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康藏道孚 “方言”与古藏文的渊源

2015-11-30 02:02:06伍金多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土语嘉绒藏语

伍金多吉

一、道孚概述

道孚县隶属四川省甘孜州,位于四川省北部和甘孜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于丹巴,西同新龙,南和康定、雅江相连,北于炉霍及阿坝州的金川县,壤塘接壤。

道孚俗称道呜,起名的由来有二:其一是由其地形形似马驹而得名,原称翟呜 (藏语中马驹的意思)后经时间的推移口音收缩变成当下的道孚。其二是在古时贡嘎山下有一匹母马和一匹马驹,有一天手持猎枪的猎人无情地猎杀了母马,听到枪声马驹受惊仓皇而逃来到了一个水草丰美仙境般的地方,被该地的美景所陶醉因此就在该地繁衍生息,因此民间传说而获名。

道孚县境内不仅有丰厚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丰厚物质资源,更多更广的是其文化资源,比如嘛尼舞,藏房建筑,还有扎坝和沙冲等具有母系氏族余留的走婚风俗,原生态地保留了古时遗迹对于道孚乃至整个民族的研究都具有深刻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道孚“方言”的多样性

道孚县总人口40000人 (2010年统计)藏族占90%,汉族8%,其他占2%,村落的布局由河谷、草原、盆地构成,除了藏区较为通用的安多方言 (牧区语)和康方言外还有具有地方性的扎巴土语和道孚土语。扎坝语又称扎坝地脚话 (扎坝语言称为扎坝地脚话(《康导月刊》)多儿吉《道孚语、格什扎话研究》中扎坝语定于四川西北部的方言,与雅江县扎麦区的扎坝无论在语言、地方习俗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基本一致,道孚扎坝称为上扎坝而雅江扎坝称为下扎坝。因扎坝地区较为封闭因此语言上扎坝语中至今还运用着许多古藏语。

三、道孚“方言”的特点

语言系属问题是当今的一个论点,关于道孚语的系属问题至今未能尘埃落定,有学者认为该土语使用范围窄小与藏语差别较大,因此,该土语不属于藏语系属。钦绕俄色学者提到如果要研究一种语言,其前提是要对该民族的语言和风俗有个初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研究该土语的基础,翟蔼堂在《嘉绒方言——方言划分和语言识别》一书中提到:道孚语被定于嘉绒西部的一种方言,道孚县的格西、麻孜、空色、木茹、沙冲等地和新龙、炉霍、丹巴和阿坝州的金川等地也有运用该土语的地方,以上地区位于墨尔多神山边缘,并且道孚在解放前是隶属于嘉绒十八大土司中格什扎土司和嘉拉土司的管辖,因此道孚语属于嘉绒诸多土语中的一种说法成立。道孚县境内语音情况各乡略有差异,可分为四个土语区:

一为沙冲乡土语区 (与丹巴县大桑区藏族居民所讲的语音一致)。

二为鲜水土语区 (包括鲜水、格西、瓦日、麻孜、葛卡、木茹等六个乡)。

三为甲斯孔土语区 (包括上甲、下甲两个乡)。

四为空色土语区 (包括空色乡和炉霍县下拉托区一些乡)。

一个民族拥有多种语言就好比是广袤的草原上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繁荣景象,更能体现这个民族“美和”结合的特点,如同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朵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美”,更充分体现她的“和”。

(一)古藏文成分

藏族诸多方言中参杂一定成分的古藏文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四川道孚土语受历史和外部环境等因素至今也余留了大量古藏语。

古藏文和道孚土语读音 词义ji 美之意Dzo55指白色ȵi55pa53 旧的、旧go35ma55指石头tɕhu55 拿着、一点点带上e55tsõ35

(二)前后、上下加字的发音

拼音文字顾名思义就是要拼着读,无论是英语还是藏文如果音拼的不够准也就丧失了拼音文字的意义或者说是偏离概念,当前大部分藏族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变音从而丢失了该特点。但是,道孚方言或者嘉绒方言中该读法至今还在沿用且非常明显。如图所示:

上加字

s t a发音时上加字s的音较重、与语基t整体发音时s和t a的同时发出,如:s t a t a整体发音时上加字s音较弱,基本上发的是语基t a的音

上加字与语基组合发音时语基和上加字的音同时发出且上加字的音重是藏文拼读最标准的读法,这恰恰也是道孚方言的特点之一。

下加字

前后加字的发音

(三)道孚“方言”与藏族通用语言文字的相似处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四)道孚土语中意相同且音相近的词

意道孚土语的读音 康牧区语的读音鼻bsi t şø眼Rkõ kõ Ima ima脚

有学者认为两种语言中出现音意相同的情况是因这两种语言有可能是同源,叫做同源词,或者是相互借鉴的叫做借词[1]。道孚土语或者是嘉绒方言中有音意相同或者相近的情况是因为音意是随着时间而不断改变的,对于懂藏语并懂藏文的人来说,道孚土语中有些词虽然有些变了音的词,但其仍是藏语的特征非常明显的。因此,该词是同源的可能性很大。藏族著名藏学家木尔格桑木旦曾经说过不懂得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人评价或者研究该民族是不够资格的,同时也是没有根据的。

多尔吉《道孚语、格什扎话研究》中提到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语言集体在相互往来中即可能受到别的语言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别的语言[2]。因此,每个语言中都参杂了一些外来成分,只是混合的程度不同罢了。因此,道孚土语中出现音相近或者相同的原因也是因为受过其他语言的影响后而变得相近,本身与藏语的音行同时毋庸置疑的,藏族著名学者东噶·洛桑赤列曾经说过:民族语言的发展是由民族间的经济、军事等的交往而决定的[3]。藏语自从统一的政治解体后,相互往来逐渐减少,因此统一的官方语言也逐渐消失,各地运用各自的土语于各地生活。公元八世纪和九世纪中藏族著名翻译家白鄀匝呐来到嘉绒地区的时候是藏文的第一次文字改革之后,因此他在嘉绒地区的语言等方面做了很大贡献。但第二、三次文字改革时期是王朝衰落时期,因此在边缘的嘉绒地区的文字和语言未能受到改革,这也是道孚土语或者是嘉绒方言中余留大量古藏文和至今保留着古时未变音的读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嘉绒地区村落布局最大的特征是外围有雪山、山岭、岩山、林山等,因此,生活比较孤立,而内有麦、青稞、豆类等谷物以及苹果、草莓等野果。而嘉绒地区的住房主要是由石砌而成具有固定性,各村寨完全依靠自然,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与外界联系交往,因此词的发展也很缓慢。所以出现了道孚土语或者嘉绒方言中比较难懂和他们也很难听懂的情况。

结 语

中国的美好河山孕育了五十六朵鲜花即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语言的差别,不同环境中的各个民族在历史的岁月中同样也孕育出了各自的语言和风俗。四川道孚方言在受外部环境、内部自然条件下促成了较为地方性、局部性的土语,同时也因上等因素嘉绒地区语言保留了大量古藏文和在物质上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古迹,为我们对于嘉绒地区甚至整个民族的语言和历史的研究创造了重要依据。本文讨论的是道孚“方言”与古藏文的渊源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希冀得到方家的指引和批评,为促进藏区语言文化特别是道孚方言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赞那昂旺、多吉、达热吉整理.嘉绒研究文献整理[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

[2]多尔吉著.道孚语——格什扎话研究 [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年

[3]东噶·洛桑赤列著.语言和教育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猜你喜欢
土语嘉绒藏语
论巴尔虎土语的特殊词语特征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客联(2022年2期)2022-04-29 22:05:07
汉藏语及其音乐
中国音乐学(2020年2期)2020-12-14 03:07:24
嘉绒藏戏传承发展刍议
论蒙古语元音[i]-基于扎赉特土语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西藏研究(2017年3期)2017-09-05 09:44:58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西藏研究(2017年1期)2017-06-05 09:26:11
毗卢遮那大师流放嘉绒之原因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1期)2016-06-22 11:09:25
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西藏研究(2016年5期)2016-06-15 12:56:42
试论现代维吾尔语和田方言的土语划分
语言与翻译(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