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林語堂是享誉中外的翻译大家,《浮生六记》被视作林语堂先生最见功力的译作。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和生态三维度视角研究浮生六记,探究林语堂“为何译”,即对文本和社会环境的适应选择,以及“如何译”,即如何实现生态三维度的转换,以准确达到传达中国文化并更好指导翻译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浮生六记;适应选择论;生态三维度
一、引言
2004年,胡庚申教授出版了译论编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林语堂先生英译《浮生六记》得到很多学者的好评。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和生态三维度的转换分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既是对理论的验证,又能为林译研究添砖加瓦。
二、对文本的适应与选择:
(一)《浮生六记》——心中之乐土
《浮生六记》写作风格自然清新,可谓一部性灵文学的珍品。林语堂天性率真自然,主张“性灵说”,其内在精髓在于:注视人生,用于保持自我个性,敢于抒发真实感情,不矫情粉饰,也不超进做作。因此《浮生六记》吸引林语堂的注意力是必然的。沈复一生沦落不遇,寄托在闲情意趣背后的是逃脱残酷现实的悲苦心态,这与20—30年代林语堂的心境是相契合的。当时林语堂与爱国青年站在同一阵线批判封建势力,而朋友遭到暗杀使他的思想发生变化,他开始逃避政治,希望能享受自己心中安乐的生活。林语堂发现自己与沈复的情感出现共鸣,《浮生六记》恰好满足了他寻求心中宁静乐土的追求。
(二)芸——女性崇拜情结
在1999年出版的《浮生六记》英译本译序中,林语堂指出:我现在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不过因为这故事应该叫全世界知道,一方面流传她的芳名,另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位无猜的夫妇的简朴生活中,看到了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不如意事的折磨,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决心追求享受浮生半日的清福,却又怕遭神明的忌恨——在这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沈复笔下的“芸”和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刻画的姚木兰一样是传统女性的典范。她们爱美爱真,知足常乐,任劳任怨,宽容大度,是令林语堂崇拜的女性形象。
三、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人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这一方面体现了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汉学心态。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正处于工业文明时期焦躁的西方人的精神需求,以东方文明的悠闲哲学重新唤醒了美国人头脑中曾经拥有的但已丢失的自然主义精神,这也正是林语堂为西方人呈现的中国式艺术生活的最佳样板。林语堂适应国内外社会环境的需要,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考虑到对译语世界需求的考虑,于是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与自己能力和气质相符合《浮生六记》。
四、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方法的三维转换指在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及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平衡。下面笔者就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中的一些例子来论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三维”的适应性转换。
(一)语言维的选择适应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就语言形式层面而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将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时要综合考虑“包括字音字义,措辞搭配,语言结构等在内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的语言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充分把握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考虑原语和译语在语言层面的适应性转换。
例: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
You know that an insect does not change its color after death. You find a mantis or cicada or butterfly; kill it with a pin and use a fine wire to tie its neck to the flowers, arranging its legs so that they either hold on to the leave
就句子结构而言,原文属于汉语中典型的流水句,都是短句,较为分散。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译者在译文中利用连词(and),现代分词(arranging),并改变标点符号,旨在使语篇衔接自然,结构紧凑,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原文无主语,在译文中译者添加主语 “you”,将上下文紧密连接起来,这种语言维上的适应转换方便了译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二)交际维的选择适应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指在翻译过程中双语交际意图的有效传达,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既关注原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中得以体现,是否传递给译文读者;又关注原语系统里交际意图是否传递给读者。
例:姜桂之性老而愈辣,以喻忠节之臣,洵不虚也。
The ginger is by its nature the more biting the older it becomes, and it seems to me extremely appropriate therefore for it to be compared to old dour, veteran ministers of state, who often have more guts than the young ones.
“姜桂之性老而愈辣”是一种植物隐喻,和中国俗语“姜还是老的辣”同义,指老人的智慧老到,说话有威力。译者采取了直译的手段,译成 “The ginger is by its nature the more biting the older it becomes”,而后半句对忠节之臣的增译解释“who often have more guts than the young ones.”,让读者明白了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有效传达了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较好地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三)文化维的选择适应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双语文化差异,做好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由于原语和译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译者应该注意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免造成文化曲解。
例:余曰:“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
In the next life, you must be born a man and I will be your wife.
此句中的“女子”指的是妻子。古代人主张女子出嫁从夫,“相从”指的就是出嫁。译者在处理此处时,并未将源语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译文中,而是以中国文化为基,充分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将“女子相从”译成“be your wife”,成功做到语言维上的适应转换。
五、结语
本文立足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态三维度为指导,概述了林语堂先生在英译《浮生六记》过程中对文本、社会环境的适应和转换,探究了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三维的适应性转换,从而生成“整合度较高的”译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和生态三维度分析林译《浮生六记》,既能丰富林译研究,又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如今的翻译实践工作,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汉学心态:林语堂文化思想透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68-72.
[2]陈东成.从生态翻译学看广告中“三维”的转换[J].云梦学刊,2012(7):147-151.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6):11-15.
[4]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报,2008(4):90-95.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M].商务印书馆,2013.
[6]黄培清.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解读——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4):62-65.
[7]李顺春.闲适·性灵——谈“林语堂与中国文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89-92.
[8]沈复著,林语堂译.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记[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9]肖婷.林译《浮生六记》中的文化信息在文化维的适应[J].科教文匯,2009(22):247.
[10]姚志奋.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林语堂《浮生六记》的英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