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跨栏教学中的应用

2015-11-28 06:35:47王玉清
天中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跨栏创造性动作

王玉清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跨栏教学中的应用

王玉清

(黄淮学院体育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跨栏教学,并将其教学效果与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跨栏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和提高反应、决断、运动表现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信息化教学模式;常规教学模式;跨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信息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各类教学模式的整合。跨栏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较复杂的项目,对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度、耐力等素质的要求较高。跨栏项目的学习难度较高,教学效果受教师示范动作的影响较大,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易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本研究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跨栏教学,并将其教学效果与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实验,旨在为体育院系跨栏等田径项目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实验方案设计

为了比较跨栏项目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将黄淮学院体育系2013级社会体育专业的42名男生随机分成实验教学组和对照教学组,每个教学组21人。

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均相同,教学总时间均为24学时,理论、技评等考核内容均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为:教师讲解,做动作示范→教师安排练习内容→学生统一练习→测评。

实验组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轮廓形成、细节改进和完整技术提高3个环节。

(1) 轮廓形成环节。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跑、跨结合技术。教学方法步骤:观看跨栏教学视频资料→行进间的跑、跨练习→行进间三步一跨练习,然后现场录像→结合现场录像资料分析技术动作。课后作业:观看跨栏视频,分析技术特点。

(2) 细节改进环节。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跨越橡皮筋技术。教学方法与步骤:原地、行进间起跨腿和摆动腿练习→行进间过高低橡皮筋栏练习,然后现场录像→观看现场录像资料,分析技术动作,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课后作业:分析跨栏的起跨腿和摆动腿的技术动作视频。

(3) 完整技术提高环节。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跨越栏架技术。教学方法步骤:观摩刘翔的跨栏视频→过高低栏练习→半程练习→全程练习,然后现场录像→结合现场录像资料分析并完善技术动作。课后作业:观看跨栏视频,总结技术动作。

实验前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测试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基本素质摸底,用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对实验对象的反应、决断、成就动机和运动表现能力进行测试,并用常规数理统计法进行数据处理。实验前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测试统计结果如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二、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一) 学生技能、理论知识及运动技术掌握情况

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动作准确、协调、速度快,能够构成完整而有效的动作系统且无多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标志。活动的定向是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和首要环节,是指学生通过对活动方式的了解,形成关于动作过程的印象。要达到对活动方式的熟练掌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如果学生掌握了完成动作的所有信息,就能够将自己的动作与标准动作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调整改正错误,进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表2是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成绩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技评成绩、达标成绩还是理论成绩,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跨栏项目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

表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跨栏成绩比较

在常规的跨栏项目教学中,主要先由教师讲解并做动作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师示范讲解的过程中,由于定格画面的时间较短,学生很难真正看清示范动作的细节,留在学生大脑里的动作映象是模糊的。如果教师重复地进行动作示范,则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从而增大其他环节的难度。

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在跨栏项目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跨栏的教学视频和优秀运动员的跨栏录像,并结合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看清技术动作的定格画面和动作细节,了解起跑技术、跨栏步技术和栏间跑应有的节奏,掌握跑跨结合的重点和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动作存在问题时,可以现场拍摄学生的跨栏动作,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跨栏动作与正确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技术动作环节。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认真地观看分析视频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和途径,进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二) 学生的反应、决断、运动表现等能力提高情况

表3是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反应、决断、运动表现等能力测试成绩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两组学生的反应、决断、运动表现等能力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跨栏项目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这些能力的培养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

表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能力比较

当今的知识,“按其外在化的程度可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类。“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等来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则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达的那部分知识”,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力[1]。

在常规的跨栏教学中,教师是明确知识传授的主体,师生都不重视技能直觉、教学实践和个人经验等方面的默会知识,学生对跨跑技术、过栏技术等只能形成一种模糊的概念。

“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是默会知识的特点。信息化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均衡发展,更注重默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资料、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教学现场录像等,了解自己和同学跨栏动作的不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而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的增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过栏时的决断能力。相关研究也表明,自信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关[2],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运动表现呈正相关[3]。由以上分析可知,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跨栏的技术技能,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等素质,而这些素质的提高又能反过来促进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

(三)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情况

现代创造性研究的倡导者Guilford指出:“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其核心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探索从多种方案、途径中选择最有效者。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4]。

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根据实验后进行的测试,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测试成绩,分别为82.75±4.74分和78.67±6.06分,两者呈显著性差异(<0.05),说明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常规教学模式。

跨栏项目的常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十分强调技术技能的传授,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主要由资源、情境、工具和支持四部分组成[5]。这四个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特定的、灵活变化的探究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在跨栏项目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多思多练,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前从相关网站搜集教学视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课程资料,下载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并利用这些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学生有什么疑问,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教师沟通交流。可见,在跨栏项目的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体育类专业跨栏项目的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决断能力和运动表现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资料、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教学现场录像等发现自己技术动作存在的问题,再通过认真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和途径,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也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提高。

注释:

① 转引自朱永兵《多媒体组合教学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 钟莲花,宓小土.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内涵及其实证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2):110―112.

[2] Olson D H,Sprenkle D H,Russell C S.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I.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dimensions,family typ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Family Process,1979(1):3―28.

[3] 谭建共,王新卉,等.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他们的运动表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6):101―104.

[4] 魏晓玲.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52―54.

[5] Hill J R,Hannafin M 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1(3):37―52.

〔责任编辑 张继金〕

G642.421

A

1006−5261(2015)02−0154−03

2014-05-07

王玉清(1970―),男,河南汝南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跨栏创造性动作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最高的跨栏
跨栏比赛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 03: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