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发瑛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厌学情绪加重,行为极不规范,诚信不足,缺乏理想,心理脆弱,缺乏自控力。社会、学校、家庭,各自为阵、相互推诿、缺乏默契。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形成德育教育系统的三位一体,实现无缝隙立体教育,发挥整体教育的效益。从而提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人类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国家培养出能真正肩负起历史使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一、目前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1)厌学情绪不断增强。看着近年来很多本科生、大专生毕业之后没有理想的工作,甚至待业在家,很多家长和学生读书无用论思想便开始泛滥。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课堂学习不参与、无所谓,课外作业置之不理,或抄袭了事。
(2)缺乏公德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现在很多学生爱心、同情心淡漠。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出口成脏,随意毁坏公物现象屡见不鲜,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我行我素,家长懒得管,老师不敢管,社会没人管,形成了恶心循环。
(3)传统美德观念淡薄。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长辈的溺爱教育,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忌他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乐意享受,不愿意付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以礼待人,不知爱幼,不懂敬老,不会感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4)诚信不足,信仰缺失。很多学生受社会歪风的影响,办事说话不讲诚信,圆滑世故,谎言连篇。缺乏信仰和崇拜,胸无大志,贪求安逸与享乐,缺少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价值观呈现功利性、世俗性、庸俗化的倾向,玩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追求目标。
(5)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协作意识。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的娇惯声中成长起来的,家长的无限溺爱,使他们缺乏一定的谦让品质,集体观念淡薄,个性化倾向严重。
二、产生如此现状的原因
(1)自身因素。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反应比成人要敏感得多,他们对新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的理性和判断。
(2)社会因素。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少不良思想。这些不良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网络和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耳闻目睹社会的消极现象,从而形成了扭曲的思维坐标。甚至有人戏称5+2=0(学校5天的教育在2天双休日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教育效果等于0)。
(3)学校因素。尽管近年来从中央、省、市县都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又有几个学校真正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呢?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致使“重智轻德”的现状依旧存在。于是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便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
(4)家庭因素。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好最早启蒙老师。但现今很多家长糊涂的认为:我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是教师的责任,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脱给了学校,丧失了最重要的道德情操的教育。
三、对策
(1)社会方面。①政府需要提供优质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资源,并定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让孩子身处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②积极创作、出版和播放更多更好的、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严禁出版、销售、播放渲染凶杀、暴力和不健康内容的文化作品,坚决清除各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防止不良文化对中小学生的侵蚀。
(2)学校方面。①提高师德修养,做到言传身教。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充满师爱。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②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根据各自所教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等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③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学校可以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
(3)家庭方面。①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先做人”的正确思想。②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是子女最好的启蒙老师,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③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教育方式要生动、灵活。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彻底摒弃“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采取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方式,多鼓励,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