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2015-11-27 13:13黄丹丹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低年级

黄丹丹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义务教育第一学段(1~3年级)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用具体的数对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进行解释和描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探索性与丰富性,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在趣味学习中以多样的方式把握数学知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数学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探究生活的数学学习精神,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运用数学知识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并学会应用是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现实生活联系、融合起来,并将培养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利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及知识内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通过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生活

“数学现实”原则将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表达出来,数学知识正是从现实中提取的,以现实为载体而存在,并且在现实中发挥重要作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很好地体现出这一原则的根本要求,通过创设实际的生活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把握数学知识,并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深入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在兴趣的指引下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大量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经验表明,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独立地进行学习,并且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积累及社会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对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自身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全过程、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对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为教学内容、方法等调整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已学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切实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的理论知识以及图形、数量、方位等知识,通过在情境体验中提高学生的认知、分析与理解能力,对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十分有效。

二、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依据,组织实践活动时应注意赋予活动以趣味性、生动性,在安排实践活动内容时应进行适当的精简,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魅力,同时还应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把握时机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例如,某班级要组织旅游活动,教师可以将基本情况告知学生,在活动开始前要求学生自己制定旅游计划,对时间、路线及费用等问题进行安排。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租车费用、乘车时间、就餐问题等进行考虑,利用所学的统计图、数等知识,在加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留心,积极发现并应用数学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

1.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小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涉及实践内容,但仍以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被动练习的模式进行,使得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较低,在实际综合活动中无法灵活运用知识发现与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新课标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以引导、辅助的形式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切实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培养其独立学习、探索的关键。引导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能够使其逐步形成主体意识,发现与探究思维对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是转变学生以往单纯听讲、练习及机械记忆学习方式的关键,在轻松、自然的活动氛围中使学生快乐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以多元、科学的评价方式全面把握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评价环节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引导、激励、监督课程实施的重要作用。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实践活动的教学有效性进行把握能够保障其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从评价主体、内容及形式方面进行注意:

1.转变传统单一的评价主体与单向性的评价模式

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提高教学评价的互动性与开放性,使学生在意识上形成主体概念,从而提高其在实践活动中的自觉性。自我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真实体验与问题等表达出来,通过与他人交流意见和心得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培养其合作能力并使其在活动中形成主人翁意识。

2.转变传统片面的知识评价内容与形式,将新课标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出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形式及途径,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也应从学生的情感态度、课外实践以及思维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通过卷面考试考核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从其身心发展的角度对其非学业方面的能力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此外,还应注意,在安排卷面内容时应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水平进行测验。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将其作为必修学科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广大教师应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运用数学促进自身情感态度、解决问题及数学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探索和研究,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亮.谈谈小学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2(01).

[2]黄玉莲.关注活动策略,促进能力提升:浅析小学数学活动教学实效[J].考试周刊,2014(09).

[3]林温冰.浅谈小学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5).

[4]韩艳丽.浅谈小学数学活动中学生真性互动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课程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低年级
基于任务驱动的保险实训课程研究
应用型信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