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鹏,王永清,张永军,吕春雷,郑文哲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为探讨THS发生过程中有效循环血量变化与组织细胞供氧相关性,笔者以快速失血建立收缩压下降曲线方式形成THS模型,以反映组织血液灌注及休克严重程度敏感指标的血乳酸(lactate,LA)为动态检测指标[1-3],探讨组织血流灌注及组织供氧与 THS 发展过程相关性。
1.1 实验动物选择 选择 0.3~0.4 k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n=19),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PF),购于山东省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SCXK (鲁)2013-0001)。十万级亚屏障环境中恒温、恒湿条件下适应性饲养4 d以上。实验前禁食12 h,自由饮水。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实验及模型 大鼠称重及10%水合氯醛麻醉稳定后固定在解剖台上,消毒后仔细解剖出其股动脉,分离完毕后对血管进行PE套管插管,并与生理记录仪(美国Biopac公司)相连,连接完毕打开三通监测大鼠收缩压、心率等变化。选择以上消毒方式,解剖出大鼠颈动脉,经颈动脉插入PE套管并与消毒的定量收集管相连,放血及留取检测血标本。实验前插管进行肝素化抗凝。
实验操作前稳定大鼠30 min,检测及记录相关生理功能指标基础值(T1)。选择颈动脉放血管路放血,大鼠收缩压随其放血量增加而快速下降,形成收缩压下降曲线,达到相应位置可封闭放血管路,维持并观察THS情况。选择带刻度EP收集管,标明 A、B、C、D、E, 分别收集收缩压降至基础值 3/4(T2)和由 3/4 至 1/2(T3)、1/2 至 2/5(T4)、2/5 至 1/5(T5)、1/5 至 10 mmHg(1 mmHg=0.133 kPa)(T6)共5个时间点的放出血液,留取检测血样并常规分离后,-80℃超低温冰箱保存待检。
1.2.2 血乳酸含量水平检测 选择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波长550 nm)及5415R台式冷冻小型离心机、5810R台式冷冻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等仪器设备。大鼠LA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使用NBT检测法。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要求进行标准品处理和实验操作,530 nm波长测各孔吸光度A。 检测范围为 0.05~0.35 mmol/L。
1.3 检测数据分组 19只实验大鼠在T2~T65个位置,分别使用A、B、C、D、E管分别留取血样,LA含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按 A~E 分组。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hapiro-Wilk检验、F检验等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1 大鼠体质量为(0.366±0.032) kg,收缩压基础值 T1 为(100.278±6.746) mmHg,A~E 各组 LA 含量水平见表1。
2.2 对各组进行Shapiro-Wilk检验 见表2。各组LA 含量水平均服从正态分布 (P>0.05); 应用Levene检验各组数据的方差齐性,结果表明各组数据方差齐性(P>0.05)。
表1 各组 LA 含量水平(x±s,ng/ml)
表2 Shapiro-Wilk检验结果
2.3 实验数据资料 为重复测量资料,时间因素为检验的唯一影响因素,故对数据进行球型检验,检验结果为 W=0.152,P<0.001,拒绝球形假设。引用单变量检验方法需ε校正系数对自由度进行校正(选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系数),F检验结果为F=12.491,P<0.001,重复因素(时间)在 5 个状态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见表3。
表3 球型检验结果
2.4 采用LSD法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见表4,表明时间组A分别与时间组D、E间LA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组 B 分别与 D、E 间的LA 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组 C 分别与 D、E 间的 LA 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其余各时间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不同时间状态下LSD多重比较结果
综上所述,在α=0.05的置信水平下,组A与D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E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组B与D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E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组C与D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E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T2~T5及T2~T6、T3~T5及 T3~T6、T4~T5及 T4~T6时间段组内 LA 含量显著性升高,而 T2~T3、T3~T4、T5~T6时间段组内LA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选择大鼠颈动脉插入PE套管手段致动脉损伤,使用大量放血致快速失血引起休克方式建立THS模型,造模及实验方式简单、可靠、易行,易于观察。
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低灌注、无氧代谢增加、再灌注损伤等,组织氧供及氧需之间失衡,伴有静脉血氧含量下降和代谢性酸中毒[3,4]。LA是机体无氧代谢的产物,产生于骨骼、肌肉、脑、红细胞中,经肝代谢及由肾分泌排出,其水平高低可直接反映组织氧合状况及休克严重程度。危重病患者组织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血液灌注不良和组织缺血缺氧,无氧酵解增加致LA水平升高,LA水平及早期清除率与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独立因素预测伴有休克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对于 THS 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5-7]。
本实验表明:T2~T5及 T2~T6、T3~T5及 T3~T6、T4~T5及 T4~T6时间段组内 LA含量显著性升高 (P<0.05),而 T2~T3、T3~T4、T5~T6时间段组内 LA 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收缩压降至基础值 3/4时LA含量为基础值,分别与降至1/2及2/5间L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短时间迅速失血相关;降至 2/5时 LA含量分别与降至 1/5、10 mmHg间LA比较则显著性升高,提示因大量失血持续存在致血液灌流过低,组织细胞得不到充分氧供,造成LA转化生成丙酮酸过程受阻等,过量LA从组织释放到血液中,形成LA含量水平显著性升高并维持。THS发展过程中,收缩压降至基础值2/5前应尽快手术止血及充分输血输液复苏治疗,以恢复血容量及改善低灌注状态,提高LA早期清除率。
LA含量检测及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是当前重要研究课题,体现于休克注重组织灌注及氧代谢指标监测,提高LA早期清除率的治疗方式,以及24 h内使LA、碱缺失等反映组织灌注指标恢复正常的复苏目标[5-9]。 本文以收缩压曲线结合常规经典ELISA方法,进行THS发展过程中LA含量动态监测,体现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状况,其水平可作为体现THS发展过程中LA产生与清除及酸碱代谢平衡调节的重要指标,为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实验依据[10-12]。
[1]李维礁,陈媛,朱玮亚,等.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分组治疗的血压、微循环同步观测[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5):20-23.
[2]刘卫华,黄群英,庞振瑶.高血压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11-1613.
[3]黄朝宗,郑思光,卢 敏.血乳酸测定在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7,9(1):47.
[4]吴健锋,管向东,陈 娟,等.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与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预后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4(4):332-335.
[5]童风琴,姜海峰,管世江.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测定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86.
[6]叶 方,潘卫东,杨志军,等.血乳酸测定应用于预测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J].安徽医学,2010,31(9):1042-1043.
[7]崔恒熙,曹 苇.低压复苏治疗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7(2):152-154.
[8]蔡建强,陈 凛.出血性休克的液体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6):463-465.
[9]刘红梅,孙海晨.创伤性休克复苏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78-81.
[10]于天瑜.102例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1):42-52.
[11]侯 丹,谭 雯.创伤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法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19-4820.
[12]程卫东,孙明寅.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17(4):6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