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观研究

2015-11-12 23:26:15关峰
关键词:笛福后殖民主义鲁滨逊漂流记

关峰

摘 要:《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撰写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一人独自流落到海岛之后,并没有丧失活下去的勇气,而是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自力更生,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其英勇无畏和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读者。但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来看,在后殖民批评视阈中,殖民文学对域外世界的读解往往是通过殖民者、探险家等的身份进行叙述的,而丹尼尔笛福所写的这篇小说,正反映了当时殖民主义心态。鲁滨逊对于荒岛的占领、开发以及统治过程,与殖民者开拓殖民地一模一样,可以说是殖民者在海外肆意扩张与侵占他国土地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后殖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133-02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叙述了鲁滨逊自流落到海上孤岛之后,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自力更生,最终实现丰衣足食的生活。这篇小说并不是凭空杜撰,而是有着真实基础的。1704年9月,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被船长抛弃在距智利五百海里的安·菲尔南德岛上。该岛方圆36英里,荒无人烟,这名水手独自在荒岛上挣扎了4年,4年后他被著名航海家伍德斯·罗杰斯所救,于1711年回到英国,当时引起极大轰动。而丹尼尔·笛福正是以该故事为原型,加工成文学作品,将一个普通人刻画成一个典型人物。因此说小说凸显了殖民者形象,是一本宣传殖民文化的小说。

一、后殖民主义概述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所谓殖民主义就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在最开始积累资本的时期,这些国家常常直接以军事手段实现对殖民地的占领,然后再进行资本的掠夺,英国是最先以这种方式完成资本积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行为开始受到道德束缚,也为舆论所左右,因此,他们的侵略行径收敛许多。而到了自由的资本主义时期,这些国家以自由贸易为借口,通过商业活动来伪装自己的殖民行为。后殖民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一种批判,是一种文化现象。二战之后,世界格局被改變,以英国为首的很多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开始走向没落,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半殖民国家得到解放,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重新掌握本国的主权。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罗宾逊漂流记》,或许能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口。

二、小说中的殖民主义倾向

(一)时代背景

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一些封建国家的经济受到抑制,使两种制度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为殖民主义提供了可能性。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需要大量的资源保证工业发展。随着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英国人民的旅行和探险盛行起来,这就为鲁滨逊的漂流提供了良好的背景。《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被看做是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行径的真实写照,主人公的性格代表了当时殖民者的性格,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性格。笛福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在18世纪英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他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贸易十分关注,主张拓展殖民地,并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表达了自己殖民主义倾向。在小说中,鲁滨逊将无人居住的荒岛据为己有,不仅将小岛上的一草一木视为自身财产,还奴役了星期五。

(二)文化殖民

对于星期五,罗宾逊不仅限制其人身自由,而且还对其进行思想束缚。鲁滨逊用武力征服星期五,充分表现出武力是殖民改造的重要基础。然后鲁滨逊开始想他灌输文化思想。先让星期五学会穿衣服,吃熟食,喝羊奶,改变了他吃人的习惯,然后向星期五传授自己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作为白人,鲁滨逊在印第安人和黑人面前有着强烈的优越感,认为他们天生是白人的奴隶。鲁滨逊通过用步枪和基督教文化彻底征服了星期五,是当时英国殖民者凭借武力和精神文明征服殖民地的写照。

(三)经济殖民与土地殖民

经济殖民主要体现出当时的奴隶贸易,而土地殖民则表现在殖民者建立帝国的思想上。、鲁滨逊初到巴西定居,由于种植园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作为种植园主的鲁滨逊开始从事奴隶贸易。殖民贸易主要就是进行奴隶贸易,从中也可以反映出鲁滨逊的殖民主义思想。而后鲁滨逊漂流荒岛,独自一人劳动创业,奴役仆人。鲁滨逊向岛上的其他人宣布整个岛屿是他的私人财产,岛上的人都是他的臣民,要臣服于他。由此可以认为荒岛已经成为了鲁滨逊的殖民地,他在荒岛上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王国。因此,鲁滨逊是一个典型的殖民主义者,代表了当时英国主流的殖民思想。

三、鲁滨逊的殖民活动

(一)鲁滨逊的殖民动机

鲁滨逊流亡至海上孤岛的背景是他与自己的父亲在职业问题上出现了争执,鲁滨迅不满足生活现状,想要进行航海冒险,罗宾逊的选择反映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方国家的思想潮流。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渴望将贸易扩展到更远的地方,在利益的驱动下英国开始了殖民扩张。在英国殖民统治的鼎盛时期,英国殖民地的面积甚至已经达到本国国土面积的一百倍,英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角鲁滨逊也是在非洲航行之后学到了相关的航海知识,从此走上殖民扩张之路。从某种角度来说,鲁滨逊的人生轨迹始终没有离开殖民与被殖民、贸易开发以及资本积累,他的航海生涯反映了殖民主义的本质。

(二)鲁滨逊的殖民条件

罗宾逊之所以能够在海上荒岛上成功生存下来,与其之前的经历不无关系。鲁滨逊不仅精通商业知识,也掌握了大量的航海知识。从整本小说的情节来看,丹尼尔·笛福一开始就为鲁迅的荒岛历险做好了铺垫。鲁滨逊前两次的航海旅程都无功而返,但是鲁滨逊在这两次航海旅程中掌握了航海知识。通过巴西的种植园主工作,使其掌握了生产生活的技巧,这就为其荒岛生存打下了基础。鲁滨逊在遇难之后获得了现代文明的帮助——枪支。有了枪支,鲁滨逊才敢在岛上生存,才敢说岛上一切都属于自己。鲁滨逊在荒岛上为自己建筑房屋,制造工具,狩猎鸟兽,种植作物,驯养动物,体现出的是鲁滨逊对荒岛的土地殖民;而其武力让星期五归顺,向星期五灌输思想观念则是文化殖民。

四、《鲁滨逊漂流记》中人物形象的构建

(一)文明社会中的鲁宾逊

作品中的鲁滨逊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本来还有两个兄弟,但他的大哥在战斗中牺牲,二哥离家出走未归,因而其父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鲁宾逊的身上。但是年少罗宾逊对于父母的期望并不顺从,他向往着无拘无束的冒险生涯。其父母对于现有的生活状态都非常满足,这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当时英国人民的精神状态。身处在这样的社会中的鲁宾逊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去外面的世界冒险。这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的内心想法,这些人都具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但是由于本国的资源有限,严重束缚了他们事业的发展,所以就去海外闯荡。到达巴西的鲁滨逊在那边定居,并成为种植园主,为了实现资本积累,鲁滨逊决定从事奴隶贸易,可见当时的鲁滨逊不仅不反对奴隶贸易,还参与其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罗宾逊头脑中的殖民主义倾向。

(二)荒岛上的鲁滨逊

独自一人活在荒岛上的鲁滨逊并没有感到害怕,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时候他身上的殖民主义倾向就十分明显了。早期的殖民者都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以自己坚毅和勇气向大自然索取,以此来达到原始的开拓。前期鲁滨逊对于荒岛的开发还处在原始的殖民阶段,而后期在面對西班牙水手和星期五的父亲的时候以总督自称,这时候的鲁滨逊就完全是殖民者的代表了。从某种角度来说鲁滨逊也是在进行宗教殖民,他告诉土著人,他们的吃人行为是与人性相违背的,因此他向土著人传播基督教义。当原著居民都投靠了鲁滨逊后,鲁滨逊让他们以《圣经》名义起誓,保证永远服从鲁滨逊。并且鲁滨逊和船长进行联手,打败了背叛他们的水手,并把他们丢弃在荒岛上,这是活脱脱的殖民行为。

(三)星期五

星期五是本篇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有了星期五入,我们才能看清鲁滨逊殖民主义的本质。罗宾逊救下了星期五,因而星期五对鲁滨逊心存感激,但是由于星期五与鲁宾逊之间的语言不通,双方只能用肢体交流。星期五开始学着鲁滨逊的方式做事情,而在鲁滨逊看来星期五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服从,这就更加坚定了鲁滨逊关于人种的看法。在对星期五改造的过程中,他没有试图去了解星期五原来的文化,只是一味地向他灌输自己的文化,将星期五驯化为自己的奴隶。

从某种角度来看,《罗宾逊漂流记》反映的是主人公鲁滨逊靠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与大自然相斗争的过程,其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至今仍为人所称道。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现状,《鲁滨逊漂流记》实际上也表现出殖民主义的一面。作者丹尼尔·笛福未能超越当时社会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将殖民思维带入了小说之中。后殖民主义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解读这篇著作的全视角,也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殖民主义。

参考文献:

〔1〕邹宏,王福娟.《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4,(3):98-99.

〔2〕余纯洁.帝国文本的构建--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鲁滨逊漂流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29-29,31.

〔3〕马慧,朱媛媛.《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他者建构传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53-55.

〔4〕高敬,石云龙.试论后殖民语境下库切小说《福》中的话语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0):47-50.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笛福后殖民主义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孙之父在欲海漂流
百家讲坛(2019年2期)2019-07-18 13:56:04
《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浅析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2:49
《鲁滨逊漂流记》之人文主义体现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寻根与扎根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09:43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语言之轭——笛福与斯威夫特时代的政治、偏见与印刷文化
诗书画(2016年3期)2016-08-22 03: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