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岩
(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作为汉语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综合平台,孔子学院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据国家汉办官方网站统计,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其中,亚洲32国(地区)103所,非洲29国42所,欧洲39国159所,美洲17国154所,大洋洲3国17所,其影响力显而易见。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与“汉语热”相伴而来的,是中华文化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语言课教学,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甚至是以文化内容为主的文化类课程。在这样的趋势下,一种名为“文化体验课”的课型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地区逐渐流行起来。“文化体验课”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文化传播为主要目的,以文化体验为主要方式,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为主要途径的课程。作为汉办在英国开设的第二家孔子学院,从2011年起至今,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曼大孔院”)共开设文化体验课14门,涉及曼城地区的中小学46所,总课时量达到932节。其总课时量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在英国东北部地区的孔子学院中名列前茅。从统计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文化体验课开设之初,曼大孔院文化体验课的课程种类比较多,数量也比较大,然而随后的几年里课程总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甚至还有一定的下降。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主要开设于海外的文化类课程,曼大孔院开设“文化体验课”的模式如何,该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适应当地的情况加以改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反思。本文将以曼大孔院“文化体验课”中的“书法”、“折纸”、“国画”和“剪纸”等为典型个案,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曼大孔院文化体验课的发展历史、模式、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设想进行讨论,以期为孔子学院针对当地需求开展有特色的课程设置,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曼大孔院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是国家汉办在英国开设的第二家孔子学院,自启动之日起就致力于在曼彻斯特地区推广汉语以及中华文化工作。2009年,曼大孔院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首次提出“汉语体验课”的概念,即以体验汉语为主要目的,以趣味性强的汉语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以简单的日常的汉语为课堂内容的体验式课程。2011年,曼大孔院正式推出“文化体验课”,将体验课的内容重点由语言转向了文化。经过4年多的探索和改进,其“文化体验课”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在曼彻斯特乃至整个英国东北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据统计,学习受众已达约27960人次。针对曼大孔院文化体验课的出台与发展过程,笔者对全程参与课程创设和改进的管理者和教师进行了访谈,基于访谈内容,将曼大孔院文化体验课的设计与发展程序总结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语言体验课的试推行阶段,面向周边的中小学提供免费的语言体验课。在曼大孔院建立之初,当地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基础非常薄弱,师生、家长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度非常低,因此孔院尝试开设少量的免费汉语课。这类语言体验课以单次体验为基本形式,以简单基础的日常汉语和文化常识为基本内容,旨在通过一次简单的语言体验课让当地的学校和学生对汉语以及中华文化有基本的了解,进而对汉语和中华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文化体验课的试推行阶段,面向周边的中小学提供文化体验课程。随着语言体验课的逐步推广,师生、家长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师生、家长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语言体验课,希望孔院能提供一些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甚至是以文化内容为主的文化类课程,因此曼大孔院开始尝试开设文化体验课。这类文化体验课仍以单次体验为基本形式,以趣味性比较强的中华文化及其相关汉语词汇为基本内容,旨在通过一次特定主题的文化体验课来增强当地学校和学生对中华文化以及汉语的兴趣。
(三)文化体验课的全面推广阶段。初期的尝试使曼大孔院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当地中小学的需求,积累了一定文化体验课的经验。从2012年起,以相对成熟的文化体验课模式为基础,孔院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国日、中国文化周的活动,以一系列的语言和文化体验课为基本形式,全方位地介绍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帮助师生和家长对汉语和中华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完整、成熟模式的全方位文化推广阶段。经过汉语体验课、文化体验课、中国日和中国文化周等不同类型课程的尝试,目前,曼大孔院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向周边的中小学提供适应性更强的所需课程。例如,针对之前从未接触过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校,孔院会给它们提供语言体验课或者趣味性强又简单易操作的文化体验课,比如书法课或折纸课等,以提高师生、家长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度;针对之前对汉语和中华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的学校,孔院会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来给它们提供相应类型的文化体验课。除此之外,孔院也定期地通过中国日、中国文化周等活动参与曼彻斯特地区的中华文化推广活动,如端午节“赛龙舟”以及春节“中国新年”庆祝活动等,更好地体现了孔院与社区文化传播工作的结合。对那些对汉语和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中小学,曼大孔院也正在逐步与其洽谈开设新的孔子课堂,力求将汉语和中华文化课从初期的兴趣培养逐步纳入到当地主流的教育体系中。
文化传播是孔子学院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是否适合受众。曼大孔院的上述尝试和发展路径,也正体现了雷蒙·威廉姆斯(1961)在其专著《漫长的革命》中所提出的“传播的过程就是共享的过程”这一理念,体现了此类特殊课程中对“传播过程、传播受众”的特别关注。①雷蒙·威廉姆斯.都市文化研究译丛:漫长的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据统计,曼大孔院从2011年正式推广文化体验课至今,除最初的语言体验课以外,共开设文化体验课437节,内容包括:国画、舞蹈、乐器、剪纸、书法、武术、中国传统游戏、中国食物、灯笼制作、中国结制作、折纸、中国歌曲、中国新年体验以及中国传统故事共14个类别,其突出特点是中华文化特色鲜明,且操作性强,体现了孔院在课程设计中“以适合学习者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各类活动的开设数量如表1:
表1 曼大孔院文化体验课开设数据表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尽管曼大孔院推广的文化体验课涉及内容非常广,但是其课程的数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舞蹈、乐器、书法、武术和折纸的课程数量要远远超过其他种类的课程,而数量较少的课程中既有灯笼制作、中国结制作这样的动手类课程,也有中国食物、中国新年体验、中国歌曲这样的体验类课程。那么,影响开设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孔院管理者和教师如何更好地针对当地情况进行课程的设计?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课程案例和访谈进行分析。
在英国,自2007年戈登·布朗接任英国首相以后,对英国的教育和学校的课程做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提出了“优质教育”的理念,并组建了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来负责英国的“优质教育”,同时在2010年将义务教育的年龄延长到17岁,而到2015年又延长至18岁。第二,遵循“上削下增”的发展逻辑调整课程权利,即摒弃中央集权与控制的价值路径,将课程权利下放,特别关照家长在课程设置中的权利,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方面赋予了学校更多的权利,同时规定家长对学校的运作以及儿童在校的表现有知情权,积极倡导家长主动、自觉、自由地参与到学生的在校生活中。第三,建构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不以学生的年龄为基点,而是考察学生的发展阶段,同时改变因年龄而设置的考试制度。①转引自刘志慧.1988年至今英国中小学课程政策的价值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010年,随着英国联合政府的组建,英国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又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首先,提出了“通才取向”的课程设置政策,即学校课程设置需要加强学科内部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各个学科之间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同时,突破国家课程框架的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建构丰富和宽广的课程。第二,新政策将课程权利下放,赋予学校管理委员会和校长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和财务制度的自决权。第三,优化课程设置的支持系统,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严格要求教师入职标准,不仅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而且重视才能、个性等方面;营造安全、自由的学校环境。②转引自刘志慧.1988年至今英国中小学课程政策的价值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上述特点在目前英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政策、法规中均有体现,例如《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primary curriculum》③英国政府官方网站,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primarycurriculum.以及《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secondary curriculum》④英国政府官方网站,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primarycurriculum.等。
文化体验课的开设范围主要是当地中小学,这自然也会受到上述政策的制约。由于其教育政策改革重点偏向于权利的下放以及课程设置要照顾学生和家长的切身体验,课程成为可以“定制”的内容,所以一门课程在学校是否受欢迎是能否在这所学校开设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效果越好,在学生和老师之中越受欢迎,这门课的数量就会越多,成为日常课程的机率也就越大。但是,课程的设置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对于曼大孔院提供的文化体验课,从目前的课程数量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文化体验课的数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课时数量差距相对较大。那么,对周边的中小学来说,学校又通常依据哪些因素定制文化体验课程,导致课程数量差别较大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多层次分析,结合笔者在曼大孔院承担“书法”、“折纸”等文化体验课的实际经验,发现以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体验课的课程数量。
第一,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课程的互动性以及课程的吸引力。西方的欧美国家,尤其是像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冲击,英国人已经见识且习惯了这种文化冲击,因此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如果想在英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其自身的吸引力是关键因素。对于曼大孔院开设的文化体验课来说,像折纸、书法等这样手工类的文化体验课,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设计出趣味性和互动性非常强的课堂活动。比如在折纸体验课中,最受师生和家长欢迎的就是折青蛙以及青蛙跳远比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折好自己的青蛙,在折纸的过程中,师生可以就各自不同颜色的青蛙就颜色词进行互动。折好青蛙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青蛙跳远比赛,这种有竞争性的比赛环节更有趣味性了。这种互动性和趣味性十足的文化体验课颇受当地中小学的喜爱。根据英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政策,学校有足够的权利来决定是否开设某一类课程,因此这类文化体验课的定制数量就比较多。反观中国歌曲这样的课程,由于每个人对歌曲有自己喜爱的风格,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方便设置竞赛环节,因此课堂环节以教师教唱、学生合唱或者独唱为主,且多数歌曲的歌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明显不及折纸这类手工类课程,因此歌曲类文化体验课的定制数量就比较少。
第二,课程所提供的成就感。当地中小学联系孔子学院定制文化体验课,不仅希望学生能简单地体验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希望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或几节课里能完成一些可以用来展示的作品。书法、折纸这类文化体验课程,会给予学生乃至学校一种很强的成就感,因此大部分学校都会在课后收集学生完成的优秀作品制作展板或者展架进行展示。这样的展示会给学生足够的信心与成就感,也会促使学生对汉语及其相关的中华文化产生强烈兴趣。比于书法或者折纸文化体验课,中国的新年体验和传统游戏更侧重于文化体验,课堂活动的形式多为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或者由于场地和道具的限制,教师只能带少量器材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体验。比如在中国新年的体验课上,课堂活动的形式多为教师进行一定的中国新年知识以及故事的讲解,做简单的中英节日文化的差异性分析,并呈现与春节有关的物品如灯笼、对联、福字等供学生进行简单的欣赏和体验。在整节课过后,学生很难拿出让他们有成就感的可以供学校和家长展示的作品,加上这类节日内容与时间的关联较强,因此此类课程定制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第三,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像灯笼制作、中国结制作这类文化体验课,也属于手工类文化体验课,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也可以设计出趣味性和互动性很强的课堂环节,但是同折纸课相比,这类文化体验课的难度比较大,操作性也不是很强,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学生很难完成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比如中国结制作课程,学生在欣赏了教师展示的中国结以后对自己可能做出的作品有一个很高的期望值,但是经过一节课以后学生往往连最简单的中国结都无法完成,甚至很可能在进展到某一个稍微复杂的步骤时就无法继续,此时学生就会因为无法完成老师的课堂指令而放弃尝试。这对于教师的课堂管理就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课堂效果很难理想。过高的操作难度会让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体验到课程的趣味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于中华文化乃至汉语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所以课程的定制数量也不理想。
第四,任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像国画这类文化体验课,需要任课教师在国画和剪纸方面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而负责文化体验课教学的教师,如果仅仅是出国以前在学校学过基础知识,会很难驾驭这类对专业有一定需求的课程。所以即使是中小学对类似的文化体验课很感兴趣,即使是此类课程课堂活动设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很强,如果孔子学院内部没有能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师,这类文化体验课也很难推广。
第五,当地政策的要求和限制。像中国食物文化体验课,按照当地法律的规定,上中国食物文化体验课的教师需要有卫生执照,而且在准备食物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当地的宗教信仰等因素。比如对于当地的一些宗教学校,在准备食材的时候就不能涉及他们宗教忌讳的事物,并且在选购过程中也一定要保证食材的卫生和安全,因此开设这类课程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而且,对于中国食物文化体验课来说,课程设计很难让学生亲自做一个中国的食物,大部分的课程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观摩和品尝,在趣味性和成就感方面同其他类文化体验课差距比较大,因此这类课程的定制数量也不是很多。
对于在英国中小学工作的教师,英国政府在教育改革的时候针对计划、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已经提出了基本要求,具体为以下几点:第一,能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成绩,并能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监督方式,使各个科目的目标不断提升;第二,能制定出符合学生潜能发展的教学计划,且不因种族、性别而有所差异,并能对几类学生的需要进行专门考虑,采取有效方法来帮助他们进步;第三,能根据学校政策制定班规,以高标准来要求学生有良好行为表现,并能预见、预防和排除学生的不当行为。①转引自王泓萱.英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述要[J].西南教育论丛,2009,(2).
这种新型的以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和目的的文化体验课,由于其课程内容以及课堂活动形式的特殊性,对教师来说除了以上基本要求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内容。第一,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文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随着文化体验课的发展,中小学生对于文化体验课专业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国画这类对教师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体验课来说更为明显。根据近年来曼大孔院对中小学文化体验课的需求统计,有很多学校表示学生对于国画等趣味性强、操作难度适中而又容易出作品的文化体验课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能胜任该类课程的教师并非随时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化在当地中小学的传播,甚至影响到了一些当地中小学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因此,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传播技能是对文化体验课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第二,教师应对当地中小学情况有基本的了解。负责文化体验课的教师大多是中国教师,而英国的教育制度和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论是从教育体制、教师要求还是课堂突发情况处理原则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保证文化体验课的课堂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负责文化体验课的教师应该对学校的各项制度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最好能和学校的其他教师进行提前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的基本要求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以保证文化体验课的课堂效果达到最优。第三,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学生母语的运用能力。此类文化体验课大多在中小学开展,而且多为体验课的形式。对于参与到课堂中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汉语水平较低,因此灵活运用学生的母语是保证课堂教学和管理顺利进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体到英国中小学,教师应该有足够的同中小学生沟通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教师应避免使用同成人交流时的句子,尽量使用简短精炼的英语句子作为课堂用语。
曼大孔院作为英国西北部最有影响力的孔子学院之一,其文化体验课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快速、有效的发展模式也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利用对曼大孔院从文化体验课创设至今的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对孔院管理者、授课教师、当地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并结合自身参与授课的实践,分析了决定文化体验课开设状况的关键因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课堂的互动性和吸引力、课程给予学生的成就感、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授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当地政策的要求。结合英国中小学教育法规和当地课程开设状况,将文化体验课对授课师资的特殊要求总结为:足够的文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对当地中小学情况的了解、较强的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尤其是与低龄小学生的交际能力。
从2011年至今,曼大孔院在文化体验课的推广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文化体验课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和传播技能。在对曼大孔院文化体验课负责人的访谈中我们得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曼大孔院曾提出一套模式化的课程设计,即依据教育教学的理论,结合当地中小学情况,将不同的文化体验课的课堂环节提前设计类似准标准化的模式,不同的教师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开展文化体验课。虽然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可以解决课程不规范问题,然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授课教师都认为,这样的模式化课程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式,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提高文化体验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即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既需要志愿者培养单位、志愿者选拔机构、志愿者岗前培训部门的通力合作,同时更需要志愿者教师这个群体对“志愿者教师”这个身份的性质、工作内容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广度和深度的深刻认识与提升。
此外,在文化体验课方面缺乏具体、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迄今为止,曼大孔院对于文化体验课效果的评估主要还是依据课程的定制数量,条件具备时结合部分问卷、访谈或者师生的反馈材料进行评估,因此课程效果评估体系的信度与效度尚需进一步检验,尤其是缺乏有助于课程改进的的细节信息。这需要孔子学院总部、各孔子学院的管理人员与教师,包括对孔院发展有兴趣的研究者,依据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孔院发展方略,结合各国教育政策,尽快制定出科学、有效、实用的课程评价体系、文化活动评价体系,编制全面的发展报告与建议,从而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参考。
文化体验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式,对于曼大孔院乃至英国所有孔子学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把握机会,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孔子学院的发展、对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持续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