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炜炜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 100191)
微博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席炜炜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 100191)
微博作为时下热门的社交软件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其互动性、便捷性和即时性等特点更使得其在移动学习中大有用武之地。通过文献综述得知,目前对于微博的教育应用还处于理论阶段,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本研究以某网络教育学院的远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微博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开展各种移动学习活动。经过三个月的实践后,从个人能力、课程学习和人际交流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微博在移动学习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微博 移动学习 应用效果
微博客,简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共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如今随着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移动应用的创新,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就可使用微博,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微博在移动学习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某网院教育学院2013年秋季入学者中,随机抽取了103名远程学习者,其中男性32人,女性63人。通过前期的调查,他们都具备使用微博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每天会花费一定时间来浏览微博,大部分人在微博上具有学习行为,并且也都愿意通过微博参与移动学习。
2.研究过程
在微博上,笔者通过与各个远程学习者互相关注,并把他们都加入到密友圈中,以此构建移动虚拟学习班级。在确认学习者都具备了移动学习条件并熟悉微博的基本操作后,笔者以在非正式学习、建构主义、行为主义等作为理论指导,通过精心设计开展各类移动学习活动,包括课程教学、主题讨论、答疑互助、自测练习等。
3.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应用效果考察维度包含个人能力、课程学习和人际交流等三方面,共设计了12题,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评分法,分为“很不同意、较不同意、不清楚、比较同意、非常同意”。在计分方法上,从“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为1、2、3、4和5,得分越高表示越认同。
1.调查概况
笔者先在问卷星网站上编制好问卷,再通过QQ邮件的形式将问卷链接地址发送给每一位远程学习者,并一一提醒他们填写好问卷。问卷发放的时间是2013年12月10日,一共发放103份,到2013年12月20日回收了101份问卷,剔除掉重复作答等无效问卷后,还有95份有效问卷。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98.1%,有效率为94.1%。
2.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信度方面,主要分析问卷的内在信度,即考察评估项目是否测量的是同一特征,这些题项之间是否存在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所采用的信度检验方法是Cronbach Alpha系数。利用SPSS软件分析本次问卷中的信度,得到的信度值为0.948,大于0.90,信度非常理想,所以问卷具有非常高的内在一致性。
在效度方面,采用的是内容效度分析方法,具体过程是:问卷项目的选编和筛选首先经过了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和调查,经反复研究后做出初选。其次,邀请专家进行反复评审,对项目进行必要的增删和修改,删除掉内容模糊、相关性的题项,修改某些可能引起歧义或误解的词句。最后,编制成初试问卷之后进行试测,以了解测试对象是否能理解题项内容,对于个别不适切的题项再次进行修改。通过严格执行以上几个步骤后才形成正式问卷,因此本次调查的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3.调查结果分析
对有效的问卷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整体上看,个人能力、课程学习和人际交流三个维度的总平均分都超过了4.00,说明微博在移动学习产生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最明显。
表1 微博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各维度得分(N=95)
(1)移动学习在个人能力维度的应用效果
对于“主题讨论有利于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有30.5%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55.8%的远程学习者表示“比较同意”,7.4%的远程学习者表示“不清楚”,5.3%的远程学习者表示“较不同意”,只有1.1%的远程学习者表示“很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09,这说明大部分远程学习者认同参与主题讨论能够锻炼和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受到微博140个字的限制,学习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既要考虑观点的精简性,又要考虑能够正确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参与主题讨论能够起到锻炼和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作用。
对于“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有29.5%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49.5%的远程学习者表示“比较同意”,15.8%的远程学习者表示“不清楚”,3.2%的远程学习者表示“较不同意”,2.1%的远程学习者表示“很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01,说明大部分学习者认同通过微博的移动学习能够利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提高了我利用时间的能力”,有30.5%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54.7%的远程学习者表示“比较同意”,8.4%的远程学习者表示“不清楚”,4.2%的远程学习者表示“较不同意”,2.1%的远程学习者表示“很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07,说明通过微博进行移动学习,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来开展学习,例如在等车的时候或者睡觉之前的几分钟浏览微博内容。
对于“参与各种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有31.6%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49.5%的远程学习者表示“比较同意”,15.8%的远程学习者表示“不清楚”,1.1%的远程学习者表示“较不同意”,2.1%的远程学习者表示“很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07,说明大部分远程学习者通过微博参与移动学习活动,例如课程教学、主题讨论等,浏览学习内容、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进而反思自身的学习情况。
(2)移动学习在课程学习维度的应用效果
对于“自测练习能够让我有效地掌握了课程知识”,有38.9%的远程学习者回答的是“非常同意”,52.6%回答的是“比较同意”,4.2%回答的是“不清楚”,2.1%回答的是“较不同意”,2.1%表示“很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是4.24,说明远程学习者通过参与自测练习,能够有效地掌握课程知识。在该研究的开展期间,笔者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编制了相应的练习题,然后在微博上推送给远程学习者,等到他们答完题之后,再把每个练习题的答案与解析发布到微博上,在浏览答案和解析的同时起到复习知识的作用。
对于“教师在微博上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更容易促进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46.3%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42.1%表示“比较同意”,6.3%表示“不清楚”,4.2%表示“较不同意”,1.1%表示“很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18,说明大部分学习者认同教师所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能够让他们更容易深入理解知识点。
对于“教师发布的各类移动学习资源能够更好地呈现课程知识点、便于我梳理与理解”,有46.3%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40.0%表示“比较同意”,11.6%表示“不清楚”,表示“较不同意”和“很不同意”的远程学习者均为1.1%。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29,说明通过微博推送各类移动学习资源能够更能好为远程学习者呈现知识点,便于他们进行梳理与理解。
对于“在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中进行自测练习有助于我完成课程作业”,有44.2%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41.1%表示“比较同意”,9.5%表示“不清楚”,4.2%表示“较不同意”,1.1%表示“非常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23,相对于其他题项的得分,该题的分值偏低,但是仍然可以说明远程学习者还是认同自测练习有助于他们完成课程作业。可能原因是,该网络学院的课程作业形式是要求远程学习者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而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自测练习能够让他们熟悉考察的知识点范围、题目的类型以及难易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完成课程作业。
对于“师生交互精华帖、资源分享、微访谈、各类问题解答等移动学习资源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有55.8%的远程学习者回答的是“非常同意”,37.9%回答的是“比较同意”,而表示“不清楚”、“较不同意”和“很不同意”的远程学习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2.1%和1.1%。该题的得分为4.45,相对于其他题项的得分,该题分值处于最高的水平,说明远程学习者非常认可教师推送的移动学习资源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究其原因,笔者在该实践过程中,除了给学习者推送书本知识以外,而且还推送从其他渠道获取对学习者有益的信息,例如英语学习方法、心理学定律、时间管理、电脑操作技巧等,所以远程学习者能够通过微博获得较多的移动学习资源,从而能够拓展知识面。
对于“教师在微博上的回复或者@点名激发了我的学习积极性”,有53.7%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37.9%表示“较不同意”,而表示“不清楚”、“较不同意”和“很不同意”的远程学习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4.2%和1.1%。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39,处于较高的分值区域,说明远程学习认同教师的回复或者点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过程,笔者尽量对学习者的每一条评论进行评论,而对于一些没参与的学习者则采用点名的策略,这样可以给予远程学习者情感关注,让他们知道教师在意他们的学习表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到移动学习中来。
(3)移动学习在人际交流维度的应用效果
对于“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增进了我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有37.9%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40.0%表示“比较同意”,13.7%表示不清楚,6.3%表示“较不同意”,2.1%表示“很不同意”。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05,说明远程学习者比较同意通过微博能够增进情感交流。通常,学习者之间的交互需要通过学习平台中的论坛来实现,不过这种方式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不方便学习者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而通过微博,学习者则可以在移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互动,可以讨论学习问题,也可以交流自己的思想,因此采取这种形式能够增加学习者交互的机会,有利于增进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对于“在微博上与教师进行互动,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我的学习问题”,有37.9%的远程学习者表示“非常同意”,47.4%表示“比较同意”,10.5%表示“不清楚”,而“较不同意”和“很不同意”的远程学习者所占的比例均为2.1%。该题的平均得分为4.17,说明远程学习者比较认同通过与教师互动,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笔者在微博上与学习者进行互动,一方面是鼓励学习者的发言和吸引学习者参与,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
本文以微博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移动学习中。在进行了三个月的实践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微博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个人能力方面,远程学习者通过参与主题讨论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另外通过参与课程教学、自测练习等其他移动学习活动,则提升了他们的反思能力,而这种通过微博实现的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也提高了远程学习者的时间利用能力。
其次,在课程学习方面,自测练习能够让远程学习者有效地掌握了课程知识,同时有助于他们完成课程作业;教师在微博上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以及发布的移动学习资源促进了远程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拓宽了远程学习者的知识面。
最后,在人际交流方面,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增进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通过与教师进行互动,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学习问题。
[1]刘富义,冼伟铨.微博为移动学习搭建新平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6):26-27.
[2]张豪锋,杨绪辉.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实例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3):75-77.
[3]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
[4]周艳,王忠华,麻小丽.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6):93-95.
[5]卓玲玲.微博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6]王纪源.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