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出口

2015-11-20 00:26刘苗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丁香母爱写作水平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写作教学效率低,老师教不好、学生写不好作文的现象屡屡存在。从根本上来说,这与写作教学指导理论有关。因此,要想改变目前的写作教学现状就需要教师摈弃写作教学指导理论中的不足,不断实践和探索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法。

一.还学生以话语权。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要贴近生活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为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去模仿甚至胡编乱造虚假的生活。有一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坚强”,一些考生为了感染改试卷的老师,而去编造坚强的故事。写家人病重或残疾,自己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一边照顾家人一边上学。结果,很多学生的作文如出一辙,没有丝毫新意。在作文教学思想和评分标准的权威之下,学生有想法也会为了迎合考试而胡编乱造,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所在。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丧失了话语权。“理论固然具有指导价值,但理论的规定性越多,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小。对写作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理论的使用是基于学生实践的需要。”因此,学生要建立话语权就要从根本上突破“贴近生活”思想的制约,而使学生贴近自我。孙绍振认为:“对中学生写作来说,贴近自我,就是贴近自我的年龄,调动自我的心理储存。如此,则任何生活小事都可以入文。”老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文章,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贴近学生的自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自己的个性。

二.阅读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话语权的回归是解决写作原动力的根本,而阅读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立体感受文字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传统上认为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就能写出好文章。但为什么处于同一种生活中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会差别那么大呢?“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大作家都生活经验丰富,但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作家。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一味强调感受、体验生活,更重要的是将生活与阅读结合起来,通过阅读,立体感受文字,领悟文字背后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创作的动力。可以说,阅读是写作与生活的纽带与桥梁。

三.对比与深度模仿。

从阅读到写作的生成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关键就在于如何转化。这就需要教师在二者之间建立迁移的通道。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对比与深度模仿。

很多学生阅读之后不会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来感知人情感表达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冰心笔下的母爱是诗化的,而也有作者的母爱是痛苦的、内疚的。要让学生明白,不管哪种形式,都是对母爱的表达,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写出自己心中真切的对于母爱的理解和感受就是好文章。

对比只是从文章的表达上来教会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原则,而要想从更深层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要教会学生模仿优秀文章的能力。“不但要看到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和信息,更应该关注它是如何传达这些信息的。”我们在读戴望舒的《雨巷》时,都会觉得这是一首优美而意蕴丰厚的朦胧诗,尤其是“丁香”的意象更让人觉得美妙朦胧。但戴望舒是如何想到用丁香作为愁心的象征的呢?其实,这可以追溯到李商隐的《代赠》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李璟《浣溪沙》中的“丁香空结雨中愁”。戴望舒只是将二者诗中的“丁香”象征“愁心”进行扩充和稀释,把自己的愁与古诗中的意象相结合,进行深度模仿和再创造就成就了这篇著名的现代朦胧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深度模仿的训练,教学生用立体的眼光去寻找文字的各个侧面,并能在深度模仿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写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是一种自发的抒发情感的活动,很多时候学生都愿意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学生正确的写作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使其摆脱写作的困境而乐于写作、善于写作。

刘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丁香母爱写作水平
The Meaningful Flowers
阅读母爱这本书
满腹狐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母爱的另一面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母爱
白丁香紫丁香
极速快递
丁香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