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综合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5-11-28 00:27张淑玲
甘肃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学生

张淑玲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74—01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语文课程“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功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课程任务之一, 将其和“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并列为课程教学内容,可见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分析其原因,一是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弱,不好操作。二是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比较弱。三是对文化基础课的轻视,使得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低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受考试制度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繁琐的分析,重复的抄抄写写,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语文实践活动改变了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它利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将自然风光、风土习俗、新闻热点等非文本内容均作为活动内容,以课本剧表演、诗朗诵、讲故事、竞聘模拟、趣味自我介绍、优秀图书推荐会、讲述我与大自然的故事、唱给母亲的歌等学生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工具性”与“人文性”,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活动主题的确立、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的评价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只在整体安排上给予指引、定位和把关,把学生完全推到前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以及表演者。

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

我们都知道,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大多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意志品质等也得到了加强。

如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要求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写解说词、导游词、游记。活动前,教师讲解了解说词、导游词、游记的写作基本知识,而后组织学生参观“铁人王进喜故居”,分组收集自然、社会人文等资料,写一篇解说词、导游词或游记,并制作成课件在班上交流。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是向老前辈请教,或是到图书馆查阅,或是上网搜索,收集有关玉门的历史传说、名人故事等,编成小故事、解说词等在课堂上讲述。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还以电影《创业》中王进喜的故事片断为切入点。经过一周时间的精心准备,同学们上台活动的积极性高涨,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讲述、特色产品人参果解说、历史遗迹昌马千佛石窟的导游等,无不让同学们惊讶、称赞。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了解说词、导游词、游记这三种文体的写法,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内涵,激发了爱国爱乡的热情,让他们为自己生长在这块土地而倍感自豪。

可以这样说,实践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活动结束时所获得的某种有形的成果,更体现在活动过程之中易于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无形的东西,如情感体验、意志品质、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当然,在实践活动中更是潜移默化地凸显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