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研究——以贡嘎山旅游区为例

2016-01-07 05:55王克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贡嘎山旅游产品

王克军

★旅游研究★

山地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研究——以贡嘎山旅游区为例

王克军

【摘要】以贡嘎山旅游区为个案研究,在空间、市场、时间三个维度下,通过对研究区内外的旅游产品形成要素分析与对比得出以下结论:贡嘎山旅游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应由山地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商务会展节事、特殊兴趣旅游4类旅游产品构成,产品的结构功能层次应为:以山地观光益智和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为龙头、以自驾车、嘉绒藏族风情体验和民族村寨度假旅游为主导,以野营、摄影、科考(普)等旅游为辅助;山地旅游产品体系主要由山地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特殊兴趣旅游产品系类构成。前两类是构成山地和非山地区旅游产品体系的主要系类,但山地应充分考虑区内资源存赋及空间差异、市场需求、同质区域的异同因素以强化该类产品的山地特质。

【关键词 】旅游产品;山地旅游;旅游产品体系;贡嘎山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Tourism Products System:

近年来,随着山地旅游的迅猛发展,学界开始关注山地旅游产品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理论之下的山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原则[1]和山地生态旅游产品设计[2],以旅游资源特色为切入点的山地体验性产品开发[3],以研究地的地域要素为基础的山地旅游产品开发[4],以研究区的自然和人文基质为基础的山地旅游主题产品设计[5]等研究。受自然及文化因素影响,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山地生态旅游[6]、山地旅游对环境的影响[7]、山地旅游规划与开发[8]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成果虽对山地旅游产品的研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但他们却忽略了旅游产品的体系性。实际上,旅游产品构建的关键工作是,融入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组合策略[9]形成有利于内部经营和外部营销双重功能的产品体系。加强山地旅游产品的体系研究与开发,有利于山地旅游区形成多元化产品、确定产品的结构关系、突出产品在结构中的功能,以突破门票经济瓶颈、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10]。故笔者开展如题研究,以供学界与业界参考。

一、几个相关概念

(一)山地

鉴于对山地旅游的研究应关注山地自然化和人文化过程与产物,故本文山地的概念采用丁锡祉与郑远昌的定义:山地是一个自然——人文地域综合体……广义的山地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11]。

(二)旅游产品

在旅游开发与规划中,旅游产品规划是旅游规划的核心问题[12]。而在旅游产品的概念认同上,国内外学界均存在较大的分歧。Medlik(1991)认为,旅游产品就是旅游经历;Middleton等(1998)将旅游产品的概念分为综合性概念和特定性概念;Smith(1994)则以物质基础为核心,由内向外分别为服务、接待业、游客的选择与参与自由度构建了旅游产品圈层模型。国内则以较为宽泛和狭义的定义分歧而居[13]。本文倾向于谢彦君提出的定义: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在一定的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14]。该定义表明,旅游市场需求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导向动力,其开发不能脱离开发地实情。任何区域在旅游产品开发中,不能就单一产品要素而论,旅游产品必须是一种组合产品[15],既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体现出体系性原则。

(三)旅游产品体系

迄今,旅游产品体系同旅游产品概念一样仍无统一界定。王琳认为,旅游产品体系是指旅游产品各种表现形式的集合,其中包括单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产品和区域旅游产品[16]。这一概念显然是基于旅游产品形式堆积下的描述,并未从旅游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作用进行本质定义。2001年,吴必虎提出了旅游产品谱一词并将旅游产品分为传统旅游产品和新型旅游产品两大类[17]。2010年,他又与俞曦在《旅游规划原理》著作中用“旅游产品树”的概念代替了旅游产品谱的概念,并指出吸引物、设施和服务等是形成旅游产品的各要素[18]。同年,吴殿廷等人认为产品、时间、空间系统三个维度构成了旅游产品系统[19]。实质上,这两个概念均有对旅游产品体系的描述,但各有不足。前者并未明确指出构建旅游产品体系的主要因素。后者虽提出了产品体系的构建维度,却忽略了形成旅游产品体系的核心要素——市场。从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旅游市场需求是旅游产品及其体系形成的重要推力;任何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均存在于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任何旅游产品的出现均存在时序性,且它们皆呈现出相应产品生命周期特征。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考虑……旅游产品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体现……区域旅游产品是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一定地域的旅游景观、设施、服务和物品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自组织,并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20]。因此,旅游产品体系就是指,由空间、市场和时间共同作用与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内外功能结构和横纵序类主次的旅游产品系类结构。横向系类利于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针对性选择,纵向层类利于旅游开发地在旅游经营中对内部产品的主次比较、战略定位、决策偏向等。文章对旅游产品的横向分类采用吴必虎(2010)提出的标准,将其分为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商务会展节事、专项(主题)和特殊兴趣五大类,纵向按旅游产品内部发展和外部营销功能分为龙头、主导和辅助三个层类(见图1)。

图1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维度图示(据吴必虎的“旅游产品树”图改绘)

二、山地与非山地区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要素比较

(一)旅游资源

我国山地面积约630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21]。山地拥有非山地区不具有或无法抗衡的特殊旅游资源。其一,山地是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高度结合的区域。仅截止2009年7月,我国有20处山地型遗产地(含与山地密切相关的遗产地),占总数的52%……山地型风景名胜区(含与山地密切相关的风景名胜区)有129处,占总数的69%……山地型旅游区(含与山地密切相关的旅游区)35处,占总数的53%[22]。这是非山地区开发并形成高品质、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观光益智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其二,因山体岩性不同,受外力作用不一,维度位置、海拔高度各异,使得山地形成了诸多特有的地表及地下景观。如跌宕起伏的峰峦、雄伟壮观的峡谷、五彩斑斓的溶洞、神秘莫测的天坑等。这是山地形成观光、探险、猎奇、科考等特色旅游产品系列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三,我国山地聚集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23]且主要杂居于山地。虽山地在商务会展节事旅游凭借物及开发条件方面落后于非山地区,但山地却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服饰、建筑、节庆等民族旅游资源。这不仅是山地开发民族传统节庆、民族村寨、民族娱乐等产品系列的优势所在,更是部分山地形成区域品牌旅游产品的重要凭借。如凉山州彝族火把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西双版纳泼水节等。

(二)吸引力与市场响应

游客流向及流量是衡量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点)吸引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中国旅游百强景区排名则是其最好的验证资料。据图2显示:近三年中,山地型景区(点)年游客接待量在我国旅游百强景区年接待总量中的占比近四成。旅游百强景区中,山地型景区(点)数量占比已增至2012年的41%。这三年中,虽有过六成的游客流向非山地的历史遗址及遗迹、主题公园、海滨等景区(点),但无论从山地型景区数量还是其年接待量在百强景区中的占比来看,山地型景区皆呈现出绝对的吸引力优势。这表明游客在旅游产品需求倾向方面更偏好山地型旅游产品。

图22010-2012年中国旅游百强景区游客接待量表(单位:万人次/年)*数据来源:据中国旅游总评价榜网数据析出.2010-2012年中国旅游百强景区.http://www.meijing001.com/index.php

(三)旅游发展机会

1992年《21世纪议程》的签署和“2002国际山区年”的确定,标志着国际层面开始关注山地综合发展。此后,《21世纪议程(第13章)》、《阿尔卑斯山公约》、《喀尔巴阡山公约》、《欧洲山区公约(草案)》等国际或区域性的山区发展立法相继出台。早在1996年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就确定进行山区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工作……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工作”…… 2007年,形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决定》(拟征求意见稿)……此外,我国正在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决定》、《“十一五”和2020年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实施纲要》[24]。这些政策及立法不仅为山地的农、牧、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其旅游发展带来了资金注入、基础设施改善、技术合作等机遇。此外,我国政府开始注重与国际专业机构的合作,以互惠互利的模式带动偏远、欠发达山地区的旅游发展。如2007年10月,阿尔卑斯——四川山地旅游开发合作项目正式落户成都,并确定龙门山为中法山地旅游试点项目[25]。

三、研究区域概况及旅游业现状

(一)研究区域概况

贡嘎山旅游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10000Km2,主要由康定市和泸定、丹巴、道孚、九龙、雅江6个行政区的34处景区(点)构成。区域以海拔7556m的贡嘎山主峰为中心,四周6000m以上高峰达45座,海拔5000m以上的极高山区占贡嘎山区面积的1/6[26],为典型的山地旅游区。为体现研究区域的空间差异,研究遵循当地百姓的习惯以折多山为分界线,将研究区分为东部地区(泸定县、康定市、丹巴县)和西部地区(雅江县、九龙县、道孚县)。

(二)旅游业现状

图3显示:贡嘎山旅游区的旅游年总收入由2004年的8.4亿元增至2012年的24.44亿元,增幅290%。该区年旅游总收入平均占据甘孜州历年旅游总收入的73.14%,已成为甘孜州旅游业的支撑型区域。迄今,区内已建成4A级景区2处、4C民用支线机场1个、二级公路近300 Km。但与周边地区相比,研究区的旅游业远落后于省内外周边同质地区。除国民社会经济因素外,旅游产品的单、散开发模式是形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是区内旅游产品单一。目前,该区仍以初浅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针对区内资源特色、文化内涵、市场需求而开发的休闲娱乐度假、商务会展节事、专项(主题)和特殊兴趣类旅游产品几近空白。二是产品的功能性结构缺失,未能形成有利区内旅游发展的龙头、主导、辅助的层次性产品体系。三是市场针对性极低,未能针对客源市场需求的异同,研究、设计并开发出具有市场营销战略功能区隔和竞、合功能的旅游产品体系。

图 3 2004-2012年贡嘎山旅游区旅游总收入折线图

注:1.数据来自甘孜州旅游局办公室历年统计资料;2.因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故该区2008年相应统计数据缺失。

四、研究区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维度分析

(一)空间维度

1.吸引物存赋及分布规律

如果说“中国旅游的潜力在西部,西部旅游的潜力在甘孜”[27],那么甘孜州的旅游潜力则在贡嘎山旅游区。此间云集冰川、雪山、温泉、草原等自然旅游资源,藏传寺庙、红军长征遗址、藏民居建筑等人文旅游资源,扎坝走婚、丹巴成人礼、康定“抢头水”等奇风异俗,牛背山徒步、莲花湖露营、猎塔湖猎奇等原生旅游地,“四月八”转山会、塔公赛马节、九龙游海节等传统节庆。从研究区的资源存赋情况来看,区内能开发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特殊兴趣和商务会展节事旅游产品体系。但区内旅游资源分布、区间社会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等存东西空间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为高品质的自然旅游资源及景观。如“世界第三极东地标”的地标景观——贡嘎山,落差高达6000m的大渡河峡谷景观,区内20处特级和22处一级地质遗迹景点[26]也多分布在此间。这一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优于西部地区,并已打造出泸定县和炉城镇、磨西镇“一城两镇”的旅游功能性城镇。在旅游的接待能力方面,东部地区相对较西部地区成熟。研究区内唯一的4C民用机场、2处4A级景区及2星以上的酒店皆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则以新都桥、甲根坝、道孚一带的藏族风情为主,区内散落莲花湖、五须海、雅哈钙化景观等原生旅游地。此间的幅员较大、交通条件较差、旅游接待设施较落后,目前主要是自驾车、摄影、骑自行车旅游群体前往。故从贡嘎山旅游区吸引物的存赋及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该区旅游产品体系的横向类别应由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商务会展节事、特殊兴趣旅游4类产品构成;东部地区应以山地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西部地区则应以藏族风情体验、自驾车、摄影、野营等特殊兴趣旅游产品为主。

2.区位条件及客源市场距离

贡嘎山旅游区是历史上“民族走廊”“藏彝走廊”“茶马古道”的重要地带,是“康巴文化”发祥地的重要板块,是“情歌故乡”的腹心地,是联系川、滇、藏境内汉、藏、羌、彝民族文化和经济的重要纽带。贡嘎山旅游区同属于四川旅游西环线*四川旅游西环线:即由甘孜州、阿坝州、成都市、雅安市境内七大景区构成的四川西部环线黄金旅游带。和大香格里拉环线片区(以下简称“双环线”)。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把贡嘎山旅游区作为四川省环线建设的核心部分。该区是甘孜州距周边大中城市最近的旅游区,距成都市仅272Km,距重庆市532 Km。为此,研究区应以区内的冰川、雪山、温泉、高原风光、藏族文化为凭借,积极研发出极具区域特色的山地旅游产品体系。在彰显区内特色产品的同时又以互补性产品融入“双环线”以提高区内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3.原住民情况

贡嘎山旅游区内各类城镇共100个,其中县级城镇6个,乡镇94个。汉、彝、藏等13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总人口约12万人,其中景区人口总数约占25%,人均收入极低。据甘孜州2012和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区内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仅4610.2元与5435.38元。随着区内旅游的发展,部分农牧民逐渐以餐饮、住宿、马帮等形式参与旅游接待与经营中。目前,涉及旅游经营接待的农牧乡、村已十余个。其中,相对成型的仅磨西、甲居藏寨两个,其它乡、村因周边缺乏支撑型景区、区内交通落后和政府对其规划、开发及宣传不力等因素致使其长期举步不前。如2010年,政府引导江巴村开始经营自驾车旅游接待,但因该地周边缺乏支撑型景区致使其长期处于“客源饥饿”状态;早在2006年,五须海周边的村民在地方政府鼓励下开始经营民居旅游接待,但因五须海的开发进程及模式使他们仍未明显受益;莲花湖以高山湖泊、湿地、温泉等资源吸引了众多自驾车旅游者前往,但此间的基础条件仍未得到改善致使库西绒村部分居民以搭建临时工棚形式经营旅游业务,他们的旅游收入普遍在4000-6000元/年/户[28]。因此,应高度重视区内景区周边及沿线乡、村的社会发展现状,抓住特种旅游开发成本低、经济贡献大、旅游消费漏损小、空间扩散度高、富民度高[28]等特点,以民族文化和高原风光为凭借,在西部地区开发民族风情体验、民族村寨观光、自驾车等旅游产品,既体现区内特色又让它们成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之一。

(二)市场维度

1.现实市场特征

据贡嘎山旅游区历年的经营资料来看,国内游客是其主要客源;在性别方面,国内外游客皆以男性居多;在年龄方面,国外游客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国内游客则集中于25-44岁年龄段;在客源来源方面,国际游客以欧洲国家及地区为主,国内则以成渝两地为主,其次是珠三角、环渤海和长江三角地区及邻近经济发达地区;出游动机方面,主要以观光休闲和特殊兴趣旅游为主,其市场份额比值为6:4左右;出行方式方面,国外游客以散客形式为主,国内游客则以参团、自驾为主。游客在贡嘎山旅游区内的流向主要集中于海螺沟,仅2014年2月期间,该景区实现接待游客4.19万人次、门票销售收入312.98万元、旅游接待收入3357.84万元,遥遥领先于其它小区。从市场需求结构来看,该区应突出传统观光、休闲和度假旅游产品的主体地位,并认可特殊兴趣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前者旨在强化研究区旅游产品特质、为塑造精品旅游产品奠定基础、稳定区内市场份额,后者旨在丰富区内产品类型、提高游客需求满足度、吸引区内游客向西部地区流动。虽区内东部和西部均具形成同观光、休闲和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但相比之下东部海螺沟、木格措、跑马山三个景区的知晓度较高、距离一级客源市场最近、旅游接待设施及服务水平较高,且集冰川、雪山、温泉、动植物等资源于一体。为此,东部的观光益智和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产品毋庸置疑地应成为研究区旅游产品体系中的龙头产品,从而带动区内其它区间旅游发展。

2.与周边同质区域的要素比对

在旅游资源及区间吸引物的单向性比较来看,贡嘎山旅游区与四川阿坝州、云南迪庆州、西藏昌都有极强的相似性。这四个区域的旅游资源皆呈现出雪山、温泉、草原、森林、民族文化等同质性,且现行旅游产品类型皆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2013年这四地的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分别为:甘孜州638万人次、63.25亿元,阿坝州2280万人次、194亿元,迪庆州1246.54万人次、120.54亿元,昌都21.1万人次、3203.2万元。贡嘎山旅游区所在行政区的旅游业远远落后于阿坝州和迪庆州,这两地是贡嘎山旅游区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主要是阿坝州和迪庆州的旅游事业起步早且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经营经验及理论,而研究区域仍处于摸索及经验借鉴阶段。但贡嘎山旅游区也具备自己的比较优势:一是高品质的自然资源优势。该区域拥有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海螺沟冰川;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高大的冰瀑;国内高山温泉中海拔最低、品质最佳的冰川温泉——贡嘎神汤温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观——海螺沟红石滩。二是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区内拥有浓郁的嘉绒藏族文化、丰富多姿的木雅锅庄文化、独特的扎坝走婚文化,这是其它地区不具有的旅游资源。三是独特的景观大道。区内有几乎囊括了藏区所有类型美景的G318川藏线段和G317川藏线段。这皆是阿坝州、迪庆州及昌都地区不具有或无法媲美的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从有益于同周边地区的竞、合态势角度来看,研究区应以G318和G317沿线自驾车、嘉绒藏族风情体验、民族村寨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为主导,以区隔于竞争对手,以冰川、红石、温泉等山地观光益智和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产品为龙头从而弥补周边同质地区及“双环线”旅游小区相应产品的不足。

3.时间维度

国内外事实表明,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国家(地区)在开发旅游时应严格遵循旅游开发的时间秩序原则。即旅游开发国(地区)应以领地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及现状为参数,以国内外的旅游发展趋势为契机,以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科学选取旅游开发的时机,理性决策旅游产品的主次,恰当实施旅游经营策略。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可用定量法加以判断,即根据不同年份旅游地的销售额增长率或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的大小判断。贡嘎山旅游区2005-2012年的旅游销售收入增长率(因2008年数据缺失,故不含2009年)分别为19.95%、87.38%、-22.62%、16.91%、40.39%、13.4%。其中,因2007年甘孜州地质灾害频发和交通改造带来的不便致使当年的旅游销售收入呈负增长,但其它年份均在10%以上,平均增长率20.75%。按表1的判断标准,贡嘎山旅游区的旅游产品自2004年来一直处于成长期。在此期内,产品的销售量和增长速度都飞速上涨,利润飙升……其他旅游经营者看到有利可图,纷纷采取跟随战术,开发替代产品或是仿制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9]。因此,旅游行政部门及企业应杜绝旅游产品成长期内的非理性行为,积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完善产品功能为核心[30],强化区域龙头旅游产品品质及形象,进一步对潜在的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并推出相应的辅助产品,以提高其需求度。但近10余年来,贡嘎山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一度处于失序状态。自2001年以来,该区域先后开发了燕子沟、跑马山、塔公草原、木格措等自然风景区,丹巴甲居藏寨、江巴牧民新村、五须村等民族村寨接待点,“康定·国际情歌节”“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巴国际狂欢节”“泸定县杵坭红樱桃节”等节事旅游。这些新增旅游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给区内带来了游客量的增长,但并未带来相应的质变反而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一些游客以“上午拍照、下午泡澡、晚上睡觉”“死气沉沉郭达山,华而不实跑马山”“甲居的美、传媒的嘴、徒劳游客的腿”等顺口溜对海螺沟、跑马山、甲居藏寨等景区加以抨击。因此,贡嘎山旅游区应正面区内旅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实情,进一步优化区内龙头产品和主导产品的品质,在对主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性地开发野营、科考(普)、节事及摄影等辅助产品,从而形成一个主题鲜明、种类丰富、主次分明、内外功能具备的旅游产品体系。在实践中,又以这一产品体系凸显区内产品特色、赢得更多游客青睐、促进各区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表 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判断表[29]

结语

研究以贡嘎山旅游区为个案,在空间、市场、时间三个维度下,通过对研究区内外的旅游产品形成要素分析与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横向层类来看,贡嘎山旅游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应由山地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商务会展节事、特殊兴趣旅游4类旅游产品构成。纵向层类来看,该区的龙头旅游产品为山地观光益智和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主导旅游产品为自驾车、嘉绒藏族风情体验和民族村寨度假旅游,辅助旅游产品为野营、摄影、科考(普)等旅游。

(2)山地旅游产品体系主要由山地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特殊兴趣旅游产品系类构成。前两者的主要功能是为区域获取稳定的客源,后者的主要功能则是进一步体现区内产品特色。因山地的区间地理条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等差异,横向同类旅游产品在区域内的纵向分类层次不一。

(3)传统观光益智、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产品仍是构成山地和非山地区旅游产品体系的主要系类,但山地应充分考虑区内资源存赋及空间差异、市场需求、同质区域的异同因素以强化传统旅游产品的山地特质。

黄静波(2007)在基于山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基础上,提出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保健疗养、科考科普、美食购物、会议旅游、其它产品8大类及若干细类的山地旅游产品项目库[31]。这一成果虽对山地旅游提供了产品研发方向,但未能体现出山地旅游产品系类结构下的功能。且区域内旅游资源类型往往呈现多种多样的特征,其分布也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32],山地各小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故任何关于山地旅游产品的研究皆不可能将山地旅游产品不分巨细地无穷列出。因此,相比之下关注山地的旅游产品体系研究更具区域内部发展和外部竞争指导意义。至于那些亚类、次亚类或新增的山地旅游产品(项目)名目或系类归属问题,主要遵循吴必虎的“旅游产品树”理论即可。

参考文献

[1]鄢和林.开发川西山地生态旅游的探讨[J]. 生态经济,2001年第4期,p21

[2]王瑛、李波.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J]. 生态经济,2004年第11期,p105-109

[3]冯娟、殷继成.四川芦山大雪峰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和体验性旅游产品设计[J]. 四川地质学报,2007年第3期,p211-214

[4]缪寅佳、李晓琴.高山、极高山地区山地旅游产品设计初探——以贡嘎西坡为例[J]. 科学时代(上半月),2011年第3期,p190-191

[5]贾婷媛.夹金山山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Nepal S K. Mountain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y, economics, and ethics [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 22(2):104-109

[7]Cole V,SinclaiA J. Measur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a Himalayan tourist center[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 22(2):132-141

[8]James Higham. Tourism and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reg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4): 491-492

[9]Health,E and Wall,G. Marketing tourism destinations: A strategic planning approach [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992:74

[10]梁江川、张伟强.基于活动偏好市场细分的旅游产品谱系开发——以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为例[J]. 旅游学刊,2009年第9期,p37-42

[11]丁锡祉、郑远昌.初论山地学[J]. 山地研究,1986年第3期,p179

[12]李丽娜.北京植物园旅游产品规划[J]. 四川林勘设计,2007年第4期,p47

[13]宋书楠、张旭.对旅游产品概念及其构成的再探讨——兼与曲玉镜等同志商榷[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p16-18

[1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p77

[15]赵克非.浅论旅游产品的结构效应与旅游规划的组合力[J]. 旅游学刊,1995年第6期,37-39

[16]王琳.旅游产品体系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9期,p138

[1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p244-306

[18]吴必虎、俞曦.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p165

[19]吴殿廷、王欣、耿建忠等.旅游开发与规划[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p77

[20]李亚兵.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1]丁锡祉、郑远昌.再论山地学[J]. 山地研究,1996年第2期,p83

[22]陈进、陆林、晋秀龙等.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p162

[23]骆为祥.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分析[J]. 南方人口,2008年第1期,p50

[24]侯一蕾、赵正、温亚利.我国山区综合开发研究综述[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第5期,p500-501

[25]刘霞.山地旅游竞合模式研究——以中法山地中心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6]李娴.贡嘎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27]王克军.旅甘孜州国内特种旅游需求实证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12年第5期,p75-79

[28]王克军.特种旅游者对甘孜州旅游目的地的意义研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p65-68

[29]贾玉成.旅游风景区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的创新(上) [J]. 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6期,p18

[30]韩勇、丛庆.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p158-159

[31]黄静波.山地型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以郴州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07年第5期,p103-106

[32]杜海忠.以形象为主导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特色旅游项目策划为例[J]. 人文地理,2006年第6期,p50

[责任编辑:古卿]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24(2015)03-0055-09

作者简介:王克军,四川民族学院旅游环生系副教授。(四川康定,邮编:626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孜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业发展耦合研究”,项目编号:13SB018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治理研究——以丹巴县为例”,项目编号:CR1412;四川民族学院研究项目——“甘孜州非遗资源的旅游功能开发理论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XYZB001。)

A Case Study of Gongga Mountain Scenic Spot
Wang Kejun

【Abstract】The study takes Gongga mountain scenic spot as an example, with space, market, and time dimensions,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formation of elements for the tourism product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area. Then it holds on that: the tourism product system of Gongga mountain scenic spot should consist of mountain tourism,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business exhibition, festival, and special interest tourism, etc. Also the tourism product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as the following: taking mountain tourism,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s the dominant items; self-driving, Jiarong Tibetan style experience and ethnic village holiday tourism as the leading items; camping, photography, expedition and other tourism as the complementary items. And the tourism products for mountains should be fully emphasized the unique resource, spatial feature, market demand, and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homogeneous regions, etc.

【Key words】mountain tourism; tourism product; system; Gongga Mountain

猜你喜欢
贡嘎山旅游产品
贡嘎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与海拔分布
我用诗歌暖身(四首)
荣耀蜀山之王
冰上不胜寒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致贡嘎山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郑州方特游乐园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