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解读

2015-11-30 05:33:52白文勇
雪莲 2015年21期
关键词:倾向批评金瓶梅

白文勇

【摘 要】悠悠岁月,一曲长歌,在华夏文明绵长的历史中,孕育出的文化成果璀璨夺目,文学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颇丰。我国的古典文学在经历了诗词歌赋的繁荣后,终于迎来了古典小说的创作高峰,在这一时期,被后世传颂的经典不计其数,四大名著就诞生于此时。《金瓶梅》作为世情小说的代表,其地位之高,可以与四大名著相比肩,其与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和《红楼梦》并称为“三大奇书”。就《金瓶梅》的价值而言,其不仅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历史风貌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古代小说;《金瓶梅》;批评;倾向

明代,我国封建经济得到大发展,在南方社会,雇员和雇主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随着资本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过去的文学作品写政治、写抱负、写家国理想,但是此时的文学作品,关注点开始发生变化,世俗人情在作品里的表现明显增多。这些文学作品写世俗生活,将笔触从传统转向被世人所诟病的“下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讽刺、戏谑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的冷暖单薄,《金瓶梅》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一篇。《金品梅》作为世情小说的代表,其在人情描写上、人物刻画上、社会评判上,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感性角度的人情化批评

(一)对人情的批评

《金瓶梅》作为世情小说的代表,人情自然是整部小说要表现的重点。中国传统的宗法制观念,决定了我国以家庭为重的人情观念,这一点在现实社会中依然能得到完整的体现。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时代,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已经超乎了血缘亲情的概念,利益成为了决定人情的关键。在《金瓶梅》成书的年代,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阶段,金钱关系成为了左右人情的重要关系之一。尽管自古至今,唯利是图的例子比比皆是,家庭成员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也是数见不鲜。但是在古代社会,家庭礼法被金钱关系所左右却没有出现在一个时代里。在《金瓶梅》成书的年代,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人情被利益所取代,社会间充斥的是金钱的味道,而非人情味。

《金瓶梅》成书于人情味淡薄的大环境,所以在书中,作者也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了充满利益关系的大环境中。作者如此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想通过这种利益间的关系来讽刺、控诉忽视人情的资本社会。家庭观念的模糊、血缘亲情的破裂,使得人际间的交往失去了单纯、失去了快乐。在整部书中,几乎看不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潘金莲、春梅和李瓶儿,为了恩宠互相猜忌,花子虚被西门庆算计,西门庆纵情酒色,最终身死。这些人的关系都被利益勾在了一起,最终也因为利益的消失而散场。

(二)对社会的批评

人情冷暖造成的世态炎凉,使得作者心寒。俗话说“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在《金瓶梅》这部书中,这句俗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西门庆因为要得到潘金莲而和潘金莲合谋害死武大郎,最终也只是花了点钱就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另外在书中的社会,官官相护的局面也是被作者着重描写。由于社会治安被官府牢牢掌控,而官员之间又互相勾结,所以武松为自己大哥申冤的过程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社会,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进行无情的控诉,控告社会的黑暗,控告官场的黑暗,基于此,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对金瓶梅中的社会进行无情的批判,对自身所处的现世社会,进行最有利的控诉。

二、从理性角度的伦理性批评

(一)对享乐观念的批判

大河孕育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中国人安土重迁、勤劳质朴的性格,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得国人在生活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在《金瓶梅》里不一样,《金瓶梅》中的世界,纷繁复杂,处处充满着声色。西门庆的府邸中,夜夜笙歌,西门庆与他的众位姬妾也是沉湎声色而不能自拔。就西门庆而言,他是有钱人家的花花公子,他可以任意挥霍、恣意浪费,每天寻花问柳,纵情享受,这种糜烂的生活方式使得他最终堕入地狱。潘金莲原本是个苦命人,但是一有享乐机会便要牢牢抓住,初次机会的失利使得她到了武大郎身边,后来抓住西门庆这个机会便步入了享乐的殿堂,在西门庆的府邸,她纵情享乐,背着西门庆和别人偷情。整部书中对于情色的描写,都是享乐主义的体现。

就《金瓶梅》的内容看,其中有很大程度的色情描写,但是除却这些成分,无论是西门庆,还是府中下人,抑或是与西门庆有往来的人,无时无刻地不在“找乐子”,从这些人的行为表现来看,整个书就是一部享乐画面的集锦,这种行为和思想观念与我国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格格不入。作者通过这种享乐画面的描写,深挖其人物骨子深处的享乐思想,目的就是对其进行很辣的鞭挞,也可以说,作者对于《金瓶梅》享乐观念的批评,是深入骨髓的评价。

(二)对媚俗化倾向的批判

明清之际,由于资本的大量聚集,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文人将眼光从传统转向世俗,开始注视世情生活,这也是在这个阶段世情小说得到大发展的重大原因。随着文人们关注视角的转变,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艳词、艳曲层出不穷,描写“下流”之处的小说也蔚然成风。

文人的媚俗化倾向导致文学作品过于俗化,而文人间的风气在不经意间影响到了社会风气,整个社会的审美和关注点开始由阳春白雪往下里巴人转变,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充斥着大俗,甚至“下流”的气息。明末秦淮河岸秦歌楚馆林立,靡靡之音泛滥与文人的媚俗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基于此,作者在《金瓶梅》中予以深刻的揭露。西门庆府中的男眷女眷,仿效主子作风,通奸偷情已是家常便饭。潘金莲和庞春梅作为西门庆的妾,算是西门府的半个主子,但是她们身为仆人,与男仆偷情却是毫无禁忌。整个西门府上下,充斥着糜烂的气息,这与媚俗化倾向严重的社会风气融为一体。作者在《金瓶梅》中将这种风气予以暴露,将社会的媚俗化倾向予以揭示,其真正目的就是要将这股社会的不正之风加以纠正,就是要将社会媚俗化的倾向进行转变。

三、结束语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文学作品就是时代的反映。《金瓶梅》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金瓶梅》所反映的正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社会风气的转变、人情关系的梳理,都是时代进步必须要做的重要事项,而作者通过《金瓶梅》所批判内容,正是我们今天社会所需要重新自省的方面。《金瓶梅》是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风貌,同时也可以发现现实的真实。

参考文献:

[1]柴宝芬.同为谶梦——紫式部笔下的光源氏和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之比较[J].长城,2009,(02).

[2]张振会.漫谈中国贾宝玉与日本源氏的爱情命运[J].考试周刊,2008,(15).

[3]阮煜.贾宝玉与源氏人物形象的比较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02).

猜你喜欢
倾向批评金瓶梅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美食(2022年5期)2022-05-07 22:27:35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红楼梦学刊(2020年2期)2020-02-06 06:14:24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6:20
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对于独立人格教育的影响和抑制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9:34:57
兰州市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7:13:37
论班主任如何教导学生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社会科学(2016年8期)2016-11-04 01:53:31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谈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惩罚”
考试周刊(2016年24期)2016-05-27 10:08:36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
环球时报(2014-08-02)2014-08-02 08: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