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第
论周敦颐文道合一的逻辑理路
张献第
内容提要: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宗师,他所著的《通书》、《太极图说》微言大义,以精致的思辨和完整的体系建构起了新儒学。在文学创作实践上,周子留下了理趣兼备的诗文,这些诗文既彰显出了理性的光芒又达到了审美的境界。对周子著述文道合一逻辑理路进行解读,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周敦颐的文道思想有积极意义。
文道合一 审美 义理 和谐 诗化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开山鼻祖。作为一代大儒,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援道入儒,融释入儒,“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建立起了“无极而太极”的天道观、以“诚”为本的人道观以及以“静”为主的修养论。周敦颐的道学思想、道学体系以及道学地位已经得到了学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周敦颐的文学贡献以及他的文道观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片面的解读。
周敦颐的文道观主要集中在其著作《周子通书》里面,在《周子通书·文辞第二十八》里周敦颐认为:“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噫,弊也久矣!”在《周子通书·陋第三十四》中,周子更是感叹道:“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这样的论述的确有明显的重道倾向,而且周子的诗文中在抒情达意之外也蕴含着天道、人道以及修养论。周子的后学如张载、邵雍、二程、朱熹在诗歌论述与创作上也有相似的特征。从师于周敦颐的二程提出了“作文害道”,研究周子的朱熹更是直接而尖锐地说“今人不去讲义理,只去学诗文,已落第二义”。后来的研究者基于此,认为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家把文局限在一个相当狭隘的范围内,模糊了“文”与“道”的界限,取消了文学审美的独立性,理学的反诗文、反审美行为导致了理与文的根本对立关系,是对魏晋文学自觉观念的一种时代倒退。有的研究者以静态的诗派观和片面的文论观来研究周敦颐的诗歌创作,认为周敦颐是理学诗派的开风气者,对周敦颐诗歌中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意象以及审美胸怀进行了消解和解构,曲解了周敦颐的诗学观念,忽视了宋代理学诗歌从义理的审美化到义理的语义化嬗变演绎的复杂态势,否定了周敦颐的审美个性。事实上,周敦颐是处在理学半自觉的时期,他的创作实践营造出了一个过渡性的审美境界,即由传统的情境化审美向义理化审美的转型,是文道合一的体现,在他的诗文中审美体验的主体也是道的体验的主体。
周敦颐生活的时期尚是一个理学半自觉的时期,有理学的萌芽,但并没有形成理学的蔚为大观。他的道学思想和道学贡献实际上是通过闽学而得到凸显和强化的。在周敦颐生活的时期以及他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道学宗师周敦颐是以文学立世的。宋代度正编的《周敦颐年谱》是研究周敦颐最详实最可靠的资料,度正开篇即说“少时得明道、伊川之书,读之始知推尊先生。而先生在仕吾乡时,已以文学行于当世”。 宋代清逸居士潘兴嗣与周敦颐过从甚密,他曾为周敦颐的生母郑氏做墓志。周敦颐去世后,应其子周寿、周焘所请,潘兴嗣又撰写了《濂溪先生墓志铭》,在中肯地评价了周敦颐的生平、人品、政绩后,他特别强调周敦颐曾“作诗十卷,今藏于家”。此外,周敦颐在袁州卢溪为官时,与当地士人谈论江左律诗之创作。其平日之中稍有闲暇便与宾客相会,而“每会即作诗”。可见,尽管流传下来的诗文不多,但周敦颐实际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数量上是极其可观的。就连对周敦理学用力最深的大儒朱熹也有言曰:“濂溪在时,人见其政事精绝,则以为宦业过人;见其有山林之志,则以为襟怀洒落,有仙风道骨,无有知其学者。”所以说,周敦颐理学宗主的身份是后世加上去的,诸如《太极图说》、《通书》这些后来的道学经典在最初很长一段时期内是被作为文学作品的,而且是得到很高的评价的,如“刘子澄言,本朝只有四篇文字好,《太极图》、《西铭》、《易传序》、《春秋传序》”。更有甚者,认为周敦颐的文学作品代表了宋代文学的一个新的面貌。宋末吴渊在《鹤山集序》中叙述宋代文章衍变的历史,认为有三变:“始也厌五季之萎靡,而昆体出渐归雅醇,犹事织组,则杨、晏为之倡;已而回澜障川,黜雕返朴,崇议论,励风节,要以关世教、达国体为急,则欧、苏擅其宗;已而濂溪周子出焉,其言重道德,而谓文之能,艺焉耳。于是作《通书》,著《太极图》,大本立矣,馀有所及,虽不多见,味其言,蔼如也。”这说明周敦颐的创作实践是带有文学审美属性的,宋末理学家金履祥编选《濂洛风雅》,所收录的即以周敦颐为首,自周敦颐以下宋代四十八家诗,并列“濂洛诗派图”。王利民先生在《濂洛风雅论》中就论述到:“就周敦颐的角色定位而言,他是循吏、诗人、高士和理学家。与二程以后的理学人士之专注于学术相比较,周敦颐更多地致力于政事宦业和诗歌创作。”英国汉学家葛瑞汉也认为,11世纪时周敦颐并不以哲学家著称。由此看来,周敦颐的文学作品并非是单纯的载道,而是在审美基础上对义理的诗学表达,是文道合一的体现。
与传统的诗学相比,周敦颐的诗文已经出现了新变,他的诗文虽然延续着儒家的传统表现方式,但由于时代的特性,增添了本体论的传道功能。在没有取消文艺特性的基础上,赋予了诗文新的本体化的“道”的内容。周敦颐的诗文其实际上是义理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既实现了时代理学所要求的“文以体道”,又满足了“感物道情”的审美需要。
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第二十八》中明确地提出:“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周子的“文以载道”不是对文艺独特审美性的否定,而是从本体论的角度为文艺的存在与地位找到了根据。宋初,社会谈理风气盛行,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思维模式,改变了当时的社会心理意识以及文化心理意识。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观为诗文在当时的讲论“性命之学”理学环境中的存在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当时的士人认为万事万物皆是从“道”或“理”中生成,在以寻道、体道和得道为务进行创作的氛围中,周敦颐的文学创作是“文从道出”哲学思想的反映。
周敦颐以道为体的创作实践还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这个审美世界既有别于传统文学家的审美世界,也有别于同时代理学家的文学氛围,在这个审美世界中,情感体验的主体也是道的体验的主体。这是一个过渡性的审美境界,即由传统的情境化审美向义理化审美的转型。审美体验中的山水之乐亦是“孔颜之乐”这一儒家“乐”的范型的重建。审美态度与审美情感中呈现出的审美人格,成为了“曾点气象”的典型代表。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六九中曾谈到形而下的文与形而上的道之间的关系:“拈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使寥廓无象者,托物以起兴。”道本身是一个存而不有的虚体,这种形而上的本体论的道要想传递出来,就要做到“道不离器”,文就是道的审美形态的存在。通过诗文的转化,道就不仅仅是飘渺在上无所依附的道,而是融入山水、融入生活,无处不在的道,真正的贯彻的道。它不仅仅是一套以理为教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规范,也是日常生活所信奉的行为理想,经世之学与心性之学的有机结合。必有言或者说必有文然后才可传道、兴道。周子的《通书·文辞》中说:“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故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朱熹在注周敦颐《通书·文辞》时就说:“或疑有德者必有言,则不待艺而后其文可传矣,周子此章,似犹别以文辞为一事而用力焉,何也?曰:‘人之才德,偏有长短,其或意中了了,而言不足以发之,则亦不能传于远矣。’故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程子亦言:‘《西铭》吾得其意,但无子厚笔力不能作耳。’正谓此也。”可见,周子认为美丽的文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吸引人们的喜爱,有利于道的传播。他并不否认文饰的作用,他认为,只要载的是“道”,文辞是有用处的。
理学通过诗歌传递出来不是采取抽象概念或哲学思维的方式,而是将“主静”、“无欲”的精神指向化为诗歌所表现的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和澄静清幽的诗歌意境。在情感体验中实现对单纯实践意义上道德伦理的超越,达到了本体论上的道的升华,通过文道合一进而实现了人、道、天地、自然的统一,实现理学家与文学家的兼容。
周敦颐的诗充满了与自然界四时变化融为一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合而为一,进入物我一体、内外无别的美感境界,超越形体的局限,深入到美的本质,才能获得最大的精神愉悦。他的审美视野既取决于哲学视野,又传递出了哲学视野。云、风、花、柳等自然事物的存在既是审美的存在,又体现出它们各得其当之“理”。诗人见春天物态舒畅,万物各遂其性,于是把自我身心融入大化流行之中,随物优游,与物共生共感,既是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又是一种超越的本体的道的体验。这样的“别眼”观照,正是理学精神渗透的结果。与把道作为直接本原进行书写不同,周敦颐的创作是表达外向的审美体验与情感感受。如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吾辈学道,须是打叠教心下快活。古曰无闷,曰不愠,曰乐则生矣,曰乐莫大焉。夫子有曲肱饮水之乐,颜子有陋巷箪瓢之乐,曾点有浴沂咏归之乐,曾参有履穿肘见、歌若金石之乐,周、程有爱莲、观草、吟风弄月、望花随柳之乐。学道而至于乐,方是真有所得。”
周敦颐的创作在审美体验中以诗意的方式呈现了道,文以载道,道以立文,文道合一。他的诗文以诗化的方式参与了新儒学的重建,审美与义理兼容,义理中和了情感中的欲望成分,审美又促成了义理的诗化表达,丰富了理学诗派的审美内涵,是中国诗学与道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 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2] 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3] 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4]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34页。
[5] 蔡仁厚:《宋明理学·北宋篇》,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5页。
[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60页。
[7] 吴渊《鹤山集原序》,《四库全书》集部《鹤山集》卷首。
[8] 王利民:《濂洛风雅论》,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9] 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10] 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11] 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12]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忧乐》,中华书局1983年版。
Zhou Dunyi is a neo-confucianism master, his Tong ShuTaiji Diagram Theory delicate speculative and complete system construct the new confucianism.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practice, Zhou Dunyi left the poetry of rational interest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these poems reflect the rationality and achieve the aesthetic realm. To interpret Zhou Dunyi's wen dao logic clue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u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thought of Zhou Dunyi.
unity of Wen and Dao Aesthetic Giri Harmonious Poetic
Zhang Xiandi is from Literature of Ludong University. Research area: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张献第,鲁东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文论与美学。
Title:On Zhou Dunyi's Logic Thought about the Unity of Wen and 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