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春霞
摘 要:听、评课不仅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也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它是反思教学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前的很多听评课活动比较程式化,缺乏实效。客观、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价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评课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55-01
开展听评课活动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息息相关。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要求英语教师多维度地参与听评课,从评课的前提、标准和内容三方面作出客观、专业的课堂评价。
一、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
许多一线教师课业繁重,无暇腾出时间进行交流学习。一些老教师觉得自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需要听评同行的课提高自己,更不屑去听年轻老师的课。有些老师则把备课组听评课活动当作任务应付。部分学校没考虑到教师的教学压力,硬性规定听课的节数,得不到老师们的重视。这些情况导致听评课活动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敷衍了事,评课过程泛泛而谈,人云亦云,不能切中要害,缺乏理论依据,这样的听评课对授课老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二、听评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专业的教学反思能力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听评课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活,它不仅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也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评课是反思教学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良好的沟通、对话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去专业”化反映了听评课活动的随意性以及教师课堂观察的不专业。
三、关注听评课的三个方面
(一)评课的前提
首先,听课老师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洞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了解它的基本精神。充分把握高中教材,尽量预先了解到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以便自己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预判。其次,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帮助指导教学实践,规范教学行为。例如,图示理论、最近发展区、交际法等。另外,听课过程中,教师要先进入“学生”的角色,处于“学”的情境,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衡量话题、词汇量等切合度。当然,教师还要进入“教师”角色。听授课老师教学是依照课标还是违反了课标的原则。
在“听”的同时,不要忘了“看”。要看课堂上老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对深层问题的处理是否具备教学机智,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还要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动态: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用英语交流,小组活动中有没有学生开小差。看老师有没有忽略懈怠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评课的标准
评课的标准要视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而定,如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观察教材处理是否科学;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是否到位;同时,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基于学生的需求、为了学生的发展;有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最后,要考虑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能否做到为学生“量体裁衣”,常规教学的同时有无创新,“常教常新”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评课的内容
评价从三个角度出发:评教师、评学生、评效果。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评课都是片面的。
对教师的评价离不开对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关注。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逻辑性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教师不能为自己的“教”而设计教案。例如,课堂实例中常出现这样的雷同现象:在精读开始之前就进行文章结构的划分。笔者并不推崇这种做法:首先,structure在课件中有时属于可有可无、拖延课堂教学时间的花架子,只是为之后写作做铺垫,所以不是每个文本都有必要分析结构,这要依据文本的体裁、教学的目的而定。另外,即使要加入结构分析,也应在学生熟读文本之后进行。由此可见,课堂结构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的。其次,听课者要关注教师课堂提问是否有效,有无针对性、递进性和启发性。教师的掌控能力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课堂出现的突发状况能否机智、果断地处理,灵活调节教学过程。能否适当地包容学生的某些错误,引导学生朝深层次思考。课堂练习的设计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对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
除了评价教师,听课者更要关注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能否积极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合作;学生在提问或回答过程中是否具有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
当然,所有评课要素要为教学效果服务。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是否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否用老师指导的方法(如:reading strategy)解决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受益面,课堂能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进步。
四、结束语
听评课活动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前提,发挥教师听评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专业化,心中要有清晰的衡量标准。注重对听评课的研究,进行适当的培训,不仅做会上课的老师,也要做会听评课的老师。
参考文献:
崔允漷.听评课的现存问题和范式转型[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