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敏
【摘要】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是高中化学要求学生重点锻炼的能力基础,化学实验成为学校培养学生该能力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不同于物理实验,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产生污染大气、损害人体的有害物质,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理念”的引入对于物质循环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理念 高中 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39-01
“绿色化学”是在保障实验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下,运用多种物理、化学方法从三方面(源头、实验过程、生成物质)减少污染,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实验大部分会产生实验原料的硫化物、烃化物等有毒物质,对环境影响颇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不利于实验材料的循环利用,“绿色化学理念”的引入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具有极大作用。
一、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1.政府对于绿色化学理念持积极态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政府要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既要保证试剂安全性,又要充分考虑实验过程的环保性。对于有毒试剂的存放以及生成物的毒性检验应按标准规范操作,并且化学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修建,方便试剂的保存和取用。
2.单元素间的化合操作应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对于S、H、Cl等有毒气体元素的性质、取用方法、保存注意事项等应做详细了解,包括反应所需催化剂的性质,实验过程中准确把握,谨慎操作,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3.教学过程多采用多媒体技术,对于需要毒性较大的反应物试剂以及生成物气体的反應,以及易燃、易爆、不易存储的试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取代,利用直观形象的视频,使学生了解专业人士的操作过程,既保障了师生的安全性,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标准操作的步骤和具体要求。
二、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引用措施
1.实验之前深入了解实验内容、所需仪器以及试剂精确用量。化学实验中选用不同用量以及浓度的试剂极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物质,比如在硫酸和铜的化学反应中,硫酸的浓度对于反应物的产生具有极大影响。取用稀硫酸和铜不会产生反应,浓硫酸和铜反应将会产生硫酸亚铜、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一定浓度的浓硫酸反应还有可能产生二氧化碳。硫酸铜呈液体状态,其中铜离子为+2价,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性,长时间接触,对于眼睛、鼻腔和皮肤具有损害。同时,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存放和取用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在实验之前确定试剂的精确用量和浓度极大保障了实验的成功性。
2.反应物的选用应遵循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的原则,选择高效、无污染的反应试剂。在化学实验反应过程中,制取某种物质时,应尽量避免有毒反应物的使用。乙烯的产量是国家生产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制取乙烯可以选用多种方法,如乙醇的分解反应可以制得乙烯,氢气与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也可以生成乙烯,化合反应过程中所需的能量远远大于分解反应,氢气与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性气体,对于空气有较大的污染性,不利于环境保护,分解乙醇的生成物只有乙烯和水,不会对空气造成任何污染,加热分解使用的酒精灯主要成分也是乙醇,环保性较强。
3.在试剂的辨别过程中,选择简易装置操作。在化学实验前期,试剂的检验尤为重要,尤其是酸碱性的辨别。酸的化学反应容易产生有毒性气体氢气,这时,可以选择其他检验物,简化实验检测过程,石蕊与品红的变色反应是检验酸碱性的重要试剂,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且具有明确的变色范围,可以有效检测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运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褪色,加热褪色的品红,红色恢复,实验结果简单明了,操作简捷方便。
4.应利用物质的相互反应做好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循环利用。比如任何种类的化学反应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逆反应,根据逆反应或生成物的特殊作用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反应对于化合反应而言,两种或多种物质化合而成的其他物质,通过分解反应可以该化合物分解为原来的反应物。在工业生产中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程度,节省了成本。对于生成的有用气体,如氮气,可以采取尾气收集的装置进行再利用;对于生成的有害气体,也可在尾气回收装置中进行适当的化学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
三、总结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进“绿色理念”,不仅是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支持,更是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将得到妥善处理利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和财富,对于环境保护具有深刻意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进“绿色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彩玲,唐新军.绿色化学理念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广州化工,2014(22).
[2]梁文平,唐晋.当代化学的一个重要前沿——绿色化学.化学进展.2000,12(2):228-230.
[3]王春.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探讨.化学教学.200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