数据的收集工作从2013年4至2013年9月分别在广州、深圳通过抽样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 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8份,有效回收率为89%。

为了确保志愿服务功能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在前期的功能认知量表设计过程中,我们大量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志愿服务的作用”、“志愿服务的效益”“志愿服务的功能”、“志愿服务的收获”等为关键词收集了大量的功能测量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充实,最终得到了28个功能测量指标。每个功能指标采用5点评分法,将“作用很大”、“作用较大”、“作用一般”、“作用较小”、“没有作用”分别赋值为“5分、4分、3分、2分、1分”。

3.1 志愿服务的功能环境分析

志愿服务的功能环境分析是志愿服务功能分析模式的基础,也是功能分析的起点。志愿服务的功能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产生某些志愿行为的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和人口状况等,软环境是指促进志愿行为产生的政治制度、社会政策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体系等,包括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等。

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这些条件保障包括志愿服务的政策条件、后勤保障措施、志愿者管理与培训及对志愿者本身的一些激励与补贴措施,一个成熟的志愿服务体系应当既关注被服务者的利益,同样更要关切志愿服务者的利益,让他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得到宽心和暖心。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由纯慈善逐步走向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道路,相关制度、保障措施逐步健全,但是仍然可以发现,当前的志愿服务环境还需继续改善,35.5%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所参与过的志愿服务中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有35.2%的受访者表示志愿服务中对志愿者并没有相关的管理措施,志愿服务处在管理真空中,这不利于志愿服务合力的形成,更不利用志愿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除了“提供正式的志愿服务证明”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以外,其余的相关保障措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得到相关条件保障。这表明,志愿服务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相关的志愿服务制度、立法、培训制度应当逐步建立,从而为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社会功能创造条件。

3.2 志愿服务功能系统分析

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志愿服务体系,并不会因为志愿服务行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带来利益而发挥社会功能,其功能的存在与发挥是与志愿服务的社会系统紧密联系的。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例,该项目自199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亿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志愿服务,他们在社会帮扶、社区服务、大型活动、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青年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锻炼了能力,因此对志愿服务的功能系统应当进行综合考察。

为了简化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志愿服务的功能作用进行因子提取,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为0.961,大于0.8,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1387.481,P=0.000,表明适合对数据做因子分析。

在提取方法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在指标选取上以特征值大于1进行因子提取,从图1可以看出,从第4个因子开始,碎石基本上处在同一平面,碎石分布的坡线较为平坦,因此,通过提取4个功能因子,可以反映志愿服务的功能认知的64.919%的信息(如表2所示),说明因子提取模型具有较好的信息浓缩效果。

表1 志愿服务的条件保障(n=1338)

图1 主成分分析散点图

表2 模型解释的总方差

为了进一步分析志愿服务的功能系统,我们需要了解相关功能测量指标是如何归为4个因子的,各个因子所包含的信息分别有哪些。为了确保因子提取的典型性,我们采取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使大的因子载荷更大,小的因子载荷更小,以便对因子进行区分和信息归类。

因子1包括“扶贫济困”、“ 抢险救灾”、“ 社区服务”、“ 普法维权”、“ 预防社会问题发生或恶化”等,主要反映是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方面的内容,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社会保障功能”。

因子2主要包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丰富人生经验和阅历”、“ 拓展了社交范围”、“ 增进了人与人之间、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合”、“ 促进良好道德风气形成”、“ 培育公民意识”、“ 促进道德认同”、“ 化解社会冷漠”等,反映是对社会成员个体的教育和提升,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社会教化功能”。

因子3主要包括“促进国家、政府与民众相沟通”、“ 化解社会矛盾”、“ 节省政府开支”、“ 缓解财政压力”、“ 无偿提供服务,产生社会经济价值”、“ 降低成本,提高活动效率”、“ 增加社会亲和力和凝聚力”,主要反映是对社会稳定的促进和社会和谐的提升,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社会整合功能”。

因子4主要包括“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 促进公共领域组织创新”、“ 提高公民素质”、“ 文明宣传”、“ 提升城市形象”、“ 促进社会参与”、“ 唤起公民责任意识”,主要反映是对社会规范的尊重、社会形象的塑造,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社会导向功能”。

3.2.1 社会保障功能分析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动员社会资源,确保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遇各种意外灾害的社会公民以维持生存,保障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升社会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的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由此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此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和诉求问题日益突出,他们利益和诉求需要得到关注。

而志愿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切合有需要的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求,从物质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保障方面为这两大群体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弥补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的不足。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以一颗热情的心和积极奉献的态度去关心弱势群体,以优势视角去看待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归属感,建立自尊和自信,他们通过社区服务、扶贫济困、社会捐助等活动,推动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社会。总之,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社会保障的内在缺陷,打造了一个“底线”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表3也可以看出,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障功能均得到了受访者较大的认可,尤其是志愿服务在“扶贫济困”、“抢险救灾”、“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认同度最高,认为有“作用较大”“作用很大”的分别达到了55.5%、59.8%、61.9%。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人们对志愿服务在“抢险救灾”中的功能越来越认可。

表3 志愿服务社会保障功能指标(n=1338)

总之,志愿服务以有需要的人群尤其是困难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他们的多样、特殊的实际需求,提供政府无法提供又无力从市场购买的服务,对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2.2 社会教化功能分析

作为一种以爱为驱动、以助人为目的的道德实践行动,志愿服务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既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成果,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它既是一种精神的时尚,唤起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志愿服务的受助者内心潜在的善良、仁爱的品德,同时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传递、社会教化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周围的人们,既给受助者带来物质、精神、心灵的呵护,同时也给志愿者本身带来心灵的教化和道德的提升。

从表4可以看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实践育人的载体,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在社会教化功能所包含的9大指标中人们的认同度非常趋同,这也充分说明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可。

这些表明,志愿服务在客观上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同时,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进行社会教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把它作为培养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途径。

3.2.3 社会整合功能分析

社会的良性和协调发展是其作为一个有机体系的应然状态,这就要求社会的各个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社会整合就是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之间有机统一,使其成为和谐状态的社会过程。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来的功利主义,因贫富差距导致阶层分化、因功利主义导致人际冷漠和社会凝聚力下降,这些都会导致社会的失范和不稳定。而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联结的纽带,不仅增强志愿者对社会、他人的理解与共情,更让受助者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和社会的温暖,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表5所示,志愿服务对于“增加社会亲和力和凝聚力”、“促进国家、政府与民众相沟通”、“化解社会矛盾”等,其评价为有一定作用的分别达到了94.9%、81.0%、76.9%,表明志愿服务确实让人们感觉社会服务是值得参与的,其它成员是值得信任的。

表4 志愿服务的社会教化功能指标(n=1338)

表5 志愿服务的社会整合功能指标(n=1338)

表6 志愿服务的社会导向功能指标(n=1338)

3.2.4 社会导向功能

所谓社会导向就是以社会作为客体加以引导的实践性活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导向功能本质上是志愿服务行为对社会的理想性指引。作为一种道德实践行为,志愿服务所倡导的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价值与精神,它引导人们之间通过互助的行为,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使社会朝着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发展。志愿服务的社会导向功能是通过道德导向、行为指引、道德评价来实现的。

表6的相关数据表明,志愿服务的社会导向功能在文明宣传、城市形象、文化交流、公民参与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并且其导向功能得到了较高的认同。

3.3 志愿服务功能障碍分析

志愿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对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志愿服务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取决诸多因素,是内外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一旦这些因素之间出现问题,志愿服务便会出现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也可称为志愿服务可能受到的各项阻力。志愿服务要形成功能,并发挥作用,其功能障碍的排除十分重要,这也就使得志愿服务的功能障碍分析成为必要。

从外部条件来看,志愿服务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势必与社会的其它系统发生联系,而这些联系的顺畅与否也必然会影响到志愿服务功能的发挥。从表7可以看出,当前志愿服务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其比较突出的分别是58.8%的受访者认为“人们对志愿服务了解不够”,46.6%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激励机制不健全”,有46.2%的受访者认为“志愿服务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

表7 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n=1338)

志愿服务在中国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广大民众对志愿服务存在几个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志愿者是出于好心、爱心,主要从事简单化、低水平的服务,觉得价值不大;二是认为志愿者精神是“崇高”、“大公无私”、如果参与者掺杂了私利目的,则被看成是对志愿者活动本质的背离;三是认为志愿者是传统的慈善者,是有财富的人帮助无财富的人,并不是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可以做的事;四是对于志愿者创造的社会效益缺少认同。此外,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当前有些志愿服务组织相对来说比较松散,组织的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尤其是一些新兴青年志愿组织,完全照搬团系统或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这些错误认识、狭隘理解以及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发展。

3.4 志愿服务功能评价

志愿服务的功能评价是志愿服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志愿服务的功能作用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既可以提高人们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水平,扩大志愿服务行为的社会影响力,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从而形成以志愿服务评价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良性社会关系。

志愿服务功能评价是一个包含评价主客体及方向性明确的立体评价体系,评价的主客体包括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他们之间相互可以进行双向的评价,只是评价的指标维度各不相同。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都接受来自志愿服务对象的评价,志愿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项目、服务理念、服务能力等进行评价,而对志愿者的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水平、组织能力、保障措施等进行评价,对志愿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所处情境、服务效果等进行评价;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动机等进行评价,对志愿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进行评价。这种立体化的双向评价就构成了志愿服务的评价模式和过程,见图2。

图2 志愿服务评价模式图

4 提升志愿服务功能的路径分析

志愿服务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和普通民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论是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失灵、缓解社会矛盾、弥合社会隔阂、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如前所述,志愿服务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整合志愿服务的内外部资源,从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管理水平及能力成效等方面着手,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推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使志愿服务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稳定的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从功能环境改善的角度看,要加强志愿服务宣传教育,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事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尤其是广大民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把志愿服务与传统的“做好事”等同起来,把志愿服务等同于扶老助残,而对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目标缺乏充分的认识,这不利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公众的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志愿服务,让更多的人参与和接受志愿服务,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水平。

2)从功能系统理顺的角度看,要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提升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的不断扩展,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日益迫切。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完善志愿服务立法、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确立志愿者救济机制等,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3)从功能障碍消除的角度看,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创新志愿服务模式。资讯科技极大地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发展。无论在内容、形式、范围和效率方面,很多义工服务的资料、信息和经验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如互联网、社交网站等极速送达。探索社工带义工志愿服务模式。有效整合专业社工、普通志愿者两种服务资源,探索形成“社工+义工”服务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对不同类别的志愿者进行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技能培训,通过专业社工指导和带领义工开展服务,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构建起专业社工带义工、义工和专业社工联动服务的良好局面。

4)从功能评价健全的角度看,要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事实证明,志愿服务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通过自己的品牌文化让更多的人认同和参与志愿服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志愿活动的规模、方式将由单一的大型活动向多样性、小型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志愿组织将涌现在社会不同阶层,独立法人运作是必然的需要。着力专业化发展,加强和改进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同时,继续打造一系列急需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现有专业志愿队伍作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之,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性的道德实践行为,在我国经过近二十的发展,形式多样、领域广阔、内容丰富,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志愿服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千万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其人数之众多,热情之高涨,影响之广泛,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影响和制约志愿服务功能作用发挥各种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时代潮流和人们精神需求的社会现象,我们应当从宏观上加以整体规划,从微观上进行具体策划,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把好事做好,激发社会活力,让“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谱写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1] 刘平.单位制组织的公共事务职能与分工——北方城市除雪的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14-21.

[2] 崔月琴.后单位时代的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以“中间社会”的构建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0(7):47-52.

[3] 毕向阳等.单位动员的效力与限度——对我国城市居民“希望工程”捐款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11):149-245.

[4] 高嵘.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特征[J].理论学刊,2013(5):68-72.

[5] 薛亚利.社会动员的变迁及内在机制——以公益献血的动员研究为例[J].社会科学,2011(7):86-95.

[6] C.Wayne Gordon,Nicholas Babchuk. A Typology of Voluntary Societies[J].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1959(1).

[7] 〔美〕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兴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美〕J·L·费尔南多,A·W·赫斯顿.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非政府组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 〔英〕托尼·马歇尔.我们能界定志愿域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0]〔美〕杰勒德·克拉克.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与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2] 安国启,曹凯.论志愿服务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2,1:52-56.

[13] 廖恳.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J].中国青年研究,2012,3:38-42.

[14]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

Social Functions and Promoting Strategies of Volunteer Service: A Case Study of 1338 Volunteers in Guangdong

NI Chidan
(School of Economics,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After 20 years’ development, volunteer service, a social ethic practice, has gained social recognition as it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society. Modern volunteer service has formed a functional system consisting of functions like social education, social security, social guidance and social inte gration. Thus, it would be a better way to develop volunteer social service by means of improving function envi ronment, function system organization, function barrier dissolution, function assessment, and etc.

volunteer service; social function; promotion strategies

C913.7

A

1672-0318(2015)04-0020-10

10.13899/j.cnki.szptxb.2015.04.004

2015-04-20

*项目来源:校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601522S22012,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育项目阶段性成果

倪赤丹(1980-),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