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斌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起点,实现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之一。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应该永不停止的意义,并逐步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那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难实现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因此,培养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我从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可以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阅读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要让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五、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这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也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我们必须学会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选择课外书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之,选择思想健康,还要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有趣味性,并注意阅读的广度等。
总之,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同时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受到熏陶。相信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难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张玉其.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J].林区教学.2014年07期
[2]赵万斌.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4年05期
[3]阎坤.浅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7期
[4]李淑芹.讓学生迷上课外阅读[J].黑龙江教育.2002年10期