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SIT看韩国当代口笔译的发展历史

2015-11-23 03:56金珍我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笔译科目外语

金珍我

(韩国外国语大学 通翻译大学院,韩国 首尔 130-791)

一、引言

据文献记载可知,韩国的翻译教育始于1276年,高丽忠烈王时代设立了“通文馆”,后来改名为“司译院”,在朝鲜时代被称为“司译院”。19世纪改称为“官立外国语学校”,培养了众多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20世纪初在日本殖民统治的时代,翻译教育随着亡国伤痛的历史销声匿迹。1945年解放后,大学里的外语学院开始担当起了外语教育的重任。1979年韩国外国语大学认识到外语教育和翻译教育截然不同,开设了翻译硕士课程,并为此设立了大学院,名称为韩国外国语大学翻译大学院,即:GSIT。在开设七种不同语系(韩—英系、韩—法系、韩—俄系、韩—西系、韩—汉系、韩—日系、韩—阿系)之后,又加设了德语课程(韩—德系)发展至今,可说是恢复了殖民统治前的专业翻译教育课程。随着产业化、市场化的需求,GSIT课程以培养国家翻译人才为目标,借鉴了欧洲的教育模式,设计了以实践为主的翻译教程。GSIT在1999年开设了博士课程,将翻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翻译教育的系统体系。2004年5月,GSIT加入世界翻译研究所协会(C.I.U.T.I),直到1997年梨花女子大学成立翻译大学院(简称梨大翻译大学院)为止是亚洲第一个加入这一机构的翻译教育学院,不仅如此,引领了韩国的翻译教育和翻译市场,接着也有几所翻译大学院应运而生。因此,GSIT过去35年的发展历史也是当代韩国专业翻译教育的发展史。本文主要以韩国国内的专业翻译教育史与GSIT的发展史接轨,回顾翻译教育在韩国国内发展状况与现况,并摸索翻译教育的未来方向。

二、韩国当代翻译教育的发展历史

当代韩国专业翻译教育按照教育课程、教育方式、翻译市场、科研成果等的变化大致可分为萌芽期(1979年—1988年)、转换期(1989年—1998年)和发展期(1999年至今)。

(一)萌芽期(1979年—1988年)

这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教育摆脱了外语教育的框架,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其实外语教育与翻译教育两者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三点:第一,外语教育注重发音、词汇、语法、意义等语言的结构与规则,重视语言分析、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而翻译是以高级阶段的外语能力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沟通能力与信息交换能力。第二,翻译教育同外语教育一样除了重视对语言的听、说、与表达能力以外,还需要符合市场的要求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医疗、法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第三,翻译教育要考虑到市场变化,随着市场要求的变化而随之调整。

这时期虽然明确认识到外语教育和翻译教育的不同,但两者在教育内容上仍然混杂在一起。不仅缺乏专业的教师、特定的教材,由于时代的原因,获取学习信息材料的途径也非常有限。当时课堂上用来做练习的材料基本上都来自报刊上的新闻信息,资料十分有限。加之辅助的硬件设备也很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翻译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最令人鼓舞的举措便是派遣第一届学生到欧洲国家翻译学院进修二年,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翻译理论、翻译专业知识与技巧。

这一时期GSIT的课程变化除了韩中(韩语/汉语),韩日(韩语/日语),韩英(韩语/英语)等两年制的课程以外,还开设了三年制的课程,如韩英中(韩语/英语/汉语),韩英德(韩语/英语/德语),韩英俄(韩语/英语/俄语)等。课程有所细化,还增设了很多像国际法、经济学等属于专业领域的科目。科目总数达46个,其中实习口笔译的科目较多。这时期课程变化有如下特点:第一,这时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欧洲国家翻译学院的课程,但仍然不够系统。第二,公共必修课的设置过多,并且要求学生第一学期全部都要修公共必修课,其结果是导致训练口笔译时间的相对不足。第三,由于没有完全摆脱外语教育的模式,开设了很多仍然属于外语教育的科目。第四,翻译实习科目当中口译课过多,笔译课相对较少。第五,这一时期的生源仍然以韩国国内学生为主,缺乏对不同母语的学生适用不同评估方式的概念。总之,这时期的翻译教育在各各方面不够完善、不够系统。

(二)转换期(1989年—1998年)

德国的Kiraly(2000)教授提出三个翻译教育的训练模型,分别是以授学者为中心的训练模型(teachercentered transmission)、以学生为中心的训练模型(student-centered transmission)以及以学习研究为中心的训练模型(study-centered transmission)。以教授者为中心的传统模型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的一种单向性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训练模型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学习过程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这种训练模型会大大减少教师的角色效应,无法有效掌控学生,实践证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以学习研究为中心的模型是教授者和学习者采取互相探讨、互相研究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比起前两者较为适合翻译训练,但这也不是最理想的翻译训练模型。对此,法国的翻译理论学家Gile(1995:10-11)提出了最适合初期阶段的翻译教学模式,即:“过程指向接近模式”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按照他的主张,在初级阶段教授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翻译策略,即重视翻译原则、方法的传授。这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从海外留学回来的翻译学专家和语言学专家开始担当翻译教育。他们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这时期教学课程与萌芽期相比,科目有所减少,从46个科目减少到30到33个科目,提高外语能力的外语专业课也有所减少,但同时增设了符合市场要求的公共必修课,还增设了翻译理论科目和文化科目。口笔译科目从单向性科目发展到双向性科目,例如像“政治法律翻译”科目被设计成“韩中政治法律翻译”和“中韩政治法律翻译”。这时期的课程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具备了较为系统的专业翻译课程。共同科目包含了“口译理论”“note-taking”“经济学概论”“专门词汇学”“B语言熟练”“区域研究”“韩国语”等科目。第二,“国语”科目名称改为“韩国语”,强调了母语的重要性。这时期翻译教育也不能说是完全摆脱了外语教育的模式,但随着翻译专业教师数量的急剧增加,能够把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反映到教学中,逐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较为系统性的翻译课程。

(三)发展期(1999年—现在)的翻译教育特点与课程变化

这时期的主要变化是在各种翻译实践中较为活跃的翻译实践者开始在学校中担当翻译教学的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理论方式是“合作学习方式”(collaborative learning)。 这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参与、互相评估的教育方式。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Dillenbourg(1999:1)把“两人以上试图学习的状况规定为合作学习方式。”具体而言,在进行翻译教学的时候,首先,进行集体研讨(brainstorming),让学生分小组集体研讨本次课程的主题、专有名词、专门词汇,对本次授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翻译实践。最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评估活动,这种评估活动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估,也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估。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增进学习者的评估与批判能力。让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可以参考别人的合理建议,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时期的另一个变化是GSIT被选为Brain Korea21(简称为BK21)。这是一个国家科研项目。 这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各领域的专业人才, GSIT在口笔译领域里争取了这个科研项目。从1999年到2005年止,每年可以得到20亿韩元的国家资助。并在1999年11月开设了博士课程,为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级翻译人才注入了活力。不仅如此,自2000年开始,毕业生学位从文学硕士学位变为翻译学硕士学位,这意味着“翻译学”在社会上独立门户,GSIT被公认为专业翻译教育机构。进入2000年后,应对市场对各种翻译工作的大量需求,企事业单位招聘了很多翻译人员,金融、IT、医疗、法律、媒体等专业部门也吸收了很多专业翻译人才,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翻译蓬勃发展时期。

1.课程变化

这时期与萌芽期、转换期相比突出的变化是课程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这时期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有按照市场需求新开设的科目,也有被淘汰的科目。像“Desktop Publishing”和“编辑文件教程”等科目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自然被淘汰。第二,有些科目更加细分化。譬如,为了加强外籍生的韩语熟练程度,韩语科目分面向韩国学生和面向外籍学生的两个课程。第三,笔译科目更加专业化,分为“产业经济双向笔译(产业经济笔译A-B/B-A)”、“科学技术双向笔译(科学技术笔译A-B/B-A)”、“政治法律双向笔译(政治法律笔译A-B/B-A)”等,另外,还有“翻译实习”科目,这个科目是老师把大规模的外部翻译项目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完成,给学生提供间接体验现场的一个机会。第四,以往的教学科目大多数是必修课,选课的余地较小,这时期增设了很多口笔译科目,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科目。第五,随着进入多元化、多文化的社会,根据社会的需求,把医疗、法律等的内容以“区域社会翻译”科目名称包含在课程里,积极应对了市场的变化。

2.科研成果

翻译专业的核心期刊在创刊之前,翻译研究的学术论文大都发表在语言、文学的核心期刊上。论文篇数不多,其内容也大都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翻译问题,有的是分析翻译偏误现象的论文,也有的是关于探讨文学翻译的论文。本文以《翻译学研究》(2000年创刊)、《通译和翻译》(1999年创刊)、《通翻译学研究》三本翻译专业的核心期刊为对象,考察了国内的翻译科研成果。表1是通过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RISS)网站检索出的刊载在上述翻译专业核心期刊的翻译论文篇数。

表1 韩国翻译学术界代表期刊 每年出刊的论文篇数

如表1所示,从1997年到2013年,刊载在翻译专业核心期刊的论文总篇数为984篇,在这短暂的十五年时间里,这算是一大“丰收”。上述论文篇数统计分析是在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RISS)网站上输入“口译”、“笔译”的关键字后,把有关口笔译的论文按照年度顺序排列出的。

图1 不同学术刊物口译、笔译论文数量比较

图1是两种不同学术刊物口译(前组条状形以及对应曲线)与笔译(前组条状形以及对应曲线)的论文篇数的比较。从2000年开始,西方的翻译学理论开始影响韩国的翻译学术界,滋润了韩国翻译界的土壤,学术研究蓬勃发展,成果颇丰。笔译论文篇数从2005年以后开始持续增加,但口译论文篇数仍然维持现状,与笔译论文发表速度差距越来越大。分析1997年到2013年刊载在《翻译学研究》、《通译和笔译》、《通翻译学研究》上的论文,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第一,根据功能主义理论、解释理论、文化理论、归化、异化等理论研究探讨了各种论题,取得了不少的学术成果。第二,翻译学本身与许多领域有关,结合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化学等理论从多视觉、多角度进行的学术研究也不胜枚举。第三,符合市场对医疗翻译、法律翻译、媒体翻译等的需求,研究探讨这些领域的论文也很多。其中对媒体翻译的研究最为活跃。第四,开始注重探讨翻译教学问题,如翻译教学法,翻译教学技巧等。

3.翻译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研究韩国国内翻译发展史需要观察翻译教育和翻译市场的变化。为了分析翻译市场的发展趋势,首先要了解“翻译市场”的概念。按照以往的翻译专业分类可分为传统的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박경희,2007:10)。因为翻译市场规模庞大,缺乏分析资料,于是本文也只限于讨论属于专业领域的翻译市场。

分析翻译市场最好的方法是核算营业销售额,调查从事翻译的翻译人员人数和规模,但因为这方面的资料不全,所以只能采取另外的方法。分析市场可以从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方面进行。首先在需求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国际通用的UIA报告书分析在韩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次数,分析国际会议举办次数就可以统计出对口译的需求。UIA所规定的国际会议规模是会议参加人数要超过300人,参加国家为5个以上,参会者中至少40%是外国人,会议时间至少是3天,国际机构举办或后援的会议也可列入到国际会议举办次数统计的指标里。我们可以利用国际会议举办次数分析翻译市场的需求情况。这种分析方法虽然不够准确,但至少可以推测翻译供需情况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供应方面,由于缺乏90年代以前的资料,调查了1991年以后的资料。这时期随着韩国政府推动国际化和全球化,不仅翻译教育,翻译市场也开始有了很大的转变,如图2。

图2 韩国国际会议举办次数和在世界、亚洲的排名

图2最下面条状形的图是韩国举办国际会议的次数,中间的曲线为韩国举办国际会议在世界排名,最上面的划线为韩国举办国际会议在亚洲排名。令人瞩目的是2005年会议举办次数增加到200次,2008年为300次,2012年达到500次,有了如此迅速的成长。这些特点与通翻译大学院的发展历史,即萌芽期、转换期、发展期的变化基本相符合。这也表示市场变化时期和翻译发展时期有着一定的关系。分析1979年到1988年的翻译市场是很困难的。当时的翻译教育和外语教育的界限很模糊,市场对专业翻译不够认同,学习者对未来前景也不够清楚。进入转换期后,市场开始逐渐认识到专业翻译的重要性,慢慢开始有了需求。但是需求不均衡,英语的需求最多,其次是日语,汉语的需求不大。可是进入发展期后,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有了大量需求,为了应对大量的需求,各大学争先恐后地开设了通翻译大学院。如表2。

这时期与前两个时期不同,市场对翻译语言的需求也有所变化。根据韩国翻译院2007年的调查结果,英语第一位,汉语成为第二大外语。这个趋势将会随着东北亚的国际情势变化还会有所变化。根据韩国外国语大学翻译大学院翻译中心2010年和2011年的外部订单的调查结果,其中英语的需求为60%,汉语和日语的需求上升,尤其是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多,汉语笔译市场规模有待扩大发展。

表2 翻译大学院设立情况

三、 结束语

翻译学家Lee-Jahnke(2006:135)认为,谈高级外语教育不得不谈翻译教育。Hurtado(2007:164)主张今后翻译学应该要进一步谈论、翻译教学材料、翻译教学方法以及翻译评估等的问题。迄今为止,GSIT已经培养了很多翻译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优秀人才,但为了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我们必须要先回答Hurtado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教学材料,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科学性的方法来评估翻译等都是我们值得去探讨与深思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不仅是翻译训练,还需要具备翻译理论。Nord(1997)主张译员为了应对客户的批判性评价,必须要具备根据理论有效解释或说服客户的能力。因此在硕士课程中要加强理论研究,同时理论研究必须要与实践结合。第二,要培养复合型的翻译人才。目前翻译市场的多样化,要求复合型的翻译人才,为此,今后的翻译教育内容也要按照这个方向推进。翻译教育也可以结合国际法、国际通商、国际会议策划、金融、医疗等专业领域发展。也可以考虑目前把二年制的课程增加到三年制的课程,获得双重学位,培养拥有专业知识的翻译专家。第三,要结合现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现场经验。第四,如何把日新月异的翻译软件操作运用到教学方面和翻译实践方面。

GSIT经过漫长的时间谱写了当代韩国翻译历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为了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必须要找出翻译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答案,也要审视并探究这一大命题。

猜你喜欢
笔译科目外语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