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及其探索

2015-11-24 14:14孙大志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26期
关键词:大众化探索马克思主义

孙大志

摘 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统一全党人民的思想,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党始终高度重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2004年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我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也存在种种问题,例如:学校教育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不足,政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不到位,网络传媒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中存在种种问题,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理论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和缺陷型等,因此,政府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问题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221-03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主义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能够作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能够推动人类工人运动与社会不断前进发展[2]。马克思主义是以推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目标,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用质朴的语言将深奥的理论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让科学理论走进大众,融入人们心灵[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注重人民群众生活的实际,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持一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能够加强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理论的理解。

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人民群众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历程中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结晶,是一种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需要人民群众将马克思理论的精髓实质不断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4]。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化抽象为具体,这种方式有利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1.2 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解放人们的思想,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践中要掌握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已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5]。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因此,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马克思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人民群众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思路,总结新的研究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1.3 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教育,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党员在思想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方针,发扬党内的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1.4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民群众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培养群众的爱国情操,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7]。社会主义大众化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能够加强人民群众对自身认知、态度、情感和行动的反思和巩固。

1.5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有利于人民群众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通过独特的经济體制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建了符合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教育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不足

学校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学校教学质量较低和教学实际与理论相脱离等是制约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关心的问题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解答,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其他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冲击也制约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理解。

2.2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要想让更多人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需要扩大大众化的领域,同时也应摒弃年龄、性别、职业和民族等条件的束缚,让更多人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于解读、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程度也各不相同[8]。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众易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然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却十分困难。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也比较低,因此,在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十分困难。

2.3 政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不到位

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要将马克思理论体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宣传形式要有多样性,宣传语言要具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受宣传群众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帮助人们群众解决实际生活中关心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宣传方式单一,宣传队伍力量不够,党校教师缺乏足够的精力对马克思理论的宣传,一些执行单位由于缺乏经费和资源导致宣传工作停滞不前,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4 网络传媒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网络传媒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传播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2.4.1传播主体具有不确定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应该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这种传播方式具有确定性和权威性,对于产生的效果具有可预见性的特点[9]。然而在网络传媒时代,人民群众既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又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客体。网络具有隐藏性,人民群众很难知道传播者的真实身份和政治态度。同时传播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网民,网络很容易成为他们发泄不满的渠道,若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使用,其传播的信息很容易误导其他网络使用者,会冲击我国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2.4.2西方资本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整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他们可以利用网上论坛和邮箱对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传播[9]。这种做法使我国人民在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西方国家通过在互联网上大肆宣传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主张淡化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动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根基,放大了人民群众对于当前社会的不满情绪,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5 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理论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和缺陷型

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是一致的,然而这种一致性没有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造成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抵触心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障碍[10]。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抵触表现在:夸大了当前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忽视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片面强调社会保障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忽视了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片面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完善,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正在循序渐进地发展。

3 解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加强学校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政治引导,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如今,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要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手机等通信设备已成为当代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高校要学会利用这一载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学生实行有目的引导。其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学校要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加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3.2 减少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因素

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过程中,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众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广到各个阶层[11]。要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需要发挥理论应有的作用,将理论通俗化和简单化。在举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活动时,要了解大众的自身特点以及文化程度,将专业的政治学术语言转化为大众化的语言,将科学理论与群众生活实际相结合,解答群众问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也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人民群众接受的信息量大,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在经济落后的地方,人民群众接受的信息量小,人民群众的思想比较落后,不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进程中,要注重富裕区域和贫困区域的協调发展,加强群众的创新意识,将传统的教条主义转化成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3.3 做好对马克思理论的宣传工作

宣传部门通过建立完善的宣传机制,加强宣传队伍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宣传经费的投入,确定明确的管理制度,这样有利于做好马克思理论的宣传工作。同时,宣传部门应扩大宣传领域,要加强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和进城经商人员的宣传。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社会科学普及讲座,鼓励地方单位开展宣传展览的活动,利用图书报刊等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将理论移植到文学、艺术、广告、信息和休闲等方面,让老百姓在休闲生活中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要理论。在宣传过程中采取多样性的宣传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在宣传中要与大众的利益相结合,要加强对宣传对象的了解,加强与宣传对象之间的交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题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联系,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趋于人性化,更有说服力。

3.4 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传播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传播主体具有不确定性,传播信息缺乏新意,传播力度不足等。因此,需要我国通过完善相关的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培养网络人才,让网络传媒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3.4.1加强对网络传媒的管理

相关单位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对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制度上的约束,要严厉打击一些网站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不法行为,要利用先进的网络监控等安全技术,对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对于发布的信息采取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监管,阻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入,营造安全、可控和开放的网络坏境。

3.4.2推动网络传播制度的建设

通过推动网络制度的建设,能够营造实用、开放的网络环境,能够提高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能够将用户的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等信息收入用户数据库,分析用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这种方式能充分反映民意,加强群众的参与度。

3.4.3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传媒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网络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要了解运用网络传媒推进马克思理论的新技能,要主动关注网络民情,掌握网上舆论新动向,要做好你示范作用,用模范的言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影响群众。各级领导不仅自己要掌握先进的理论,更要深入百姓生活,将马克思理论与群众实际生活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强网络理论编辑队伍建设,及时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增强马克思理论大众化的效果。

3.4.4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宣传平台减少西方腐朽文化對我国主流文化的冲击

政府要推动在网络上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舆论,掌握舆论主动权,充分发挥媒体的正确引导作用,让人民群众在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减少西方腐朽文化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冲击。政府领导干部可以在官方系统平台加强对马克思理论的宣传,同时与群众参与讨论,形成互动,掌握话语权。政府领导干部还可以主动参与非官方网站的平台交流,驳斥谣言,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培养文明性的网络环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府要在网络上建立官方网络系统,将其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和平台,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的传播量,对于网络舆论加以引导,加强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2]。

3.4.5加强对人民群众批判情绪的引导

人民群众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批判反应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政府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念对人民群众的批判情绪进行引导,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得的发展。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让人民群众能够认识、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的繁荣昌盛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目的。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群众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让人民群众在认识、理解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富红.列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及其启示[D].中国计量学院,2013.

[2] 石曦希.新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3] 谢媚帆.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

[4] 王恒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

[5] 朱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大众化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6] 赛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研究——对延安时期的考察[D].南开大学,2012.

[7] 胡艺华.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8] 卜叶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9] 常荆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10] 汪阳.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1] 王嶕屿.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2] 尹伟.网络传播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大众化探索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