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015-11-17 02:34陆虹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小学语文

陆虹辰

摘 要 介绍语文文化内涵与语文学习兴趣之关系,阐述语文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100-02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内在强大的功能。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青少年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前提。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我们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一、揭示全面的语文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志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语文,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已是不言而喻。在此种现实应用主义的影响下,语文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掌握技能,很少有人提及人文精神的发展。此种语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染上了明显的趋利性、工具性色彩。他们虽然可能掌握了语文知识和技能,但他们未必真正地理解语文,导致语文教育成了一种缺少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教育。那么,何为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呢?简言之,就是指语文教育对培养与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与作用。人文精神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地调查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成为了拿分和掌握一定语文技能的一种手段教育,毫无人文性可言的功利性教育。这种功利性教育,对于意志力较强的生存者也许有一定吸引力,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毅志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它不但没有任何吸引力,而且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小学生只觉得语文抽象、复杂枯燥,而感觉不到语文的优越性。其实,语文教育除了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严密的科学性文化外,它的人文性文化也同样丰富多彩。语文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造成了一种人文化的獨特的人格气质,一种负责任的人文精神——例如不懈地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它包含了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实性的创新精神等。

二、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常遇到这样的两种情形。一是学生不仅对听“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能将不经意间感悟的事理活灵活现地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来;一是有时候学生对所学内容打死了也学不会,累死了也记不住。为此我常想,为什么结果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原因众多,但“趣味”不对头却是关键之所在。若“趣味”对,学生学习知识自会如听“故事”一般产生浓厚的积极性,自会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若“趣味”不对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则学生对所学知识打死了学不会,累死了也记不住。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应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以“太阳和月亮”为主题,编选了两篇诗歌和一首古诗,《小小的船》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本课例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让语文教学活动化,培养学生强烈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

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活动性,并非是为引起热闹和耗费精力,语文教学的活动性应该使课堂上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目的。例如: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既强调合作学习,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中的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使合作者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赞赏是兴趣的最好推手

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教学要发扬民主,提倡“群言堂”,倡导多向信息交流。在《生命 生命》这一教学片段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展开了交互式的评价方法。教师给予学生鼓励的眼神,富有激励的话语,如“你读得真棒、你评得很到位、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之类的话语,受到老师真诚的赞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 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学生互评在这一片段中运用得非常频繁,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这种互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如在朗读时,学生能对同伴的朗读作一番点评:“你读得真不错,我也想读一读。你读得语气很美,我要和你比一比。你的朗读水平进步了许多。”在赞赏中学生学会了朗读,学会了竞争,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我非常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赞赏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赞赏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赞赏、参与赞赏,使学生在赞赏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并且在赞赏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