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备课中的二次素读

2015-11-20 21:51朱应一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曾皙志向公开课

备课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在备课中花费大量时间,参看大量资料,以期能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本。诚然,这样做确实可以使教师自身对文本理解得更为透彻,但与此同时,随着教师对文本理解逐步深入,脱离了“素读”状态,可能会出现学情把握上的偏差,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设计出现问题。是否有某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

2013年12月,我承担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上的公开课任务,选择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当时选择这篇课文的理由非常简单,主要是这篇文章有深度,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有挑战性。公开课设计的是第二课时,把重点设定在对儒家“礼治”思想的理解上。最初的设想共有四个环节。第一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每个人的“志向”。第二是探究两个问题:1.孔子为何“哂由”;2.孔子为何“与点”,在探究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解决难点“曾皙之志”是什么。第三是通过比较曾皙和余下三人志向的不同,引出儒家“礼治”的思想。最后是请同学们思考处于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去做。

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自信满满,觉得整个教学设计得既有深度,又具有传统文化内涵,还能联系现实。但实际的课堂效果却沉重地打击了我,特别是到讲解曾皙之志的时候,课堂几乎无法向前推进了。学生都沉默不语,课堂气氛让人难受窒息,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竹筒倒豆子。这个失败的教学设计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直到最后,课堂也没有形成我想象中的畅所欲言的热烈景象,学生们在经过之前沉闷且模糊的讲解后,创造力和想象力似乎也被抑制了一般,说不出特别好的想法了。

上完课后,我非常沮丧,同时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为什么花费了这么多时间精心准备的课却上成了这种效果?我静下心来仔细回忆课堂的情况。整节课平淡极了。由于是第二课时,第一、二个环节让学生找每个人的志向和孔子为何“哂由”时,大家兴致都不高,因为课文中有非常明确的答案,这两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而进入讲解 “曾皙之志”环节后,课堂却出现了明显的停滞。我查看这一部分的课件发现,光补充资料就有四五页,而且都是选自于《论语》、朱熹、南怀瑾的论著以及各种文史资料。我突然明白,这些在我看来能作为补充的资料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负担,就好像为了弄明白一个概念又补充多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一样,结果反而越来越复杂。反思之后我发现,因为我在设计这节课之前已经查看了太多资料,在反复理解咀嚼的过程中失去了对问题难度的判断力,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决定将一切归零,回归文本,重新设计这堂课。

当我沉下心来静静地阅读文本时,我似乎更能理解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的感受。他们几乎是站在一个未知的视角去读这篇文章的,在没有任何相关资料的时候,要理解曾皙在文中所描绘的那个美好图景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补充资料是一定需要的。但由于补充资料本身也有难度,于是我决定将资料提前印发下去,让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吸收。又因为这是第二课时,学生对文本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我省略了第一、二个环节。另外,在谈到这篇文章的现实启示时设计的问题过于空泛了(当时设计的问题是:面对今天的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并且凭借学生对《论语》一些支离破碎的了解也还远不足以让他们谈出更多的现实意义来,这就像从一个未知到另一个未知,从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到另一个不熟悉的领域一样。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论语》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把握学情,我还设计了一份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学生对自己与当今社会的态度,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我翻看了一遍收上来的问卷后发现:在对自己和社会态度方面,学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人数远远超过对社会的不满意人数,但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又往往和现实社会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在课文理解方面,学生的问题多集中在对“曾皙之志”的解读上,而对孔子师徒言行的现实启示方面却并没有充分的关注。

基于问卷的调查情况,我将孔子对四弟子志向的态度作为这节课的重点,以此为根据得出“礼治”的标准,把对曾皙之志的理解作为这节课的难点。同时,为了更好地联系现实,体现《论语》对现实社会的启发意义,我决定从“言志”的角度切入,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然后再看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向,找到我们与先哲的差异,水到渠成地引入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重点环节设计如下:

一.导入: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讨论:孔子对这四个人志向的看法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三.关于“曾皙之志”,后世有几种分析,你比较认同哪一种?

(一)太平盛世之景

(二)闲适逍遥之乐

(三)行教治学之图

四.现实启示:

(一)孔子师徒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面对这样的社会,他们抱怨吗?逃避吗?冷漠吗?当社会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引入问卷数据,引发学生思考:

身处当世,在我与孔子师徒言行的对比中,我收获了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记下自己的收获。(不少于200字)

五.总结

调整之后,课堂效果有了显著改善。首先,通过梦想导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孔子师徒的志向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其次,由于课下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课文理解补充资料,所以在关键环节——探讨曾皙之志的时候,也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并以此加深了他们对儒家“礼治”思想的理解。最后,我利用问卷统计的数据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将他们带入到对自己和社会的反思中,先哲的人格魅力又一次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出光彩。最终这次公开课得到了听课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以上是我对自己这次公开课的第一次反思,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大量占有了相关资料后对学情的把握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教学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在后来的一次教师培训中,我接触到了关于“文本素读”的概念,让我对这次公开课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思。

“素读”来源于中国传统母语教学,因此对“素读”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教学部分,即针对学生如何开展“素读教学”。但是对教师备课中“文本素读”问题的研究却比较缺乏。教师备课中的“文本素读”应该是一种非功利的、排除相关参考资料的初始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这里的“善于读书”绝不是拿着教参和其它资料的“对照阅读”,而应该是自然状态下的“文本素读”。因此,“素读”应是语文教师备课的起点。

但是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是不是只需要一次“素读”呢?叶圣陶先生的话中强调“善于读书”,但同时也强调了善于读书的结果,即“深有所得”。那么,如何做到“深有所得”?如果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很强,比如一些学者型教师,可能直接通过素读就能达到。但是对于成长阶段的教师而言,要真正做到“深有所得”,光靠素读是很难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比如相关论文论著等,这就有可能出现与我之前公开课类似的问题。在大量占有相关资料后,可能会出现学情把握上的偏差,导致教学内容取舍设计有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我后来的改进措施,其实是要求教师从专业阅读的状态中跳出来,清空自我,俯下身去,以学生这个未知者的视角进行文本解读,以求准确把握学情。我把这样一种文本解读称为“二次素读”。通过之前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或许可以在文献阅读之后进行“二次素读”,它能从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从专业阅读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是过渡到教学状态的桥梁。

备课的确需要充分的准备,但是阅读的起点应该是未知的。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阅读的终点,更要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也就是如何从未知获得新知。如果总是站在一个已知者的角度去阅读课文,就可能无法了解未知者在阅读时的心情。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清空自我,获得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单纯的阅读体验是十分可贵的。

附录:

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

1.我觉得今天的社会怎么样?满意吗?为什么?

2.我对今天的自己满意吗?为什么?

3.如果有可能,我最想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里?

第二部分

1.我如何看待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志向?

2.在孔子师徒身上,我看到了什么?

3.在我与孔子师徒言行的对比中,我发现了什么?

朱应一,语文教师,现居北京。

猜你喜欢
曾皙志向公开课
解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三·四·一”密码
立足经典传承文化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谈志向
确立适当的志向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