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
班集体是由几十名个性不同的学生组成的,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乖巧文静……在这样一个大集体中,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小部分随班就读生,他们往往有不少心理障碍,由于平时常被忽视,甚至不被信任,因此他们敏感脆弱,顾虑重重,有时表现出“与世隔绝”的态度。
然而随班就读生不是天生的,而是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正常教育所造成的,那么,作为教师,就应热爱、尊重、关心、体贴他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耐心帮助他们,切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使他们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对个人的成长、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社会,影响整个民族。我们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道德与良心的工作,担负着塑造民族灵魂、构筑精神文明长城的重任,因此,切不可忽视随班就读生的成长问题。
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做他们心灵真正的助手。
一、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
在课堂上,教师总是较多注意优等生而冷落了随班就读生。问及缘由,教师往往振振有词:一是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怕挫伤优等生的积极性。孰不知,这样做,势必令许多随班就读生听课注意力分散,身在教室,心飞窗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层教学。在向随班就读生提问时要注意:一是循序渐进,先提几个他们能回答的问题,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循循善诱,注重启发,使他们能将问题答清楚、答完整;三是对他们予以肯定,即使有些问题他们回答得不尽如人意,也要用肯定的话给予鼓励,以使他们产生信心。
二、发现亮点时,给予肯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一个人身上一点优点也没有的,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获得荣誉、被别人羡慕,而这种荣誉和羡慕,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因此,老师给他们创造契机,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不失为锻炼他们能力的好办法。
三、给予评价时,恰到好处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处,随班就读生也不例外。如果教师能适时地给予他们表扬,那么对于帮助他们的进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随班就读生的表扬要实事求是,既不言过其实,也不轻描淡写,要通过经常肯定其点滴进步以培养随班就读生的上进心。一般说来,表扬的侧重点在于他们通过努力所取得的进步,或者他们正在做出的努力。当然,如果他们做错了事,教师也应该给予恰当的批评,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争取更大的进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诫我们,不要由于我们不恰当的批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四、学习生活中,同心协力
同心即齐心,就是思想信念一致,理想目标相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可见同心的威力之大。随班就读生由于各方面都差强人意,他们往往不合群。这时,教师就应发动班干部,让同学理解他们,主动与他们接近,让他们融于集体,被同学接纳。教师对随班就读生的关怀应无微不至,生活上常对他们嘘寒问暖。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他们知难而进;当他们伤心失意时,耐心开导;当他们出现思想波动时,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真切关心。
五、促膝谈心时,耐心细致
谈心是指师生互相倾吐心里话、交流思想,这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和随班就读生谈心,首先要有耐心,因为谈心的作用和效果不一定会通过一两次谈话便显示出来,有时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随班就读生谈心,更要有一定的技巧,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要有一定的分寸,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弄巧成;也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既可谈学习,又可谈生活,既可谈学校大事,也可谈私人小事,既可谈家庭问题,又可谈社会活动,通过广泛的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感情,形成心理接触,达到感情的融合。我想,每次谈心的过程,既是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的过程。许多从学生资料或师生反映中不可能和不易得到的情况,往往可能从谈心中了解和发现。
六、身教重于言教,与时俱进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对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随班就读生,针对他们脆弱的自卑心理,教师应当“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说教上,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就会渐渐失去学生的信任,无法起到正面教育的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时常在学生中间活动,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榜样。如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说话,自己首先要做到这些;劳动时亲自动手,而不是只做“甩手掌柜”;为了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自己就该对人有礼貌,谈吐文雅、外表端庄、衣着整洁。有些事,学生可能道理也懂,但就是不知怎么做或不能控制自己,如果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能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威信,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
帮助随班就读生,所起的作用与意义决不单单是改变个体的处境,常常起到教育群体的作用。对个体来讲,改变的可能是一个人的一生;对群体来说,公众道德感的确立,也同样是关系到一个人乃至一个群体的终身道德的形成。正义感、同情心,是全人类的精神支柱,也许改变了一条鱼的命运,可能会改变整个海洋。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位学生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所教的学生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