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研究

2015-11-24 06:44关海辉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特点高中

关海辉

摘 要:本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为研究重点,认为本次新课标在设计过程中具有很多有别于传统课标的地方,主要表现于: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淡化学生分数注重学生运动情感态度的变化;要求在评价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特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93-0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顺应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满足人才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创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概念上讲,是高中开展体育教学的依据,是高中体育授课执行的准则。

本次新课标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与前几次的教学改革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于传统的教学大纲(亦称课程标准)是仿照苏联建立起来的,倡导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主智主义,而本次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改变原有的以主智主义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倡导向美国学习,以美国杜威为主体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体育思想为主体进行授课,这使授课观念发生很大变革,也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受到重视。

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来高中体育授课经验与各位同仁具体探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新课标的一大特色便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生理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并力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进而习得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过程中,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不同技能,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在不同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学生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的双丰收。

二、淡化学生分数注重学生运动情感态度的变化

传统的高中体育授课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运动成绩的提升,期末考试的唯一指标也是学生的运动成绩,对部分运动成绩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过于注重成绩的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情感的养成和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本次新课标倡导学生的运动态度胜于现实的身体素质,并将学生的运动态度作为评价学生期末成绩的主要指标,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态度。

三、在评价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评价便是对学生体育学习做出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倾向于身体素质的测评,忽视了体育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锻炼观。

本次课程改革将学生评价的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希望通过评价制度的改变,改变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增强这一现实状况。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倡导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体进行评价改革,发展性评价最核心的理念便是评价不是一种甄别手段,而是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工具。要通过正确评价促进学生进行锻炼。

四、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本次新课标的颁布一大特点便是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有所加强。传统的高中体育课程建设,都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专家在现实制定课程计划时,不能完全估计所有民族、所有地区学生的情况,因此,在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有一定困难。

本次新课标倡导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参与到高中体育课程建设中来,发挥自身了解学校地理位置、了解学生特点、了解学校的现实状况的优势,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方案,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中体育教育事业。

五、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学是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展我国的高中体育教育事业,本次新课标在设计过程中具有很多有别于传统课标的地方,主要表现于: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淡化学生分数,注重学生运动情感态度的变化;要求在评价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这些特点的理解,为国家培养出身体素质出色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兰宇力.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世界教育思想发展探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3] 鲁林岳.变革教育文化:教育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猜你喜欢
特点高中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