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桓
(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河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翻译的外在操作是语言的运用:深度解读原文的表达和技巧地运用译出语以摹状原文所表达的事件,这个过程称为“从事件到用例事件”;语言运用的基础是主体的意识活动,包括主体的原初意识和在原初意识基础上深化的反思意识,即从体现主体对事件的感觉的原初意识到体现主体对事件的感受的反思意识。这就涉及语言运用的双重结构。因此翻译过程除有翻译自身的特点外,它同其他形式的语言活动一样,是一个建构和运用意识双重结构的过程。本研究试图建构一个有篇章翻译工作特点的“意识双重结构理论模型”,以此作为翻译理论建设的一种新探索。为易于举例分析说明,以短小精干的汉语古体诗词英译作为例子。从意识运动的原理来说,短小的结构同长篇的结构的翻译过程基本一样。古体诗词当然还有浓厚的抒情成分,这是任何诗体的特征。但是,正如常言所谓的“情景交融”,抒情总是要同写景和说事结合在一起的,所抒的情往往是寄托在所叙的事中透露抒发出来的,古体诗词的叙事成分是任何古体诗词语篇的基础,因此,这一翻译模型有望应用在较为广泛的语篇翻译上。
本研究试图描述一个为翻译过程所不自觉但又必定会依赖的意识双重结构,这双重结构就是使翻译工作得以开始的翻译的本体性的结构,可称为本体结构或称翻译的发生结构和使翻译工作得以展开和完成的摹状结构。语言运用是一个在意识上发生双重结构的过程这一观念,是徐盛桓在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研究中根据当代对意识研究的成果而提出来的。对于这一双重结构,他最初提出的是由“事件”到“用例事件”;事件指给予主体的感觉器官以感觉刺激的那些事物客体的自在事件,如所看到的自然界和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所听到的什么等等,这些客体对主体的感官造成的刺激形成了原初意识;主体通过意识活动的深化,在主体意向性的主导下发生联想和想象,将作为原初意识的感觉进行格式塔转换,获得反思意识,成为主体的感受。在意识研究中的所谓“反思”,就是上述所说的主体由感觉发展为感受过程,也就是由原初意识发展为反思意识的过程。感受主要是以意象的形式涌现而朦胧地出现在大脑里,然后这些意象的概念化、词汇化就成为语言运用的用例事件(徐盛桓,2014)。徐盛桓(2013c)又结合翻译实践,进一步把这双重结构推进为可以适用于翻译过程中的发生结构和摹状结构。
语言运用要表达的是运用主体对自在发生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的感觉感受,自在发生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本身无边无界、浑然一体,但在人们长期形成的视觉习惯上可以作出初步的区分,例如区分中心与背景以及简单事件和复合事件等(陈霖,2008)。语言表达所直接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事件”。因此,事件是语言运用发生的本体结构,换句话说,语言运用是据此这里发生的。然而,语言表达并不是直接地、原封不动地对自在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本身的白描,“感觉信息的表达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所表征的是心理的表征”(徐盛桓,2011),所以语言所表达的是主体心理对有关的事件的感觉感受,即在主体的意向性的主导下,对所面对的事件的感觉及过去相关事件的感觉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使事件在主体大脑里发生拓扑转换,成为主体对事件主要以意象的形式出现的感受。例如主体看到张三拿笔写字这一事件,这一事件在主体的大脑里发生格式塔变换,可能成为“这支笔书写起来很流畅”,并用语言符号标示出来,如用英语的作格句“The pen writes smoothly”给予表达,就是表示这一事件的其中一个“用例”,或称“用例事件”。这是一个用以描写主体对这个事件的感受的摹状结构,是语言实际运用的结构。合起来就是语言运用的双重结构,示意如图1:
图1 语言运用的双重结构
翻译过程中意识双重结构的理论模型,就是根据这样的对意识研究的成果构想出来的。
翻译作为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是译者将原作者用原文的语言表述、描写、摹状的事件用译出语表述、描写、摹状为用例事件。原作是这样形成的:原作者将他所面对的并意欲表述的事件在意识上转换为用例事件,成为原作,这就是译者的翻译对象;译者选择了这个翻译对象,就可以开始翻译过程。按照意识双重结构的设想,翻译过程就是经历这样的两个结构,分为两步:首先将原作的行文“还原”成为若干大大小小的简单的或复合的(并列复合的或主从复合的)事件,以获得以事件为核心内容的这次翻译的本体结构或称发生结构;接着,译者将以上的“事件”通过意识的格式塔变换发展为“用例事件”,用译出语的语言的一个个的“用例”来描写、摹状这个事件。在这个意义来说,翻译就是将这个译者认为是原作的事件表述出来,这是翻译的一个可能还是有点粗糙的、不太成熟的阶段,有点像写文章时作者将事件表述为比较粗糙的用例事件的初稿阶段。
译者将原作的文字表述“还原”为原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意欲摹状、描写的事件。“还原”的过程可参考徐盛桓(2014b)在“隐喻生成—理解的‘意识感受性’理论模型”所提出的“提取—耦合—连通”三步,但用其反过程。“意识感受性”也译为“感受质”等,表示主体通过对事物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的心理感受而得到对事物像什么的某些现象性的认识。连通—提取—耦合要求译者体会原作者在当时所面对的环境下所怀有的意向性,设想在这样的意向性所发生的一切。“连通”是考虑到原作者的心境与当时的境况,将原文的用词造句的文字表述同可能的事件、事物连通起来,“还原”为一个个的事件;“提取”是提取这些事件事物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耦合”是核查在从事件发展为用例事件的拓扑变换的过程中,有关事物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是否能耦合、匹配得自然、合理、成功。例如古诗张继的《夜泊枫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当时的情景是:残月斜坠,不祥之鸟在啼叫;漫天寒霜,寒霜后的枫叶萧瑟。这情景将作者张继考试落第雇舟回乡的“愁”的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情景下,“乌啼”应是连通“乌鸦啼叫”还是连通当时的一个景色“乌啼桥”?“江枫”应是连通当时的一个景色“江村桥”和“枫桥”,还是诗人所面对的江边萧瑟的枫叶?这些都是需要译者根据意向性的取向核查后作出取舍的。这个过程是译者在自己的意向性主导下识解原作者的意向性,即原作者想要指向什么样的意向内容和原作者以什么样的意向态度即以什么样的意向状态、意向估量、意向取向来指向这样的意向内容的。说到底,其实都是译者的意向性在起作用。这样的识解就是对原作的深度解读,同时也是译者为自己认定相关的事件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地建构起译者这次翻译的本体结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环节:第一是将本体结构所承载的事件通过一些方式使本体结构发生格式塔变换;第二是将变换后的结果所得之意象概念化、语码化,得到译出语对这些意象的文字表达,完成翻译工作,但是第二个环节不是本文所讨论的翻译工作双重结构研究的重点,这里不再展开,因为从语言运用来说,如何选用一个句型使作为感受的意象语码化,那是本族语使用者从小习得的结果,而如何在理论上作出说明那是归由语义-句法接口问题专门研究。但这一环节可能连接着译者从诗的创作考虑进行深加工有关。现在继续谈第二点,即从事件通过格式塔变换为用例事件。如前所述,译者将原作者的文字“还原”为事件,翻译的这一过程就是将译者认定为这就是原作者所表述的事件通过意识的“格式塔变换”变换为用例事件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是先验的“完形”活动,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从感觉转换为感受的格式塔变换可以通过四种基本现象达成,这四种现象是:物化、多面稳定体、涌现和不变性。(Coates,2008)物化是从感觉发展为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时的感受会表现为大脑神经涌现出来的意象,意象就是由意识所物化的物象。这样的物化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心境下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相对稳定的物象,这就是所谓“多面稳定体”,这些“多面稳定体”都以意象的形式在脑海涌现出来,这些表现为不同形式的意象是用以“摹状”原来的事件的,它们相对于给予感官以感觉的外部世界的事件来说,其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不变的。如果说“(月亮斜坠1—乌鸦啼叫2—寒霜满天3—江边有萧瑟的枫树4和江上有明灭的渔火5)—我满怀愁绪地6—入眠7”是译者还原的事件,那么这事件以括号内的主体感觉到的一连串事物为背景,事件本身就是“我入眠”。译者就要用意识过程的格式塔变换将这一本体结构变换为摹状结构,“摹状”原来的事件,例如以下的每一种译文都是不同程度摹状原来的事件:
(1)a.At moonset1cry the crows2streaking the frosty sky3,/Dimly lit fishing boats5’neath maples4I sadly6lie7(Trans.by Xu Yuanchong);
b.The old moon is going down1/And the crows make a ruckus2/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3/There are maples on the riverbank4/And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Drift with the current5/I fall into a sad sleep6,7(Trans.by Wang Shouyi and John Nover);
c.Moon’s down1,crows cry2and frost fills all the sky3;/By maples4and boat lights5,I sleepless6lie7.(Trans.by Wang Dalian)
但看看这些译文并同原文相比较,发现这样的变换具有变换中的不变性的特征,例如对于“月落”,有人可能感受为 moonset,有人感受到月亮一个晚上由东走到西已经“old”了,还有人可能感受到月亮正down等,文字变了,但所表现的事件的根本特征没有变。格式塔变换反映的正是翻译的这一最根本的特征:从A文译为B文,表现出的是文字的变换,是原文向译出语的变化,但所表征的事件的核心内容和内容的基本特征是保持不变的;从意识来说是感觉向感受的变化、原初意识向反思意识的变化,保持不变的是事件本身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翻译中的意识双重结构正是刻画翻译中意识活动的这样的变化。现将从事件到用例事件过程示意如下图:
图2 从事件到用例事件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这样的翻译可能还较粗糙、不太成熟,因为在这过程中翻译主要考虑的是还原事件的核心内容,还来不及考虑作细致的某些诗学特性上的加工,而且原文的文字运用对译文的文字运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于“月落”,上述各例子都是译为the moon is going down/at moonset之类,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可能会失之于平淡,缺乏诗所需要的形象性。例如“落月”斜挂在天边,用诸如the moon slants之类来表达是不是可以更为形象?这就涉及译者要从古诗翻译考虑再作加工,使译文尽可能有“诗性”,并接近原诗的风格特征,最后完成古诗整个翻译过程。
从古体诗词的翻译来说,在意识的双重结构中对摹状结构的成果作进一步的深加工,就是对用作表征事件的用例事件作诗性加工。首先是不失原意,然后是符合原诗的风格。如果说从事件发展为用例事件需要主体的意向性作主导,那么对用例事件作深加工则更需要主体的意向性发挥更细致的深层次的作用。
徐盛桓(2013b)认为,意向性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项核心内容,是一次意识活动的发端,并贯串于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表现为在意识活动中对对象的注意、过滤、选择、表征时的心理状态,是意识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和一定条件下在分配注意、行使选择和进行定位时的状态的反映,并呈现判断、评价、表征的功能。把事件做出表征就需要对事件的各环节作出判断和评价,这就需要主体意向性起作用,例如翻译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1雨纷纷2,路上行人3欲断魂4。借问酒家何处有5?牧童遥指杏花村6”,试看如下的英译:
(2)a.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2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1,/I travel3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4,/“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5,cowboy?”/He6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7.(Trans.By Wu Juntao)
b.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2on the Mourning Day1;/The mourner’s3heart is going to break4on his way./Where can a wineshop5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mid apricot flowers6.(Trans.By Xu Yuanchong)
c.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2on All Souls’Day1,/The men and women3sadly4move along the way./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5/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6.(Trans.By Cai Tinggan)
d.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1,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2./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3,in gloom4are pinning away./When asked“Where a tavern fair5for rest,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6,doth point to afar and say.(Trans.By Sun Dayu)
e.It drizzles endless2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1,/Travelers along the road3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4./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5,/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6.(Trans.By Yang Xianyi&Gladys Yang)
从这些译文中可以看到,众译家根据自己的意向性对原文的事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清明”如何理解和表达?“路上行人”指“我”(主体)还是我所看的“行人”?“行人”要不要同清明扫墓联系起来?每年都扫墓,那么“断魂”会到怎样的程度?为什么扫墓后要上酒家?“酒家”是什么?“杏花村”是泛指酒家所在地还是专名?如此等等,这些都需要选择和判断。这些是由主体的意向性特别是其中的意向内容主导进行考虑、判断的。
在深加工中,判断和评价要更深入更细致,这就需要主体的意向性起更大的作用。英国哲学家、语用学家塞尔(2006)在他的研究中将意向性同语言活动联系起来,指出意向性是“心灵的一种特征,通过这种特征,心理状态指向或者关于、论及、涉及、针对世界上的情况”。通俗地说,语言活动中的意向性就是这次语言活动是“指向”什么内容、关于什么内容和用什么态度指向这一内容。意向性作为人的心理和意识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所形成的一种关心自我、保护自我的意识的泛化,常常表现为在各种场景、以各种程度、用各种手段于当时最佳地贴近自我。所谓“贴近”可能从贴近此时此地的心境到贴近习得了的文化风俗习惯、从贴近物质利益到贴近思想情怀。意识活动体现了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统一。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对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的觉察和觉知,主要是意识到自我的生理状况、能力水平、心理特征、同环境的关系等,从而可以据此处理客体对象。人的需要是具体的,在语言活动中转化为语言活动的意图、意向、倾向、目的。而作为一项具体的语言活动,意图、目的往往是在语言活动开始之前就已观念地形成了的,有了明确的目的观念才会有明确的指向性。在语言活动中,主体的意向性使主体的心智、主体的心理活动具有意向,指向或针对外部世界的某些情况。意向性指向或针对外部世界的某些情况,主要靠意向性的两个维度:所指向的内容即意向内容和指向这样内容时主体的心智所处的态度即意向态度。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可以细分为若干的次范畴,如图3所示:
图3 意向性的次范畴
理论上说,相同相似的意向内容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意向态度的角度来识解、表述;反过来,同样的意向态度可以识解、表述多个不相同不相似的意向内容。主体看到想到什么,把它同什么联系起来、放在什么背景上,就有可能使对象发生放大、缩小、延伸、收敛、粘连、变形、由此及彼、由外及里等等的变化,从而也带来感觉、感受的不同。这样的变化是意向内容、意向态度可能的共变。翻译时的深加工就是靠这样的共变,从而带来该诗所需要的“诗性”,即更加“贴近”原诗的内容和“贴近”原诗表达这样的内容时的情感、态度。
意向内容是意识活动主体所感觉到的事件,这会成为他的原初意识。在语言运用中他企图将所感觉到的转换为感受,这是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条件、一定的语境下和他的一定的目的下,主体对客体对象的注意、过滤、选择、认定的结果,也就是在选择后该次语言活动是“关于”什么的。针对事件发生的不同情况、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以及主体的不同目的、不同心境,这样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其结果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从不同的视域视角视点进行聚焦,可能专门也可能发散,具体体现为上图开列的四个次范畴。这四个次范畴是意向内容所分列的四个层次。
“辖域”指意向内容的辖域,即意向内容所指向的、所“关于”的范围的管辖之所在,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一切才可能适合于作为该次语言活动所关指的对象。以《清明》来说,它所关指的就是清明时节以及同清明有关的时间、空间、人物、情景、心境、活动等等。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据说是因周朝帝王在春分后第15天祭奠先王而起(民国时期起改用公历,定在每年4月5日),时为仲春暮春之交,正是气清景明,因而得名。后来晋文公缅怀被烧死的介子推,推出了一个禁烟火的“寒食节”,寒食节就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且据说介子推有倡导政治清明的诗,隋唐以后民间就把清明节和寒食节合二为一,在祭奠先人活动同时又禁烟火不开火煮食,《清明》一诗所关指就是这样的内容。由是而论,上述一些译文关于清明的说法是否合适就有标准可以依循。例如关于清明节的翻译,the Pure Brightness Day、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同清明时节是于气清景明的仲春暮春之交的节令比较吻合。但用西方天主教11月2日的All Souls’Day(通译万灵节)来译它则离清明节比较远,一是“万灵节”蕴含的西方宗教色彩太浓,二是气候也不是“雨纷纷”的特征。而译为the Mourning Day则过分强调对死者的哀悼、守孝、服丧,并不一定符合民间扫墓时不一定是悲痛欲绝的心情,因此“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的说法是否有点过分,这是可以讨论的。另外,去“酒家”有译者译为“for a wineshop to drown his sad hour”,则有蛇足之嫌,因为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扫墓后去酒家,只不过是因为当天禁火不煮食。
“视角”是指在这次关指中观察或描写在辖域范围内的事物的角度。角度不同,观察可能迥异。在《清明》的翻译中,不同的视角明显地反映为对“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观察上。一种角度是把主体纳入被观察的范围,如“I(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这是一种以主观态度做出的描写;另一种是从主体的视角对去扫墓的人的观察,以客观态度做出的描写,如 the men and women/pedestrians/travelers/mourners等。从《清明》来说,从哪一种视角来处理译文都是可以的,只要全文首尾呼应。
“聚焦”中的焦点比视角收得更小。据我国认知心理学家陈霖的研究,人的视觉的特点之一是视觉对对象的感知是从大范围开始的,而不像20世纪以前主流观点所认为的是从局部开始的。视觉可以对大范围的对象区分出突出与背景。这里所说的“突出”,就是从背景中显现出的焦点。在一定视角下被言说的事物就已经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已经被突出来了,就已经被不同程度聚焦了。例如,《清明》“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实不可能全城的路上行人都去上坟,但因诗有《清明》的题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从“路上行人”这个背景中突出“扫墓的人”作为焦点。英文有定冠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把有定语的“行人”同泛指的行人突出来,但像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Travelers along the road等这些较泛的说明就不易聚焦。
“专门化”是指对被聚焦的事物做出专门的归属。《清明》一诗中说“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杏花村”可能是一家专门的酒家,名叫“杏花村”,这就是专门所指,如 the Apricot Bloom Vill、Almond-Town、Apricot Village;与专门化相对的是发散化,是指以杏花闻名的一个村庄里的一家酒家,如a cot’mid apricot flowers、a hamlet amid apricot flowers、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古汉语没有表示专名的符号,这可由译者按自己的鉴赏作出判断。
总之,意向性作为意识活动的核心内容主导着意识活动,意向内容在翻译中对核查已经还原为本体结构的事件的事物的选用起着重大作用。核查过程主要依靠第3节提到的“‘意识感受性’理论模型”中的“连通—提取—耦合”步骤,例如中国的清明节同西方的万灵节连通起来,就要看二者提取出来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是否能耦合。如果说从意向内容入手可以帮助核查翻译时的选词是否得当,是否贴近原诗本来要表达的内容,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加工就要依靠意向态度的帮助。
意向态度指意向主体在一定的条件和他本人一定目的的制约下对已选定的意向内容进行观照和表述所采取的意向立场,具体表现为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心理估量。心理状态如相信、知道、怀疑、害怕、希望、热爱、憎恨等等,常常还可以用一个表示相关的心理状态的谓词明显地表征出来,后面跟一个命题作为宾语;心理取向体现为观照意向内容的取向,如对对象以常态的(中性的)、形象的、委婉的、谐趣的、夸张的、亲切的、责备的、美/丑化的等心理加以观察和叙述;心理估量是认为对象应该显(显要,与之相对的为“次要”)于、前于另一(些)事物和应当显现或隐现等。下面用一个译例加以说明。秦观著名的咏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词《鹊桥仙》,历来为词评家所高度赞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许渊冲译为:
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
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
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
When Autumn’s Golden Wind embraces Dew of Jades,
All the love scenes on earth,however many,fade
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
This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g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看得出来,许译是狠下了点功夫的,语义移译严谨,韵律讲究,声情并茂,又重铸了一些修辞表达手法,读来很有味道和情趣,传递出了译者的诗人气质。但是,我们是希望它能够更为贴近原词的艺术特点和写作风格。“魏晋以来题咏这个故事的作品很多,要推陈出新很不容易。秦观此词,不落陈套,自出机杼。”(胡云翼,1982:101)七夕传说的故事发生在天上,原词从天上写起,片片云彩编织出巧妙的花样,接着就进入到传说的核心内容:飞星传恨。但这里没有提到是什么“星”,这反映了这首词的一种艺术风格,这就是它“不落陈套,自出机杼”。不明说,这就是意向态度里说的心理估量,认为对象应该是显还是隐等。原词还说,他们怀着终年不得见面的幽怨离恨,飞过迢迢银河,在金风玉露的秋天美好时节相会。试看译文: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飞星传恨)。shooting star通常指流星,因此译文会使读者产生误解,而with grief表示的更多是悲痛伤心,不一定与幽怨离恨的情绪相符,因此是否可用with grudge?把他们“一相逢”的时节用“金风玉露”来装点,体现了心理取向的美化的心理。“不明指”是该词艺术上、风格上的一个特点,它蕴藉而含蓄,全词没有明显提及牛郎织女七夕之事,又处处在节令上、空间上、情节上、所营造的情绪和气氛上暗示是他们之事。译文中的“Autumn’s Golden Wind embraces Dew of Jades”的大写好像要把“金风玉露”人格化,不知道这是要让“金风玉露”代表什么在这里拥抱。不明说,但又能使读者明白此词在诉说着什么,这在一定意义上说需要对原来事件陈述加以“放大、缩小、延伸、收敛、粘连、变形、由此及彼、由外及里等等的变化”,这也适用于意味的处理,但许译小瑕不掩大瑜。
翻译“意识双重结构理论模型”描写了汉语古诗词英译过程中意识必定会经历的两个结构,我们把它总结出来,是希望这个理论模型能够帮助理清翻译时的思路和可能经历的步骤。
我们意识到,语言学的总结能告诉人们可以怎样说话,但无法一一告诉人们在什么时候和在什么语境下具体该说些什么和该如何说。译诗需要有诗人的想象力和才华。译诗的深加工可从译者的意向性入手。意向性是人的语言活动中自我意识的核心体现。如何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判断、评价、表征才能真正贴近自我,是需要学习、磨炼才会逐渐形成并最终凝练为一种认识和行动的能力,一个人的意识活动中的意向性是在先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译诗的诗性加工的本领是译者长期学习、磨炼才能形成的才华。
[1]Coates,T.D.Neural Interfacing:Forging the Human-Machine Connection[M].Newyork:Morgan& Claypool Publishers,2008.
[2]陈霖.大范围优先对象形成的神经关联:前颞叶[J].生命科学,2008(5):718-721.
[3]胡云翼.宋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M].李步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徐盛桓.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J].河南大学学报,2012(4):137-144.
[6]徐盛桓.主动补旁格范式为什么可能[J].语言科学,2013a(5):485-496.
[7]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a(3):315-361.
[8]徐盛桓.翻译的双重结构[R].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高端学术论坛”上的学术报告.天津,2013c.
[9]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1-12.
[10]徐盛桓.“隐喻生成—理解的“意识感受性”理论模型[C].上海交通大学“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适用语言学高端论坛.上海,2014b.
[11]徐盛桓.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b(2):17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