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区县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东部S市为例

2015-11-27 11:21李枞枞周文婷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信息化

卢 春,李枞枞,周文婷,吴 砥①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湖北 武汉 430079)

面向区县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东部S市为例

卢 春1,李枞枞1,周文婷2,吴 砥2①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湖北 武汉 430079)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信息化整体均衡协调发展并不理想。辨析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中的影响因素,对全面客观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的S市开展了实证调研,测算各区县教育信息化的五大维度发展指数,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五大维度之间的交叉作用予以探讨,借以确定区县层面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息化终端设备指数、校园网指数、数字资源指数等8个信息化变量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一、引言

经过十年来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关注重点从最初的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一系列设备、资源和软件的配备,转到逐步重视应用,重视实际效果,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1]。在实践中,虽然国家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投资过千亿,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却看不到与投资金额相匹配的应用效益。根据201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年底,全国中小学配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例为83.07%,但多媒体教室平均使用率仅为51.25%。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使用率并不一致,人们对于教育信息化不同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也不明确,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间教育信息化的差异。从区县层面深入剖析影响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显著因素,探寻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对全面客观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国内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相关研究,顾小清等提出一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力图从全新视角去考察教育信息化区域层面的效益高低[3]。胡小勇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阐释了影响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的七个因素[4]。李亚娟主要定位于佛山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应用,其研究的关键技术在于绩效模型的建立与理论依据[5]。张英华结合顺德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践,论述了如何快速提升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6]。黄岳明在剖析我国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的策略[7]。杨永贤构建了适合区域实际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模型与相应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8]。王冰洁选择广州市荔湾区作为区域个案研究对象,提出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9]。刘雍潜提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应该以数据为基础,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10]。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具有特色的评估指标模型或体系[11]。本研究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多次征询数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并基于2014年6月份期间对S市中小学开展的问卷调研数据,测算各区县教育信息化的五大维度发展指数,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五大维度之间的交叉作用,深入挖掘影响区县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能够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信息,为缩小地区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促使各区域间均衡协调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另一方面有助于及时提出解决区域失衡的相应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速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S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基于“科教兴市”主体战略指引下,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基础教育现代化,并围绕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发展思路,为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撑。

为合理地测度S市各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简便性、可比性和准确性原则,选择了以下五个维度,分别是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应用效能和机制保障[12]。这五个分类维度构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1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细分为29个三级指标,并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区县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1

本文构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是评价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教育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收集到的数据科学有效,本文将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数作为研究的自变量(依次编码为x1-x19),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研究的因变量,该发展水平由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应用效能和机制保障五个分类指数组成。依据统计指数和统计评价理论,选择一系列反应区县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在对各指标计算前,已将各指标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二)指数计算

本研究选择综合评价指数法对S市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在对各指标计算前,需要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各指标的量纲,使其能够进行相加计算。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相对均衡、指标值差异不大、各个指标相关性较弱的样本,可以采用线性加权模型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在公式(1)中EDI表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数值,n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的分类个数,m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i类指数的指标个数,r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j类指数的指标个数,Wi为第i类指数在总指数中的权重,且,Wij为第j项指标在第i类指标数中的权重,且,Zijk为第i类指数中第j项指数的第k项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Wijk为该项指标权重,且。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整理

调查组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结合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主要调研了S市下辖的11个区(依次编码为1-11)共476所学校(如表2所示)。在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方面,分别针对教育信息化主管领导、校长、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问题。

表2 S市各区问卷调研中小学校数量

参与学校在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填写问卷,全程采用“无纸化”调研,有效率为100%。S市教育局通过内网发布问卷,并采用电子邮件形式反馈各级各类学校完成的问卷,华中师范大学对所有问卷进行收集和汇总,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S市有小学334所,参加调研的学校273所,小学抽样率为82%;中学256所,参加调研的学校203所,中学抽样率为79%。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初步分析,发现部分问卷出现了一定的缺失值,因此在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之前进行了数据的预处理,由于本文要用的样本缺失数据为随机缺失数据,所以在本研究中使用多重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

(四)分析方法与理论模型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逐步回归法(Stepwise Selection)分析,即根据设定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p值的引入阈值,逐个向模型引入自变量,然后重新计算模型中所有系数的p值,根据设定的剔除阈值进行变量筛选[13]。

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中自变量x1-x19分别对应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各二级指数,详细定义如上页表1所示,因变量ya-ye对应教育信息化五大类发展指数,建立多元交叉评估模型如公式(2)所示:

公式(2)中p为变量个数,βi0为回归方程常数项,也成为截距,βi1,βi2,…,βip称为偏回归系数,εi为误差项。

三、分析结果

(一)五大发展指数综合分析

在数据标准化过程中,将S市各级指标的平均值设为50。通过调研结果显示,S市整体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同时地区间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阶梯性。对五大分类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S市11个区教育信息化五大维度发展指数箱线图

经标准化处理后,S市五大类指数的平均值为50,其中仅数字资源的中位数值高于S市的平均值,表明S市的数字资源平均发展水平略高于其他维度的平均发展水平。就整体情况而言,基础设施、应用服务以及应用效能三大类指数发展较为均衡,各区县之间的发展指数差异不大。而数字资源发展指数中的最小值为33.08,最大值为58.22,表明各区县间的数字资源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机制保障指数中的最小值为37.12,最大值为63.39,还包含一个异常值为70.66(3号地区),表明各区县间在机制保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而3号地区的机制保障作为异常值,大于S市机制保障指数箱线图的极大值,表明3号地区的机制保障指数在S市各区中处于领先水平,主要表现在设立信息化管理相应部门学校比例为100.00%,高于S市的平均值75.25%;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学校比例为75.86%,而S市的平均值为55.58%;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为20.69%,S市的平均值仅为6.09%。在基础设施方面,S市3号地区和6号地区的发展指数高于该市发展指数箱线图的极大值,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好,在S市各区中呈现出一定的优势。

(二)基础设施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非基础设施类的14个二级指数对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数字资源指数这两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的Sig.值均小于0.05,表示这两个变量对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均有显著解释力。调整后的R2为0.747,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数字资源指数这两个变量对基础设施发展的影响解释度为74.7%。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和数字资源指数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655、0.415,表明这两个变量对基础设施有正向显著,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数字资源指数越高,基础设施发展情况越好。因变量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是由2个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线性变化: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平均提高0.929%;数字资源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平均提高0.313%。

(三)数字资源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非数字资源类的16个二级指数对数字资源发展情况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数字资源发展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的显著性检验Sig.值小于0.05,表示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对数字资源发展情况有显著解释力。调整后的R2为0.417,说明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对数字资源发展的影响解释度为41.7%。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85,表示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对数字资源有正向显著影响,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越高,则数字资源发展情况越好。因变量数字资源发展指数是由自变量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的变化引起的线性变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使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平均提高1.381%。

(四)应用服务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非应用服务类的16个二级指数对应用服务发展情况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应用服务发展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资源平台指数、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这两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Sig.值均小于0.05,表示这两个变量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发展情况均有显著解释力。调整后的R2为0.590,说明资源平台指数、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这两个变量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发展的影响解释度为59.0%。资源平台指数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81,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的标准化回归系数0.552,反映出了资源平台指数越高,应用服务发展情况越好;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越高,应用服务发展情况越好。因变量应用服务发展指数是由2个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线性变化:资源平台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平均提高0.123%;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平均提高0.627%。

(五)应用效能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非应用效能类的15个二级指数对应用效能情况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应用效能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学习空间指数等三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的Sig.值均小于0.05,表示这三个变量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效能情况均有显著解释力。调整后的R2为0.841,说明学习空间指数等三个变量对应用效能的影响解释度为84.1%,反映本研究中学习空间指数等三个变量对应用效能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学习空间指数等三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777、0.767、0.429,表明学习空间指数越高、教师用信息化终端数越多、校园网发展情况越好,则学校的应用效能发展水平越强。因变量应用效能指数是由3个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线性变化:学习空间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应用效能指数平均提高0.108%;教师信息化终端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应用效能指数平均提高0.310%;校园网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应用效能指数平均提高0.044%。

(六)机制保障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非机制保障类的15个二级指数对机制保障情况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机制保障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学生使用意愿指数的显著性检验的Sig.值小于0.05,表示学生使用意愿指数对教育信息化机制保障情况有显著解释力。调整后的R2为0.403,说明学生使用意愿指数对机制保障的影响解释度为40.3%。学生使用意愿指数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76,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学生使用意愿指数对机制保障情况有正向显著影响,学生使用意愿指数越高,机制保障情况越好。因变量机制保障指数是由自变量学生使用意愿指数的变化引起的线性变化:学生使用意愿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机制保障指数平均提高4.990%。

四、讨论

综上分析发现,区县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五类发展指数,在不同程度上,与五个维度不同类型的8种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表征属性相关,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数字资源指数、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资源平台指数、学习空间指数、教师信息化终端指数、校园网指数以及学生使用意愿指数(如图2所示)。

(一)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与数字资源指数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显著影响

图2 研究结论示意图

S市基础设施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在基础设施的三级指标中,多媒体教室比例(85%)、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终端数(13)、每名教师拥有信息化终端数(1.10)、教师用信息化终端中移动终端比例(86%)、区县校园网达到100M以上学校比例(89%)以及接入带宽达到100M学校比例(83%)等指标均取得了较好了发展。但是,区县校园网带宽达到1000M学校比例(31.85%)与接入城域网学校比例(42.80%)这两个指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与数字资源指数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显著影响,是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主要由最近一学年上信息技术课学生比例决定,属于应用效能范畴。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物质基础,要求学校要有比较完善的教学硬件、网络环境及软件。在学生用计算机比例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有必要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数字资源指数属于数字资源范畴,主要由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网络公开课覆盖学校比例、教学资源网络存储率高于50%学校比例三个指标构成。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突破传统教育条件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这些都有赖于学校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条件。结论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字资源的建设是拉动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对数字资源有显著影响

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S市各区县在数字资源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数字资源中的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45.44%)、网络公开课覆盖学校比例(67.95%)、教学资源网络存储率高于50%学校比例(32.25%)、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2.71)、市级以上数字资源平台覆盖学校比例(11.56%)等指标发展水平均处于较低,仍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

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包括同对接市级以上教育管理平台进行学校比例、三大信息纳入省级数据库学校比例这两个指标。随着教育信息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为基础,搭建的区县教育资源建设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共享和优化配置,而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也逐渐呈现融合趋势。对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可以很好地监控资源的建设过程,并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应用评价与反馈功能,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结论表明,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对数字资源有显著影响,资源的管理服务是推动资源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资源平台指数与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对应用服务有显著影响

S市的应用服务发展总体较为均衡,各区之间差距不大。在应用服务的三级指标中,开通教师空间比例(78.09%)、教学用计算机房平均使用率(81.18%)、同对接市级以上教育管理平台学校比例(75.86%)以及三大信息纳入省级数据库学校比例(77.48%)这四个指标发展相对较好,而学校空间学校比例(49.09%)、多媒体教室上课时间平均使用率(69.41%)这两个指标的发展相对较弱,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资源平台指数主要由市级以上数字资源平台覆盖学校比例决定。研究表明,管理平台对资源平台的建设具有显著性影响,而资源平台的建设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区县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这与目前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另一方面资源平台为学习空间提供技术支撑和网络服务的云服务体系。能够使各地的服务平台及网络学习空间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保证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广泛共享。结论表明,“三通两平台”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资源平台指数对于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具有显著性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则决定了多媒体教室上课时间平均使用率和教学用计算机房平均使用率。提升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应用服务的发展。

(四)学习空间指数、教师信息化终端指数和校园网指数对应用效能有显著影响

S市的应用效能整体发展较好,且在各区县间的发展较为均衡。通过对应用效能的三级指标分析发现,S市最近一学年上信息技术课学生比例(73.56%)、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意愿情况(4.62)、家长支持信息技术使用意愿情况(4.21)以及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的学校比例(72.41%)这四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差强人意,但仍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学习空间指数主要包括开通学校空间的学校比例与开通空间的教师比例这两个指标。学校空间是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的网络互动提供支撑。学校空间发展情况与学生、家长的使用意愿密切相关,学校空间发展得越好,学生与家长的参与度越高,应用效能情况也会越好。教师信息化终端指数和校园网指数对应于基础设施范畴。目前中小学校园网的普及和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上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并且信息化教学终端数量少、形式单一,这从客观上限制了师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方式。教师信息化终端指数和校园网指数的提高,不仅能够保证信息技术课应用比例,提升学生的使用意愿,而且能够提高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应用比例。结论表明,教师信息化终端指数和校园网指数对应用效能有显著影响。

(五)学生使用意愿指数对机制保障有显著影响

S市各区之间在机制保障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机制保障的三级指标中,仅学校信息化主管领导为副校长以上比例(82.96%)和设立信息化管理相应部门学校比例(75.25%)这两项指标发展的较好,而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学校比例(55.58%)、教师人均培训小时数(16.74)、信息化经费占同期学校总经费平均比例(15.99%)和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6.09%)这几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发现,造成S市机制保障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地区学校对于对资金投入体系、师资培训体制、技术支持体系等保障机制的建设尚不健全和完备,未能发挥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统筹管理的作用,导致了机制保障指数与教育信息化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如上页图2所示,在S市教育信息化五维一级指标中,仅机制保障类指标对于其余四大类指标发展并无显著性影响。

学生使用意愿指数属于应用效能范畴。学生对信息化教育环境的需要主要是指为了保证有效的学习而在信息化教育环境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三个主要目的,其中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根本目的与核心目的,优化教学过程与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核心、根本目的上。结论表明,学生使用意愿能够推动教育信息化管理进程的发展,学生使用意愿指数对机制保障有显著影响。

五、建议

(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建设的机制与政策

针对数字资源适应和满足于特定学程领域,特别是适应国家新课程改革需求方面的资源教育教学有效性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创建高可用性的数字资源共享和应用环境。一是强化资源应用和整合反馈机制。学校应积极利用国家、省、市资源服务平台,引导教师、学生在利用数字教学资源过程中建设校本特色资源库,提升优质资源应用水平。二是建立区域优质教育研修网。在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引导下,开展区域多学科网络教研活动,围绕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需求建立多样化的网上学习共同体,打造“种子教师”队伍。三是加强与保障资源的教学应用。学校与教材出版社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合作模式,为教材量身打造配套教学资源,将多方优势力量引入到资源建设和应用环节中。

(二)促进“三通工程”的全面深入开展

对于“三通工程”要从重建设转向抓应用,利用应用驱动来提升“三通工程”整体建设效能,形成长效建设和应用机制。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引导地区企业参与“三通平台”的硬件与资源建设,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二是逐步提升“三通工程”应用水平。打通教师、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反馈机制,将师生教学应用需求作为进一步调整本地、本校的“三通工程”推进的指引;三是进一步完善“三通工程”技术运维和绩效考核体系建设。通过区域自评,完善“三通工程”实施政策;通过学校环评,发掘“三通工程”建设实施中的典型推广模式;通过绩效评估,将购买价格、支付方式同购买的服务水平相挂钩,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三)践行“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理念

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由“建网、建库、建队”逐渐转变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思路上,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学生层面出发构建“应用提升、能力提升、服务提升”为核心信息化教育环境。一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素养。优化区域、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优先选择适应本地区教学水平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学科工具和配套数字资源;二是构建面向区域的优质资源库。面向教与学的差异化需求,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区域资源库的建设中,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区域资源库;三是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支撑,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实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研修行为、学校的基本情况,提升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主要方面数据的应用水平和管理效能。

[1]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3,(11):114-118.

[2]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88-95.

[3]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4]胡小勇.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5.

[5]李亚娟.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与应用绩效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4):85-88.

[6]张英华.构建区域信息生态环境 有效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顺德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43-46.

[7]黄岳明,叶龙娒.区域推进:温州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之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1,(4):43-47.

[8]杨永贤,罗瑞.国内外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14-16.

[9]王冰洁,陈玲.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以广州荔湾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5):23-28.

[10]刘雍潜,杨现民.大数据时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4,(5):11-14.

[11]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3-27.

[12]吴砥,尉小荣,卢春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1):92-99.

[13]Subhash C,John F.Multiple criteria linear regress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2):767-772.

卢春: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与评价指标(luchun@mail.ccnu.edu.cn)。

李枞枞: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licongcong693@126.com)。

周文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与评价指标(zhouwenting_eisr@163.com)。

吴砥: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数字教育技术标准、教育资源管理与知识服务(wudi@mail.ccnu.edu.cn)。

2014年12月13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ICT in Education in the District and County Level——A Case Study of S City

Lu Chun1,Li Congcong1,Zhou Wenting2,Wu Di2
(1.Collaborative & Innovative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2.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Strategy Research Base Ministry of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CT in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CT infrastructure in China.Although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in the fi eld of ICT in education has reached hundreds of billions,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ICT in education is less than satisfactory.The analysis of the in fl uence factor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as important directive signi fi cance to cogniz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ICT in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 city which located in the eastern advanced area,this paper calculates fi ve major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indexes in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analyzes the cross effect between the fi ve dimensions by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and explores the main in fl uence factor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CT in education in the district and county level.This paper fi nds that the eight indexes including the indexes of information terminal for teachers,campus network,digital resources,resources platform,ICT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learning space,willingness of students and curriculum of ICT have different in fl 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CT in education.

Regional ICT in Educ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gression and Analysis; In fl uence Factors

G434

A

1006—9860(2015)03—0067—08

* 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3JBGP037)研究成果。

① 吴砥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信息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