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 王一博
以往一般综合性大学不同于专业的影视艺术院校,其影视教育只是作为常规艺术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或者说开始让人们刮目相看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特别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等概念的出现。随之,影视艺术创作自然相应地发生转型,同样,影视教育也需要受众共同面对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即每个公民在享用各种媒介提供的信息资源时,必须主动了解和鉴别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媒体的新功能、新形式和新特点,并有意识地提升全方位的多媒体素养,使之成为人们一种必须具备的媒介能力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互联网由当初单纯地提供信息开始向服务功能转变,其面对的每个对象都只是客户,目的就是追求商业化、实现利益最大化。加之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其作为可视化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图片、视频分享服务的一种新渠道。“碎片化阅读”正是数字化、新媒体语境下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改观之后的一种新常态。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可移动、便携式的媒介工具进行即时即地的交流与沟通,乃至分享各种“无用”的信息。即互联网催生的“网生代”的出现,主要引发了电影产业三大改变:一是产品的网民化;二是电影生产的网络化,即通过大数据判断观众在什么地方关心什么,由此对电影进行设计和生产;三是营销的社交化,现在的电影必须在网络形成口碑,才能被认可。口碑决定成败,这就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新变化。[1]
“互联网+电影”便是电影在相对低迷之时的一个华丽转身,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阶段都与互联网环环相扣,从前期项目策划、成本预算、剧本改编、演员选择及拍摄过程、作品版权、投资与制作发行、推广营销以及相关衍生品的销售服务等,互联网都渗透其中。比如在网上开展“众筹”项目,筹集影视作品的部分拍摄资金,有时一个中小众筹项目就能拿到上百万元的投资,拉动粉丝效应和粉丝经济;甚或一些影视作品在部分演员的选用上,也有意放低姿态,征求和倾听大多数网民的意见;除了电影院的观影行为,还有网络电视、智能手机、iPAD等多屏联动收看模式以及“电影网络院线发行模式”等,特别是有些电影还未公映,就已经通过大数据的大致分析和网络预售票的方式,提前预知了大体的票房额度。这些革新手段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使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重焕生机。
尤其实行网上售票,不只是方便了观众的消费行为,更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电影观众。既可采用团购网站订票、影院官方网站购票,也可以微信、支付宝订票等,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选定自己满意的座位。阿里影业曾透露说,正在尝试一些创新举措,比如观众通过手机或者影院自助售票机购票以后,只要在影院入口的闸机扫码就可以进入影厅,中间无需再经过售票员和检票员,整个过程实现自助化和电子化,甚至还可以像机票一样预售和改签,观众在手机上买票后,开映前24小时前可以退票,开映前3小时前可以改签。而三大互联网公司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大张旗鼓地进军电影业,使得影视产业格局的转变与重构势在必行。恰如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俞剑红所言:“网络公司拍电影,电影公司建网站,电影从大屏幕走向多屏幕,全面融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2]这样看来,与其说“互联网+电影”是电影作为衍生品被动接受,不如说是电影的互联网化,是电影主动拥抱互联网,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媒介平台。这种电影搭上互联网的“观影+社交”新模式,使电影获得了新生,使电影产业快速复苏,互联网拯救了电影。
相形之下,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也必然地发生改变与转型,必然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然找寻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平台,并成为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一种新常态。
伴随着影视艺术合流的迅猛发展态势,电影与电视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大电视”与“小电影”的称谓业已标明影视艺术之间的亲密无间。影视艺术教育在观念上不能再恪守过去“大电影”一统天下的格局,反而更应该关注“小电影”、视频短片、微电影、网络电影的创作。由于互联网“超文本链接的碎片化、非线性化,使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信息的最主要内容,极大地方便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3]智能手机的普及则又为“移动阅读”提供了新的可能,即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在碎片化时间里便携式的收看模式,加之中小电影的制作成本少,转型互联网是必然的选择,势必使得视频短片及微电影作品更有收视市场与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正如上海交大科技影像创作中心主任李亦中所言:“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创作者通过微电影、网络剧声名鹊起。”于是,微电影和视频短片创作,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之一。
不仅如此,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开始由过去独立的、单一分科逐步趋向于综合、互补的教育模式。既要针对影视艺术各自的特点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和训练,又要强化影视教育的综合化、交互性功能,注重彼此共同综合性的趋向。比如,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承接院校甚至市级宣传片的拍摄任务时,就有意打破一个学院垄断的局面,而是与音乐影视学院(表演、音乐)、美术设计学院(动画)协同合作,且与摄影系(摄像)、广告系(广告宣传)、戏文(剧本)等联手,发挥各自优势,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强强联合”的结果必然是作品的精益求精。即高等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切实转变影视教育理念,打破院系之间的壁垒,合理设置专业,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学水平,培养多层次的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使得高等院校影视教育的手段不断完善,影视教育的范畴也日益扩大,不只是以往的影视教育者主体、受众对象如何进行影视作品和电视栏目的欣赏与解读、影视艺术创作过程探究、影视艺术本体元素与基础理论教育等常规内容,还涉及到数字媒介时代的自媒体环境下影视文化、文化创意产业乃至影视教育与新媒体的共生融合等诸多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它对电影内容选择、用户洞察的“预测作用”产生前所未有影响,受众从大众化、被动的客体逐渐变为个性化的主体。[4]
影视艺术教育除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之外,还应当积极、密切地与媒体、业界对接,增强与业界的互动,面向社会,最终实现服务于社会。影视艺术教育不能再囿于传统教学的单一课堂环境,除了专业课在演播厅、录音室、编辑机房、音频工作室、表演教室展开,还应该开放办学,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适时地进行相关培训和训练,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比如,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导系视频作品专业会诊课,就主动邀请部分业界的一线专家进行现场会诊。学生每组的视频作品的类型不少于四种,诸如剧情片、纪实片、音乐电视、广告及宣传片等。每组选派汇报人现场阐释,并就专家的提问进行解答。这种以业界专家的眼光加以评判的形式,无形之中更具有权威性与说服力,也使得学生在专业会诊当中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在大力支持学生的作品参加各种比赛,且学生获奖的多部作品在地方电视台播出或在部分视频网站进行网络播放。除了自制网络剧,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创作甚至开始走向院线渠道与平台。比如我院教师编剧、学生拍摄的电影《三个熊孩子一个爹》已经开机,预计年底公映。即在电视台制播分离的大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可以有效地利用学院的实验设备,把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为电视台、视频网站甚至院线制作较高水准的影视作品。这样看来,影视艺术教育部门既可以是教学研究机构,也可以是创作实践中心.
当下高等院校影视教育除了校内课堂的教学实践外,校外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内容也比较丰富,这是拓宽教学实践性环节的一种必要补充。诸如带领学生到电视台参与现场节目录制、观摩一些戏剧演出,特别是学生拍摄的作品参加各种级别的微电影、微视频、纪录短片比赛等,均使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真正地得以统一。比如,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导系、摄影系,除了课堂上的基础理论课程之外,提倡学生们“走出去”,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基地,强化社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以“我的青春我做主”进行相关的专业创业实践,使其由以往被动的受众开始转变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者、生产者。其中,暑期采风实践就是其中的一项活动,主要安排在第四学期期末,可任意选题,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作业题材、形式不限,最好各具风格。开学之后进行分组的采风汇报。即学生不只是利用传播媒介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还有权将自己的作品及观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加以传播。暑期采风实践既考核了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也为日后就业打下了较为良好、扎实的基础。
伴随着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理念及相关专业课程的调整,必然要求教师增强实施新课程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其中,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多媒介素养以及提升每个公民的文化责任,就是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媒体时代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衍生责任。
虽然当下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侧重和强调学生利用视听媒介进行影视艺术创作,加强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含量,但基础知识和文化理论课程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反而更应该有效地关注与增强,防止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蜕变成为一种速成的实践操练班。哲学家费希特曾经有言,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以人为本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通过唤醒学生内在的力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不仅要教授其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因为流动多元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变化的内部环境,要求我们的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接轨,与影视产业对话。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善于创新、富有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人才。“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讲是创意产业,最大的生机是根植于头脑中创新不止的精神”,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同样把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需要自主创新型人才[5];而影视产业作为重要文化信息产业,还要拥有宽泛的其他领域的知识,需要既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又具备良好的影视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影视产业拥有复杂多变的市场、激烈残酷的竞争及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又需要大量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高端人才,需要他们运用自身储备的多学科知识和能力,在竞争中创造价值、成就品牌,创造出持久的消费文化。
由于影视文化的铺天盖地,每个公民均在影视艺术视听氛围的覆盖之下,使得影视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在校学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影视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应该是大众化的,必须面向全体大众。“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在当下已不只是空泛意义上的词汇,而是具体地涵盖到每个公民身上。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责任就在于使其成为一种普适教育,使影视艺术修养成为每个公民在影视文化包围之下的一种基本素质。即“全民教育”背景下的影视艺术教育,需要把课程传播转化为一种激励社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世界,并设计制定他们“自己的”课程,才能使课程的适切性真正落到实处。
这就要求影视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新媒介时代的特殊要求,必须把影视艺术教育纳入全民性的基础教育当中,必须找寻崭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必须把影视艺术教育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赋予影视艺术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的发言中所言:“教育已不再被简单地看成是社会服务行业,而日益被看成是社会赖以不断更新、获得能量、调整发展方向的途径。人类的未来,最根本的是要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力。只有借助教育,才能使人获得创造性和能力。不论什么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还决定着社会自身的未来。”[6]
影视艺术作为传承文化形态的一个载体,必然要求创作主体具备相应的文化良知和文化使命感,并成为影视文化的生成者与建构者。麦克卢汉就认为,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影响了人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影视艺术高踞于社会文化中心的位置,在如何建构公共空间、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进行整合等方面,必须恪守传播功能和文化职责。恰如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所言:“我心目中完备的电视人的职业精神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技术层面的敬业,即对电视技术精益求精的把握,能够充分利用和开掘电视媒体的技术和优势;第二是社会层面,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一种媒体伦理,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社会、公益的需求而努力;第三个层面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价值,把人文关怀贯注到电视中去。”[7]即影视创作主体所承担的已不是一般个体的欣赏或批评的任务,而是作为社会群体的接受大众的代言人。即创作主体的实践感受、审美体验,乃至理性的评价,都必须具有能为群体所共识的普遍性,并成为这一群体审美需要的集中表现。毕竟“互联网+”终究不是万能的,影视艺术教育不能脱离教育的本体与宗旨。恰如专家所言,作为文化产业,电影必须兼顾艺术与科学,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实现电影产业数据化、市场化的同时,更应加强电影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影视教育应该有意识地使得多媒体素养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样,既能够使得各种媒介信息有效地为我们的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也能在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质疑和批判性思考当中真正参与到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介世界。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教育与审美文化传播在当下多元媒介环境下的生存,依然显得格外复杂与微妙。它在迎来了世界各国多元媒介文化的思潮和话语的挑战的同时,又不得不考虑本土化的生存环境和特色。尤其“当今中国的媒介文化格局,离真正的多元共生、多元沟通与对话局面的形成,还有一定的距离。各种文化形态、媒介力量在不断地标新立异的同时,是自身文化使命感的缺失,商业利益和话语权力成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大众传媒领域也被人们设为一个大的名利场”。于是,影视艺术教育如何在各种消费文化的利益驱动面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恪守自身的传播功能和文化职责,是当下每个业内人士及研究学者都不能回避、且必须极力着手解决的重要课题,并有责任、有义务寻找媒介文化话语的最低限度的共识。
[1]尹鸿.“网生代”改变电影创作理念及商业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4-11-03.
[2]互联网+电影=中国电影崛起灵药?[N].时代商报,2015-09-22.
[3]刘剑敏,李润权.论网络的碎片化特征[EB/OL].新华网(2011-11-14)[2015-10-01]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11/14/c_122267383.htm.
[4]央广网.“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和教育论坛[EB/OL].(2015-07-06)[2015-10-01]http://edu.cnr.cn/pdtj/yw/20150706/t20150706_519089777.shtml.
[5]刘安产.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6(4):25.
[6]周山雪.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技术教育[J].1999(21):25
[7]胡智锋.大时代,电视人如何作为?[J].南方电视学刊,201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