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草房子》中桑桑的人物形象

2015-11-25 09:07:09刘小艾
雪莲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苦难草房子童真

刘小艾

【摘  要】《草房子》是一部蕴含美好童真和童年生活的佳作。它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全部都容纳了进去:蓝天,白云,炊烟,村民的笑容、人性的质朴与纯真,情感的曼妙与细腻,统统都流露了出来;以桑桑的儿童视角将在油麻地小学里的六年生活中的种种故事和经历详尽的写了出来,深入人心。

【关键词】异想天开;温暖他人;苦难;童真

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的儿子,他家就住在油麻地小学校园的草房子里,他是个古怪精灵、勇敢、懂事、重感情、又喜欢异想天开经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正如曹文轩所说的那样:“桑桑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他是落入凡间的精灵。”①他和那些裹在象牙塔里的孩子们不同,他的童年是悲与喜的汇总,在这两种氛围的渲染下他不断地成长,显示出自身那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矛盾的性格特征。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美好的童真和久违的天真烂漫。作者童年的影子在他的身上显露无疑,整个小说充满着作者儿时的美好回忆。文学最有力的翅膀就是想象。作者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儿时一些真实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从而塑造出一个个鲜活可爱的人物形象。桑桑身上的好品德可谓是那个时代里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如快乐的小天使一样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与温暖,让我们不由自主的爱上他那不谙世事、单纯、好奇、调皮的样子。

一、异想天开、出人意料的他

(一)建鸽笼

喜爱鸽子的他为了让鸽子们住在宽敞明亮的地方,将阿恕等几个朋友找来,自作主张大改了自家碗柜,还认真的算能住“几户人家”,建好后还被自己的这一举动深深感动自认为高尚不已,结果被妈妈痛打一顿。

(二)捕鱼

羡慕大人捕鱼的他,也想拥有一张大网,于是他把主意打在了父母的蚊帐上。一不做二不休拆了家里的蚊帐拿去捕鱼。虽捕到了很多,却不敢告诉妈妈,结果被惩罚不许挂蚊帐,导致身上被叮了好多大红包。

(三)夏天穿棉袄

由卖冰棍的将冰棍死死捂在棉布里,冰棍却不化一事儿引发他的突发奇想,便跑回家里偷偷地穿上父亲的棉衣棉裤,将大棉帽子戴到自己汗淋淋的头上,他感觉很奇特,便又找来一个竹竿,拿着跑到学校的操场中心一圈圈地走着,从而引来老师及同学的瞩目,让大家忍俊不禁。

这三件事,体现了桑桑爱奇思妙想的特点,作者用诙谐、朴实的语言将每件事都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产生似曾相识又新颖意外的感觉。正如曹文轩说的:“幽默是一种境界。”②这种幽默展现的是人性的魅力。每个人都有童年,都会有种种令人发笑的新奇想法,可是作者笔下的桑桑却有让人绝对意想不到、莫名其妙的想法,这就特别吸引读者了。桑桑是大自然的精灵,他总是喜欢对自然里的种种事物进行探索,总是能问出许多问题,用他那聪明又莽撞的头脑分析事情,继而做出些有趣的举动,可想而知童年时期的作者也是如此古灵精怪的。他把自己的一些大胆想法加在了桑桑的身上,让自己童年的愉事适时的发生在桑桑的身上。因此,桑桑是他,他也是桑桑。

二、勇敢无畏,温暖人心的他

在桑桑生活中出现频率蛮高的女孩纸月,这个从板仓小学转到油麻地小学的女孩,身上有着吸引人的性格,恬静娇美、温柔是她身上独有的特质。她的出现无疑为桑桑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作者对女性的审美可以说在纸月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作者笔下的女子除了明眸皓齿,身材纤细外就是单纯、不复杂,这一性格深得大众的喜爱。作家曹文轩在被采访时,曾说过:“我觉得无论什么时代中国10个男人中大概有9个会喜欢含蓄、温柔的女人,1个喜欢热情、奔放的女人。我喜欢的女人就是我小说里常常写到的那种,她们都是千篇一律的善良,文弱,有才气、灵性。我觉得男人总是希望保护那些弱小的女人,表现自己的强大。”③这个女孩是和外婆一同出现在桑桑家的,桑桑冒失的出现在她们的面前却在彼此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后来会有青涩的情愫也就顺理成章了。记得小说中有一个桥段:桑桑到纸月上学的必经之路等她,结果发现板仓小学的恶霸“豁嘴大茶壶”刘一水和另外两个男孩在土路上拦截纸月欺负她。桑桑当时心里是很害怕的,但是为了保护纸月就算会被打个鼻青脸肿也在所不惜,面对那几个坏孩子,他采用大扔石头这招让她先逃了出去,紧接着自己也逃脱,虽然最终也受了点伤,但坏孩子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描写这一故事的时候,作者用了连续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将双方的对峙的情景描绘的让人身临其境。突出了桑桑内心的矛盾和勇敢。矛盾表现在自己以一敌三打不过他们,而勇敢则表现在对欺凌弱小的人的愤懑和对纸月的怜爱。此次的勇敢之举给纸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章的行文中可见纸月对桑桑的关注度逐渐地提升,她会为了桑桑或开心或难过。

温暖人心。桑桑温暖过很多人的心,尤其温暖了住在艾地里的秦大奶奶。秦大奶奶用她的一生证明了劳动的不易及爱的美丽。她这一有血有肉的形象可谓让人刻骨铭心。在她的身上我们不再注意年龄而是关注那份爱和她本身具有的不符合实际的天真。住在艾地的秦大奶奶,年轻的时候和秦大为了能够在油麻地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不分昼夜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在终于熬到了有属于他们自己房子的一天后,秦大因为过度劳累去世了,就留下秦大奶奶一人坚守在这片土地上。桑乔成立的油麻地小学碰巧就建在这片土地上,她为了守住自己的房子与其抗争到底,可就在这时是桑桑改变了她。在岁月变迁时光飞逝的过程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情感也得到了升华。桑桑不顾别人如何对待奶奶,他由开始的好奇到习惯每天都去看看奶奶并帮她看着艾地,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一老一少在艾地的包围下产生了微妙的友谊,这是她后半生的快乐源泉也是她不再强烈敌对油麻地小学的源头。文章在叙述艾地这一章时,写了很多件事,如鸡鸭小分队进军课堂、桑桑与奶奶在艾地相见、奶奶为救女孩落水和为救南瓜丧命等,让人记忆深刻。奶奶的一颦一笑和桑桑的话语及动作无不向人们呈现了友谊无关年龄大小,爱就在你我心里这一画面。可以说曹文轩在描写这一块的时候浓墨重彩,将人物的性格刻画的格外鲜明,桑桑暖人心的特点在这里突显出来,人性的光辉也得到尽情的释放。

三、拥有苦难美的他

万物皆是美的,抱着这种观念,即使是再可怕再悲伤的事情在曹文轩的笔下都生出一种美态来。这种美的力量,鼓舞了无数的人好好生存下去。仔细分析下可发现这部小说写的是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故事,正是中国最贫穷最无助的时期,可是在小说里却没有体现出来荒凉的社会、饿死的人群或是人性的险恶,作者并不是刻意的避开,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写了出来,写贫穷时他提到了红门里的杜小康是如何的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了贫穷又奋发图强,提到了秦大奶奶是如何和秦大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而去奋斗等等,他给困难中的人们赋予了勤劳拼搏的精神和善良的本性。作者的童年化身就是桑桑,作为一个滥好人,他总是能和很多人保持联系并在一定的时候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这是曹文轩的心声,是他作为一个生活旁观者最确切的诠释。在药寮那章里,桑桑因为好奇加虚荣作祟,将桑乔获奖得来的本子全部偷拿出来据为己有,结果换来父亲的一顿暴打,旧病复发,得了不治之症。这时候的桑桑其实是最脆弱的,也是最孤独的。昔日的小伙伴们虽然离他越来越近,但是给予他的都是同情的眼神,他已感觉自己离他们越来越远了。他隐约感觉到自己得的病让自己变得和他们不再一样,感觉到自己将再也看不见美好的阳光和钟爱的校园。可他又是懂事的,在面对大家怜爱的眼神和言语时,他心安理得的接受并故意装作高兴的样子回应大家。到了文章的尾声,桑桑一家由于特殊的原因不得不搬家离开,感到深深孤独的桑桑只能带着对这段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眷恋离开。这种尾声也隐含了一种波折摇摆不定的意义,因为桑乔当初就是孤独的来到油麻地从猎户开始一步一步的迈向油麻地小学校长这一职位,在油麻地扎根,后来有了桑桑,可是最后还是因为工作原因搬走,一路走来还是多少有些波折。

在苦难中寻求美追求美,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加能展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把苦难美写得活了起来,不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难以接受,他利用人道主义的怜悯情怀对世间及身边发生的一切苦难和悲剧痛惜着、感伤着、心疼着、关怀着。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伟大的爱是深沉的,也正是这种深沉才能直白的勇于面对苦难。在苦难中的油麻地却拥有着一张张充满阳光内心强大的笑脸,不论贫穷还是痛苦,这些孩子都会坚强乐观的去面对,这些也是作者寻求及想要保留的那些童真了。在作者的妙笔下,疾病也体现了一种美,古有林黛玉的病如西子胜三分,今有桑桑的病如天使温暖人。没有悲痛的离别,有的只是坚强和希望。当桑桑生病的时候除了桑乔陪伴他去求医外还有他最喜欢的女老师温幼菊替他煎药,在那让人头脑清醒的药香缭绕下的药寮里弱不禁风的温幼菊和身得重病的桑桑聊天并一起看着药,她神情淡然、语调温柔,让桑桑的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强大。她为桑桑唱得歌“咿呀…呀”,哀伤却又刚强,柔软却又沉重。在这之后,曾对苦药排斥的桑桑不再任性的不喝,而是每当喝药之际耳边就会响起温幼菊常唱的歌和那句“别怕”,至此喝药在这个小孩子眼中竟成为了一件悲壮且优美的事情。这是桑桑在病时最大的收获,可谓一生受益。他拥有了同龄人不曾有的淡定和从容,拥有了看淡生死的豁达,拥有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动力。当他配合家人及老师的治疗下成功的恢复了健康时,他同父亲去野地里放枪,抓起那烫手猎枪高高的对天空放七枪后大哭,这集聚力量的一系列动作让读者读后心里会感觉难过及沉重。这已不再是那蕴含湛蓝天空色彩的眼神,而是对人生充满希望并凝聚着文学色彩的眼神。这种人生蕴藉如同浮冰一样一圈一圈的化开并在水面荡出朵朵涟漪。正如作者又曾说的那句话一样,“过去的一切一切是那么的宝贵,原来的每一粒沙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进入文学世界里去的”。④生活中文学中处处都有发现美的眼睛,这种美可以是内心的真善美,也可以是苦难的美,在这书中两者都提及了,在这种美之中留下的更多是人性美和希望,这种坚不可摧的充满力量的美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绽放无限的光彩。

《草房子》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拉开帷幕,在深深的眷恋中落幕。小主人公桑桑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幸福美好生活让我们爱不释手。在回忆与忧伤中,我们陪同桑桑一起成长。这种成长经岁月的洗礼会愈久弥香,令人沉醉。书中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藻,相反都是些朴实无华的言语,它们在平凡中透露着非凡的魅力,善良的童心穿梭其中,好似一汪清泉抚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深处,洗涤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美好,大自然和人心的温暖与美妙。桑桑,一个油麻地上的“小精灵”,真实的存在我们美好的生活中,他的出现揭示了人生的关怀与爱惜,珍惜与守护,这些情感的结合如万丈阳光滋润人心,又如温暖的春风吹去人生的阴影,抚平内心的创伤。它感动了无数的孩子,无数的孩子也会把这份感动不断地传递下去,传递给大人们,爱就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滋润更多的人。

注释:

①曹文轩.草房子[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254.

②③专访曹文轩

④曹文轩.感动[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63.

猜你喜欢
苦难草房子童真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幼儿画刊(2022年11期)2022-11-16 07:22:46
“想东想西”展童真
学生天地(2020年13期)2020-08-25 09:19:46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26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
想飞的草房子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12:43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5:19:39
从蒙克看向朱耷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小主人报(2016年4期)2016-02-28 20: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