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2015-11-23 05:15张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大学生影响

张璐

(滨州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东 滨州 256600)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张璐

(滨州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东 滨州256600)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程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本研究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滨州学院300名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索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路径,从而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建议和对策。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社会热点;影响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大增加了人们获得网络信息的速度和广度,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类社会热点问题的信息。我国当前处于社会变革和制度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凸显,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帮大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社会信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负面情绪滋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伴随社会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是身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融入社会、与社会密切关联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个体社会化的发展与完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亲社会行为程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探索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以较全面翔实的调研资料反映新生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状况,可以为教育部门推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参考;其次,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和需求,指引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健康发展;最后,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强自身的亲社会行为,履行正确的参与权利和义务,帮助大学生增强亲社会行为、促进自身发展并为社会服务。

社会热点问题指在某一段时期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引发人们通过互联网、报刊、聊天等形式进行集中议论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并且往往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社会热点问题涉及教育、就业、住房、医改、社会保障、文体娱乐、突发性事件等方方面面,既包括国内外出现的重大时政问题,也包括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国际关系、文体娱乐、突发事件和社会改革这五大方面。

大学生当前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存在浓厚的兴趣,他们较强的学习能力也使得他们能利用最先进的网络工具获得大量信息,这就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关注者和评论者,同时也更容易受到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然而由于自身思想的不成熟,是非判断参差不齐,大学生极易被一些不负责任的观点误导,从而产生一些迷茫、困惑、消极、不理智甚至比较极端的认识。因此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具体和直接,如何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正向、深入引导大学生,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应重视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滨州学院不同年级的300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了参考信息。

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状况

本次研究分别从合作、助人、公德三个维度23个问题点测量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量表中全部问题都是5级评分,且都是正向问题,这样就对其每一个选项赋值1、2、3、4、5分,通过spss11.0计算出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三个维度得分指标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状况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总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家庭居住环境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714,P>.05),除了合作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外(t=0.125,P<0.05),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市和农村的总体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810,P>0.05),各个维度都不存在显著的家庭居住环境差异(P>0.05)。

表2 社会热点问题和亲社会行为维度的相关性

亲社会行为的各维度与社会热点问题作相关统计分析,其中社会热点问题与合作及公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下面将对其具体的影响路径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索。

三、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按照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其为一个或多个行动者的一系列的单元行动。每一单元行动包括行动者,目的或目标,实现目标的多种手段,行动者面临的各种情景条件,规范、价值观和其他“观念”五个要素。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是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标准和规范等的总和,在具体的社会行动中则体现为行动的目的或目标,对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而亲社会化行为价值取向按照行动的目的性可分为利己、利他、规范、移情四种取向。

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价值取向的建立受到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其中社会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会引起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参与和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如何解决、舆论媒体如何导向、社会舆论的偏向以及最终的结果,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价值取向都会起到导向作用。如关于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热点问题,很多媒体渲染了消极的社会现状,并引发民众大讨论,本来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而在这样的热点问题下,则变了味,易给大学生带来误导,从而产生利己的价值取向,而不倾向于助人和发扬美德。再如,关于自然灾害的热点问题,社会舆论往往营造出一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氛围,这样积极的信息对于帮助大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形成利他助人的亲社会行为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着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又称为行为手段,即行动者为实现行动目的采取何种手段来达到目标,可以分为理性化行为和非理性化行为。理性化行为指的是采取有效的手段,以最高的效率来实现目标;而非理性化行为则是行动的目的不是目标本身,而是其他的东西,如情感或习惯等。因而亲社会行为的行为方式也分为理性行为方式和非理性行为方式两种。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对行为方式的影响上,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方式的选择和实施。还是关于老人扶不扶的问题,经过社会大讨论,目前基本上产生这样的主流观点,即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还是应该发扬传统美德,但是在助人的过程中也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防范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导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行为方式,即保持理性,将助人与自我保护相结合,更加提高了行为方式的有效性。再如关于钓鱼岛事件的处理方式,社会上一些极端的手段如不分青红皂白打砸日产车辆,这是一种不理性且违法的行为,而大学生很易受到这样行为的引导,而产生消极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如果这一事件没有很好地处理,必将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着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行为环境。

行为环境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即主观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客观的物质条件、制度规范。行为环境是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体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影响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必将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制度、社会道德的影响上。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和解决作为新生事件必将对原有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产生冲击和影响,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从而形成新的行为机制。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社会变革的重大时期,矛盾多发,原有的制度秩序和道德秩序不断被打破,社会整体秩序处于断裂时期,而新的秩序正在逐渐的形成中,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矛盾和迷茫,出现多元价值观,这种秩序现状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当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较低、价值取向模糊的主要原因。因而,如何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是当务之急。

四、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集中分析发现,其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有效地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进行培养和引导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当前学生工作者思想教育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针对以上影响分析,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关注习惯,提高他们科学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是客观不变、不可左右的事实,因而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着手引导。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堂,有针对性地结合课堂知识对一些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和讲解,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大讨论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看问题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以学生活动为抓手,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内容,采用辩论、主题演讲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热点问题中的正能量,有效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第二,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他们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学校生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道德的过渡期和跳板,最终的生活环境是社会,因此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社会应急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假期或者课堂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支教、社区行等助人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实地了解社会、感受亲社会的乐趣和意义,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减少迷茫。在学生活动组织过程中,加入亲社会的因素,与社会密切相关或者进行模拟社会,而不要仅仅让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象牙塔内,以便全面地认识社会,进而积极地适应社会。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用先进积极的思想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积极的方面,需要学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新颖、别具一格的文化环境。积极拓展新的网络媒介,利用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年轻人易接受的媒介方式传递青春正能量,通过励志故事、博文、视频等媒介宣传积极、正面、科学的意识形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校园的布置、宣传栏的内容、标志性建筑物等要内涵和新颖兼具,引起大学生的关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1).

[2]寇彧,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3]刘雨辰,罗伟,徐翠云.新形势下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青春岁月,2013,(10).

[4]林兴龙.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

C913

A

1671-2862(2015)02-0025-03

2015-01-23

张璐,滨州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大学生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常见热点问题及应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