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华生
豪气 运气 才气
——《梅兰芳馨》序
秦华生
前几日,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李祥馆长来京,转交一封赵楷(凯)先生给我的信,同时附有赵先生创作的三首古风长诗《梅兰芳馨》、《艺海堂歌》、《秦娘美赞》,董健教授为三首长诗写的序和作者自序。细细品读,深受感动,颇多教益。信中赵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创作过程:“梅兰芳先生乃我青年时起,就认定他是我一生最崇拜之人。他毕生贡献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作为京剧票友,我由衷钦佩;而他终生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施恩不图报,得惠必报人的崇高品德,我更敬仰;而特别使我感佩感动的是他于抗日期间蓄须明志,谢绝舞台的崇高民族气节!40岁开始,我就想着要把我对他的崇敬之情,用诗歌的形式来加以表达,可一直以来,始终我寻不到完整的时间和幽静的地方,到了我已晚年的2013年,因探亲去了欧洲,在巴黎,我终于完成了半世的夙愿,写成了308句的《梅兰芳馨》古风长歌。这也是我一生所写最长的一首古体诗。”此信结尾处云:“……目前尚缺《梅兰芳馨》一诗序文。先我请求泰州梅馆李祥馆长,他听我刚一开口,就郑重推荐您秦馆长。我对李馆长十分尊重,也心存企求,而李祥先生对您尤重尊仰,为此,我就恭敬地写了这封信。”我虽未与79岁的赵楷先生谋面,却仿佛神交已久,景仰崇敬。既盛情难却,又为赵先生坚持不懈的拼搏追求所感动,欣然命笔,总括其精神为“三气”:豪气,运气,才气。
一曰豪气。我感觉,赵楷先生虽生长在秀丽的江南,却有北方汉子的豪爽性格与豪侠之气。他少年家贫,为谋生与胞兄赵钧小学毕业后同去私塾当小先生。兄弟二人勤奋自学,都考上了大学中文系。但入学第二年,双双被错划为“右派”。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含冤饮恨,受欺承压的26年中,外柔内刚的赵楷坚忍不拔,乐观向上,在诗歌书画遨游之中,化怨气为豪气,刻苦钻研。他曾在1959年写信给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瘦鹃求教,暑假受邀拜会了这位文坛耆宿。1978年,王市中学分配给他一间临河平房,他为此创作的乐府其中有云:“卜居新房,在河之旁。劫后归来而无伤,桑梓今日见康庄。洗往昔之霾气,荡胸中之迷茫。”表现出他的疏放旷达。尤其他创作《七十述怀》更能反映其冲霄之豪气:
半生历难未足忧,惯把阳春换暮秋。
绝境常想千里远,优游不忘一钿愁。
梅兰芳在《金山寺》中饰演白素贞
二曰运气。赵楷先生虽遭26年“右派”之厄运,晚年又遇车祸重病,但因祸得福,恰如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在逆境中遇上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曹大铁先生,拜曹为师,从1972至2011年,相伴近40年,谈诗论文,研习书画,才有1978年以来,六次创作《虞山图》,并于1983年初夏,37层的金陵饭店舍近求远,从常熟王市,聘请他为当时华夏第一高楼的艺术顾问。接着,当年冬天,他拜金陵饭店艺术总顾问刘海荣先生为师,成为海老的关门弟子。1988年,他陪同海老夫妇第十次上黄山,在下榻的黄山北海“散花精舍”,他献上创作的两百句《艺海堂歌》,海老与之展卷同声朗读。读罢笑逐颜开地说,这是叙事长诗,也是真实历史,要赵多加注释,让大家了解长诗,熟悉长诗。与曹、刘二师的相遇而师从,乃赵先生之运气矣。
三曰才气。赵楷先生才气纵横,经过潜心学艺,孜孜不倦地求索,在诗、书、画几方面,都卓有建树。仅就诗而言,2001年,新疆一家五星级酒店邀请10位画家,集体创作了一幅新疆众多少数民族欢聚歌舞的大壁画,赵楷为其题诗:
梅兰芳在《奇双会》中饰演李桂枝
朝元仙杖今重闻,撩眼霓裳队阵森。
鼓瑟琴笙歌盛世,维哈蒙回聚边城。
一方乐奏百方和,千户觞饮万户春。
天下静适鸣镝咽,西域岁岁乐平晟。
赵楷先生擅长创作古风歌行体长诗,先后写成五首:
我国现有医学体系以西方医学为主,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中医药文化了解有限,难以产生专业兴趣与喜爱之情。部分中药专业本科生是由其他专业被动调剂而来,开始时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即使端正了学习态度,也缺乏中医药思维方式。笔者所在学校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类似现象,引起教师广泛关注。经分析,我们认为这样的学生大概可分为两类:待启蒙类和缺乏文化底蕴类。
其一,1987年,他创作了116句《抱冲斋歌》,描写江苏南通范氏家学深远,讴歌范曾的诗画茂才。
其二,1988年,他创作了两百句的《艺海堂歌》,对刘海粟大师一生的求索成就,细加评说。
其三,1990年,他以日本花坛巨擘东山魁夷先生的创作经历,写下了160行《东山魁夷歌》。
其四,他与秦怡多年姐弟交往,情深意切。2008年在秦怡从艺70周年之际,他写成《银灯颂》,现改为180多句《秦娘美赞》。
其五,2 013年,他在法国巴黎,写下308句《梅兰芳馨》,完成了他的夙愿。
五首古风长诗,共约一千句,乃当今文坛的一大奇观,足以留传后世。仅近年赵先生创作最长的《梅兰芳馨》,视野开阔,前后观照;诗情画意,芳香四溢。开篇写道:
乾纲不振九重倾,帝子王孙萎榛荆。
千古华夏曾荼盛,殆清末世积弱贫。
炎黄子女冀复起,遗民无望叹后庭。
诗中采用了比兴手法,夹叙夹议,如第二段描写梅兰芳出国演出之中有:
梅生艺湛宏识见,自吐芳华又振翼。
宇内邀演请游急,京剧出国梅擎旗。
结尾处诗人豪情满怀,放声高吟:
梅公德高懿行兮,灿若繁星碧落天。
梅公恤贫济困兮,百卷千文难言全。
爱国忧民终生(身)念,同仇敌忾气节在云天。
美中之神戏中仙,人中之杰艺中巅。
戏人成神成圣兮,近世梅氏铸碑肩。
在这里,诗人对梅大师的人格艺品,高风亮节,盛赞褒扬,感天动地,沁人肺腑。笔者以奉和范曾先生1992年题赠日本“赵凯艺术陈列堂”的《满江红》作结:
破雾穿霾,扶摇上,青云高翥。
持操守,威武不屈,贫困不移。
太白入仕遭流放,东坡出世难隐逸。
叹红尘黑白混杂间,能区分?
逢逆境,仍发奋;临顺境,奔腾急。
念宝刀未老,又赋长诗。
伏枥老骥志千里,暮年魏武任萧瑟。
近耄耋豪气冲霄汉,凌烟数。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