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权力、产权性质与创新绩效

2015-11-20 08:15谭庆美董小芳
关键词:任期董事会产权

谭庆美,刘 楠,董小芳

(1.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2.天津财税智能化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170)

引 言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创新己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和决定因素,特别是对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成败可能直接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虽然当前中国制造业已得到长足发展,但中国许多制造企业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创新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创新绩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1]。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CEO位于企业科层结构的顶端,是企业关键决策的参与者甚至是制定者,其权力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2]。CEO权力的大小影响其经营管理过程以及对企业资源的控制和分配能力,势必会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国外学者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产权制度明晰的背景,国内学者也较少关注中国不同产权性质下创新绩效的差异。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产权制度安排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制度因素特别是产权结构在很多方面会影响到创新行为[3]。企业的产权性质不同,CEO的来源和选聘机制不同,CEO的效用函数也存在显著差别[4]。和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CEO除考虑经济目标以外还要考虑非经济目标,使得CEO经营企业的精力有所分散[5]。创新绩效是企业经济目标的组成部分,CEO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样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创新绩效与CEO权力之间关系时,不应忽略产权性质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拟以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3年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中国上市企业CEO权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对创新绩效——CEO权力敏感性的影响。本文试图厘清CEO权力、产权性质与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完善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实证支持。

一、相关文献回顾

(一)CEO权力与创新绩效

关于CEO权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当前的研究较少,但一部分文献研究了CEO权力与企业研发或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且主要针对CEO权力的某一维度进行研究。在CEO权力维度方面,主要集中于两职兼任、CEO学历水平、CEO持股、CEO任期、董事会规模以及董事会独立性等方面。

两职兼任是指CEO同时兼任本企业的董事长,两职兼任将使得CEO更有能力实现自身意志,权力更大。Fama和Jensen(1983)认为,两职兼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自由度,而CEO与董事长两职分离会损害企业的创新动力[6]。Donaldson和Davis(1991)也认为,两职兼任能够成就一个拥有清晰战略方向的强大领导,能及时应对环境变化,有效实施组织决策,有利于企业创新[7]。徐向艺和汤业国(2013)的研究也得出了企业创新水平与两职兼任显著正相关的结论[8]。

学历水平高的CEO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越多,在管理和经营企业方面的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得董事会的信任,CEO权力越大。Thomas等(1991)指出,学历水平高的CEO思维更活跃,创新意识更强,更有可能实行创新战略[9]。CEO所受教育水平越高,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更易于接受变革和更乐于创新。教育水平的异质性意味着更为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更为多样化的视角、价值观、经验和信念,使决策团队能够集思广益,增加战略决策的创新性和创造性[10]。林勇和周妍巧(2011)对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研究也发现,CEO学历背景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1]。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绩效与创新绩效关系密切,间接印证了创新绩效与CEO学历水平密切相关。

CEO持股是CEO所有者权力的重要体现,持有本企业股份的CEO受企业薪酬契约制约的程度较小,权力较大。CEO持股可以将CEO的利益与股东财富统一起来,拥有股权的CEO会进行更多的风险投资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回报[12],也有更强 的动机 增加研 发支出[13],[14]。研发支出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一般认为,研发支出越多,越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

任期长的CEO在企业的人脉更广,越容易调动企业的资源进行创新,权力越大。由于研发支出是一项沉没成本较高的投资,短期内无法获得明显收益,具有较高的风险。CEO通常不愿意进行研发投资,这种倾向在创业型企业中尤为突出[15]。因此,CEO任期的长短会对研发支出产生影响。Barker和Mueller(2002)研究表明,企业研发支出与CEO任期显著正相关,CEO任期越长,对研发支出的影响越大[13]。刘运国和刘雯(2007)也发现,企业高管任期越长,研发支出越高,但即将离任的高管没有增加研发支出的积极性[14]。

董事会规模的大小影响对CEO监控的有效性,董事会规模过大,董事之间的沟通、协调将变得困难,董事会容易受到CEO的控制,导致CEO权力增大[16]。关于董事会规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Lipton和Lorsch(1992)认为,董事会规模的增大会降低决策速度,使董事会产生搭便车的动机,而规模较小的董事会更容易应对飞速变化的竞争环境,有利于针对具体环境迅速作出创新决策,从而提高创新绩效[17]。刘胜强和刘星(2010)也发现,当董事会达到一定规模时,若进一步增加董事会人数,董事会规模对研发投资将产生阻碍作用[18]。

独立董事不直接受控于控股股东和企业管理层,能对CEO起到更好的监督制约作用,独立董事人数越多,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对CEO的监督作用越明显,CEO权力越弱。关于董事会独立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Zahra等(2000)认为,外部董事通常无足够的动机投入大量时间及精力深入研究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外部董事在董事会的影响越大,企业越不倾向采取重视创新的策略[19]。然而,李前兵(2010)的研究未能发现董事会独立性与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相关性[20]。

综上所述,当前的文献主要研究不同CEO权力维度对研发支出或企业创新的影响。研发支出是推动企业创新、提高消化吸收能力的重要动力,研发支出越多,越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因此,不同CEO权力维度势必会通过对研发支出或企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创新绩效。以上六个维度仅反映CEO权力的某个侧面,不够综合与全面。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领导者,CEO所拥有的权力应是不同权力维度的综合,仅研究某一CEO权力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并不能真正揭示CEO权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构建能反映中国上市企业CEO综合权力的指标,并实证检验CEO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由于大部分文献仅检验了不同CEO权力维度对研发支出或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检验不同CEO权力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探索中国上市企业创新绩效与不同CEO权力维度之间的关系。

(二)产权性质对创新绩效——CEO权力敏感性的影响

企业产权性质不同,CEO的来源与选聘机制不同,CEO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尽相同,不同产权性质下的CEO权力强度不同。在中国非国有企业中,CEO通常由股东或其亲属担任,使得非国有企业的CEO天然享有强大的权力[21]。“所有者缺位”带来的内部人控制以及“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中国国有上市企业的CEO也拥有实际权力。但和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行为除受到法律、市场竞争等约束之外,还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监管控制。而非国有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则通过市场来传递,相对间接。因此,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CEO拥有的权力更高。

企业一般以经济目标为终极目标,但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上市企业的CEO的角色更像是“官员”,其任命、评估、任期以及升迁等一般由政府部门决定,其身份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层,更是政府工作人员。因此,国有企业CEO与非国有企业CEO的效用函数存在着显著差别[4]。和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CEO的经营目标除要考虑经济目标以外,还要考虑政治、社会等非经济目标,使得CEO在企业经营业务上的精力有所分散[5]。创新绩效是企业经济目标的一部分,产权性质势必会影响CEO的创新决策并进一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因此,在研究创新绩效与CEO权力的关系时,不应忽略产权性质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CEO是企业运营的核心领导者,其权力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重大影响。CEO权力的大小影响其管理过程以及对企业资源的控制和分配能力,必然会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以及创新绩效产生影响。CEO权力是两职兼任、CEO学历水平、CEO持股、CEO任期、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等不同维度的综合[5]。根据现代管家理论,两职兼任使得CEO能更及时应对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创新决策,有利于企业创新[7]。学历水平越高的CEO,思维越活跃,越倾向于接受创新和变革,增强企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9]。CEO持股能带来“利益趋同效应”,持有股份的CEO更重视创新活动,研发支出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13]。CEO任期越长,其积累的个人威信越高,所控制的资源和掌握的权力越多,越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更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13]。董事会规模越小,沟通效率越高,决策速度越快,有利于针对具体环境迅速做出创新决策,从而提高创新绩效。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能更好地监督和解雇较差的CEO,对企业经营过程的监控作用越大。但由于独立董事通常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及精力深入研究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独立董事比重越低,独立董事对企业的影响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创新策略,有利于改善创新绩效。综合而言,CEO所拥有的综合权力越大,CEO越重视产品或技术创新投入,增加研发支出,越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CEO权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和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CEO的经营目标除考虑经济目标外,还要考虑非经济目标,使得国有上市企业CEO在企业经营业务上的精力分散。创新绩效是企业经济目标的一部分,CEO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同样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CEO更加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能够更好地运用其手中的权力为提高创新绩效服务。基于以上分析,产权性质会影响CEO的决策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创新绩效,也即,产权性质会影响创新绩效与CEO权力关系的敏感性。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2。

假设2:产权性质会影响创新绩效——CEO权力敏感性,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CEO权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对数据做了如下筛选:(1)剔除CEO当年发生变更的样本;(2)剔除ST、*ST、PT企业;(3)剔除金融保险类企业;(4)剔除数据缺失或显著异常的样本。本文最后共计得到4150个数据样本。本文所需的CEO权力数据及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专利申请数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网站。

(二)变量选取

1.创新绩效

发明者(创造者)向专利审查机构申请专利,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创新经济价值的潜在标志[22]。专利是代表企业创新结果的主要形式,专利数量的大小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经济价值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文采取企业当年申请专利数量的自然对数衡量创新绩效。

2.CEO权力

根据权小锋和吴世农(2010)[5]的研究,本文分别从两职兼任、CEO学历水平、CEO持股、CEO任期、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等六个维度衡量中国上市企业CEO权力,六个权力维度的度量如表1所示。为综合反映CEO权力强度,本文将以上六个权力维度指标进行加和,得到CEO权力综合变量。

表1 各变量定义

3.产权性质

本文采用虚拟变量衡量中国上市企业产权性质,若样本企业为国有企业取1,若为非国有企业取0。为检验产权性质对CEO权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本文将全部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组子样本,进行分组研究。

4.控制变量

本文将企业规模、流动比率、成长性、上市年限、股权制衡作为控制变量,同时对年度变量与行业变量进行了控制,各控制变量的度量如表1所示。

(三)研究模型

为了实证检验假设1和假设2,本文建立回归模型如式(1)所示。

其中,IP为创新绩效;Pi为CEO权力变量,i=0,2,…,6;CV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流动比率、成长性、上市年限、股权制衡、行业变量以及年度变量;α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CEO权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结果

全部样本数据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当不考虑产权性质时,创新绩效与CEO综合权力显著正相关,假设1得以验证。这一结果表明,中国上市企业CEO拥有的综合权力越大,CEO越会充分利用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制定清晰合理的创新 政策,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

表2 CEO权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结果(全样本)

创新绩效与两职兼任无显著相关性,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虽然大部分样本企业的CEO并未兼任董事长,但一般在董事会兼任职务,或与董事会关系密切,兼任董事长的CEO权力提升不很明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不明显。创新绩效与CEO学历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CEO学历水平越高,把握创新机会的能力较强,越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创新绩效与CEO持股显著正相关,表明持有股份的CEO更重视创新活动,创新绩效越好。CEO任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CEO任期越长,越倾向于进行长期创新活动,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创新绩效与以董事会规模衡量的CEO权力显著正相关,表明较小的董事会规模具有更高的决策效率,越不容易错过创新机会,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董事会独立性对创新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样本企业独立董事比重较为接近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样本企业独立董事自身参与程度不够,未能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作用。

综上可见,中国上市企业CEO拥有的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赋予CEO适当的权力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拥有较高学历水平、持有本企业股份以及任期较长的CEO,创新能力更强,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较小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改善。

(二)产权性质对创新绩效——CEO权力敏感性影响的回归结果

本文采用分组方法研究产权性质对创新绩效——CEO权力敏感性的影响,两组子样本的回归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根据表3可见,非国有企业CEO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回归系数和调整的R2更大,表明非国有企业的CEO可以更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提高创新绩效服务,CEO综合权力的增大,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改善。

表3 CEO权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结果(非国有企业子样本)

两职兼任在10%水平上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表明非国有企业CEO兼任董事长使得CEO更能及时做出创新决策,有利于改善创新绩效。CEO学历水平对创新绩效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回归系数更大,表明CEO学历水平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有利于发挥。创新绩效与CEO持股仍显著正相关,且回归系数更大,表明非国有企业CEO股权激励更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改善。创新绩效与CEO任期仍显著正相关,且回归系数更大,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中,CEO任期越长,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为显著。以董事会规模衡量的CEO权力对创新绩效不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非国有企业董事会规模对创新绩效具有双重后果:一方面,董事会规模越大,不同职业和知识背景的董事越多,越能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有力的技能和知识支持,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会的决策速度越慢,董事搭便车的行为越明显,越容易错过创新机会,从而降低创新绩效。董事会独立性对创新绩效仍不具有显著影响,与全样本企业的回归结果相一致。

表4 CEO权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结果(国有企业子样本)

根据表4可见,国有企业CEO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仍具有正向影响,但显著性仅为10%,和全样本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相比,显著性明显降低,假设2得以验证。表明国有企业的CEO受到非经济目标的干扰较多,无法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提高创新绩效服务,其权力的增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弱。虽然回归系数略低,但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与CEO持股仍显著正相关,表明无论产权性质如何,CEO股权激励均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改善。创新绩效与以董事会规模衡量的CEO权力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国有企业中,较小的董事会规模具有更高的决策效率,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其他权力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

比较表3和表4可见,产权性质不同,CEO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显著性不同,非国有企业CEO综合权力的增大能显著改善创新绩效,但国有企业CEO综合权力的增大对创新绩效的改善作用较弱。产权性质对不同CEO权力维度——创新绩效敏感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在非国有企业中,同时兼任董事长、较高学历水平、持有本企业股份以及任期较长的CEO,创新能力更强,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而在国有企业中,较小的董事会规模以及CEO持股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结 论

为检验CEO权力、产权性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不考虑产权性质时,CEO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CEO综合权力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拥有较高学历水平、持有本企业股份以及任期较长的CEO,越能做出有利于改善创新绩效的决策,较小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改善;(2)产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创新绩效与CEO权力关系的敏感性,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上市企业的CEO能更好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提高创新绩效服务;(3)在非国有上市企业中,兼任董事长、任期较长、拥有较高学历水平以及持有股份的CEO,越能做出有利于创新绩效改善的决策;(4)和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CEO综合权力的增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较弱,但CEO持股以及较小的董事会规模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改善。

[1]郭立新,陈传明.组织冗余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52-60.

[2]王飞绒,陈文兵.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2,30(6):943-950.

[3]吴延兵.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R&D——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24(5):67-75.

[4]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10,(3):117-126.

[5]权小锋,吴世农.CEO权力强度、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4):142-153.

[6]FAMA E F,JENSEN M C.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2):301-325.

[7]DONALDSON L,DAVIS J H.Stewardship Theory or Agency Theory:CEO Governance and Shareholder Returns[J].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6(1):49-95.

[8]徐向艺,汤业国.董事会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联性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2):35-41.

[9]THOMAS A S,LITSCHERT R J,RAMASWAMY K.The Performance Impact of Strategy-manager Coalign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7):509-522.

[10]TIHANYI L,ELLSTRAND A E,DAILY C M,DALTON D R.Composition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 and Firm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6):1157-1177.

[11]林勇,周妍巧.高层管理者的教育背景与公司绩效——基于创业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60-65.

[12]JENSEN M C,MURPHY K J.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2):225-264.

[13]BARHER III V L,MUELLER G C.CEO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R&D Spend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6):782-801.

[14]刘运国,刘雯.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J].管理世界,2007,(1):128-136.

[15]KOR Y Y.Direct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and Board Composition on R&D Investment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11):1081-1099.

[16]JENSEN M C.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3,48(3):831-880.

[17]LIPTON M,LORSCH J W.A Modest Proposal for Improved Corporate Governance[J].The Business Lawyer,1992,48(1):59-77.

[18]刘胜强,刘星.董事会规模对企业R&D投资行为的门槛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和信息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预测,2010,29(6):32-37.

[19]ZAHRA S A,NEUBAUM D O,HUSE M.Entrepreneurship in Medium-size Companies: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Ownership and Governance System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5):947-976.

[20]李前兵.董事长特征、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创新绩效[J].现代管理科学,2010,(10):61-63.

[21]BEBCHUK L A,FRIED J M,WALKER D I.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R].Working Paper of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

[22]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3):86-91.

猜你喜欢
任期董事会产权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任期“新规”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英国央行行长将延长一年任期助有序退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